APP下载

中医辨证施护对脾胃虚寒型胃痛的效果分析

2018-01-23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9期
关键词:调护浅表性胃痛

杨 帆

(丹东市中医院护理部,辽宁 丹东 118000)

胃痛亦被称为胃脘痛,主要是以上腹胃脘处近心窝部位发生的以疼痛为主症的一组病证。脾胃虚寒型是胃脘痛的一种常见证型,其主症为胃痛隐隐、喜温喜按,胃痛绵绵不休。笔者对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施以中医辨证施护,取得不错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2例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及随机数字表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2例)和观察组(n=5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20~60岁,平均(35.59±3.31)岁;疾病类型:十二指肠溃疡16例,胃溃疡11例,复合型溃疡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1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9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35.62±3.35)岁;疾病类型:十二指肠溃疡15例,胃溃疡12例,复合型溃疡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7例。对照组及观察组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基线资料通过统计学软件分析,统计结果均显示P>0.05,均衡可比。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告知患者注意防寒保暖、记录胃痛的时间、程度、性质、部位及胃痛与饮食、寒暖的关系,同时观察患者大便呕吐物及大便的性状、颜色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以止痛、针刺、饮食调护、情志调护等辨证施护,具体如下:①药敷。选择附子10 g、藿香10 g、当归10 g、元胡20 g、香附10 g、高良姜30 g、花椒20 g、肉桂10 g八味中药捣碎,然后将其炒热,使用布包将其包裹后放于胃脘痛部位。②针刺护理。选择中脘穴、三阴交穴、内关穴、足三里穴等穴位,使用毫针以温针灸补法,留针20 min,每日针刺1次。同时使用艾条灸三阴交、内关、足三里等穴位,每日1次。③饮食调护。饮食与胃脘痛的发作密切相关,因此指导患者多进食一些羊肉、当归、山药、黄芪等健脾和胃、温运脾阳等食物,避免使用寒凉、生冷食品,以避免脾胃阳气的损伤。④情志调护。中医理论认为“怒伤肝、思伤脾”,脾胃互为表里,若肝气郁结,则可犯胃,由于胃脘痛患者的病程较长,多数患者均为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应注意及时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效果评价标准:①无效:患者的胃脘痛症状无减轻甚或加重;②有效:患者的胃脘痛症状减轻,且部分伴随症状有所缓解;③显效:患者的胃脘痛症状消失,且伴随症状基本消失。总有效率=(有效+显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处理以及数据分析均使用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的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的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P<0.05则表示统计结果有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无效6例,有效8例,显效38例,总有效率为88.46%(46/52);观察组无效2例,有效6例,显效42例,总有效率为96.00%(48/50);经χ2检验,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显著提高,P<0.05。

3 讨 论

中医理论认为脾胃虚寒型胃痛主要是由于寒气、饮食不当导致寒邪侵入胃内,胃内寒邪长期阻滞,导致中气不足、脾胃虚弱,从而诱发胃脘痛。中医理论认为胃脘痛的治疗原则应以和胃止痛、温中健脾为主[1]。本研究结果显示,经中医辨证施护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中医辨证施护克服了常规护理单纯性、无目的性、无针对性的特点,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而在辨证施护中,以辛温的药物对胃脘部进行热敷,药敷可直接刺激穴位,中药中所含附子、肉桂具有温散寒邪之效。同时对中脘穴、三阴交穴、内关穴、足三里穴等穴位进行针灸,并配合健脾和胃、温运脾阳等食物,有效提高了治疗效果[2]。此外,本研究还使用艾条灸三阴交、内关、足三里等穴位,艾草具有祛湿、逐冷、温中之效,通过热灸产生的热力,可达到温通气血、温经散寒之效。现代医学理论证实,艾灸可刺激局部,从而使局部皮肤充血,并能促进毛细血管的扩张及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神经系统兴奋性的降低,从而达到缓解胃脘痛的效果[3]。

综上所述,在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中施以中医辨证施护,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调护浅表性胃痛
艾灸护理对脾胃虚寒型胃痛的治疗干预效果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探讨
胃痛嗷嗷叫,“梁丘穴”是良药
观察黄芪建中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
四逆胃痛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情志护理和饮食调护应用于慢性胃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智能分光电子染色内镜联合小探头超声在食管浅表性病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南宋潜邸官员对皇储、皇子的“调护”
蔬果
便秘的调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