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精准扶贫的农村电商发展创新研究

2018-01-23余雪源

农业经济 2018年4期
关键词:贫困人口贫困地区电子商务

◎余雪源 杨 媛 张 莹

贫困问题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拦路虎”,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我国扶贫经过30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贫困人口的经济扶贫形势仍然比较严峻。目前扶贫攻坚已经到了关键时期,在进行扶贫时,必须要做到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这样才能够让贫困人口提升自身的认识,增强脱贫的动力。农村电商作为实现“互联网+精准扶贫”的有力抓手,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契合了农村精准扶贫的特点,对促进农村贫困人口的扶贫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经上升为国家扶贫政策和“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在我国广大农村实施。因此,在精准扶贫的视角下,将农村电商纳入到精准扶贫的政策体系中,有利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达到精准扶贫的目标。

一、电商扶贫的含义及优势

(一)电商扶贫

农村电商是指充分运用互联网的思想,在各个网络平台中嫁接电子商务的平台,进行农村产品销售以及服务等相关活动,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促进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物流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电子商务的集约化管理与运作,促进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可见,电商扶贫就是以电子商务为手段,以“互联网+”为平台,鼓励农村贫困人口参与到电商创业活动当中,推动农村精准扶贫工作,促进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销售的一种信息化扶贫模式[1]。电商扶贫在农村贫困地区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能够结合农村贫困人口的特点与生产方式,实现精准化的扶贫。全国农村随处可见的“淘宝村”“电商村”,充分显示出贫困落后地区借助电子商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巨大潜力。

(二)农村电商在精准扶贫方面的优势

1.农村电商开辟了精准扶贫的新路径。在“互联网+”时代,农村电商扶贫这一重要的创新模式将农村的特色农产品展示到网络上,改变了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市场,深度改变了农村市场基因。通过建设“互联网+优势特色农业+贫困农户精准扶贫”和O2O农村电商平台,实现产品的“上行”和“下达”,解决了农村农产品丰收滞销而“谷贱伤农”的难题。农村电子商务,已成脱贫攻坚的全新力量,为扶贫开发开辟了新的路径,是贫困地区摆脱贫困,实现弯道超车的有效途径,为农村发展添动力,惠民生、促双创、转方式,促进贫困人群脱贫致富。

2.“互联网+”成为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的新引擎。“要致富,修网路”,在“互联网+”时代,“信息高速公路”就是新的致富路。某些贫困地区即使暂时通不了现代的高速公路,但是可以通过建设“信息高速公路”,一根网线,让深山贫困群众连通外界大市场,使得贫困地区的农业与现代化的市场有机连接起来,一样可以将农村当地特有的资源推向更广阔的市场,扩大农村特色农产品的销售范围,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实现当地脱贫致富。

3.农村电商助力跨越城乡数字鸿沟。精准扶贫,信息先行。扶贫先扶智,农村电商的介入不仅改变了农产品的销售模式,让偏僻农村优良产品以及服务等向更大的市场延伸,而且融合了大数据、物联网、农民手机培训等信息化技术手段,有力促进农民信息素养的提高,让每一位农民群众分享到“互联网+”的成果。通过农村电商将农村与城乡市场有机地连接在一起,直接带动贫困地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知识水平的提升,促进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信息化的发展,进而有效减小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不断增大的数字鸿沟,享受互联网新生活,共享信息社会的数字红利,促进农产品生产供需精准对接。[2]

二、农村电商助力精准扶贫的机制分析

农村电商能够有效地落实国家精准扶贫理念,通过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农村贫困人口可以拓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也可以通过电商平台查询相关的农产品信息,提高农业生产的有效性与准确性,同时通过农村电商,还可以提高相应的网络操作能力。因此,对农村电商扶贫目标对象进行相应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保证电商扶贫的政策能够落实到位,从而实现农村电商扶贫“扶真贫”和“真扶贫”的目标[3]。

(一)电商扶贫精准扶贫对象的识别

精准扶贫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扶贫工作的精髓和亮点。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对贫困户进行甄别,准确地将适合农村电商发展的贫困地区进行划分,并对适合参与农村电商的贫困人口进行界定,将参与农村电商的扶贫对进行精准的识别。首先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情况进行分析,明确是否适合通过发展农村电商进行扶贫,确立采取何种途径展开扶贫工作;识别农村电商扶贫的对象,确定发展何种电商模式来开展扶贫、采用何种途径来促进农村电商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其次基于有效识别的基础,通过具体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农村电商发展模式,也即“扶持什么?”“谁来扶持?”“怎么扶持?”以及扶持的技术策略等相关内容;再次,就是要对农村电商模式中扶贫各方面进行精准管理与分析,跟踪监测扶贫工作过程,及时给予多种政策支持服务,保证各种政策能够落实到位,确保电商扶贫的有效性和持续性[4]。

(二)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的管理与帮扶

首先,精准扶贫的农村电商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扶贫方式,需要具备一定的适用性条件。农村电商扶贫强调“区别对待”“因地制宜”和“因人施策”,依托电商的“互联网+”和大数据优势,促进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做到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贫困人群采取不同的农村电商模式和帮扶手段,不仅要能够对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进行管理,还要能够提升贫困人口的创业意识与技术能力;农村电商扶贫不仅准确识别、精准帮扶贫困对象,同时做到精准管理。农村电商模式可有效解决农村扶贫“不准”的现状,改善传统粗放式扶贫模式,提升扶贫针对性、有效性以及指向性。

其次,精准扶贫的农村电商模式强调可持续发展。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帮扶,确定精准帮扶的途径,为农村贫困人口的精准扶贫提供资金支持、政策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参与贫困人口的精准帮扶,可以通过企业的电商商务平台,为贫困人口提供参与网络营销的机会,为贫困人口参与电子商务提供技术支持与帮扶指导;社会团体参与帮扶,能够有效地给予贫困人口技术支持、服务支持等。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需要融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并加强对整个帮扶过程、各个环节的有效管理。

(三)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的目标

精准扶贫要做到“扶真贫”和“真扶贫”的扶贫目标,以提高农民的收入、节省生产的成本投入,并能够提升贫困人口的技术能力为主要帮扶目标。这就需要充分发挥电商“互联网+”和大数据优势,将农村电商的发展模式聚焦在能够真正实施扶贫开发的区域,因地制宜,明确电商扶贫开发模式以及相关项目,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措施,结合农村的经济特色,打造特色的农村电商服务项目,帮助农村实现脱贫。贫困人口是否能够通过农村电商的发展实现脱贫致富,最终取决于农村电商是否能带来持续稳定的收益,脱离了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电商扶贫只能是纸上谈兵或昙花一现。因此农村电商应结合农村产品等诸多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开发更具市场竞争力的电商项目,为精准扶贫的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从而实现贫困人口的持续获益[5]。

三、发展农村电商创新精准扶贫工作的策略

众所周知,在贫困地区由于交通、信息、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发展农村电商必然要受到一系列的条件制约。例如,至2016年底,四川省尚有380万贫困人口,其贫困群体具有量大、面广、程度深的特征,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为繁重的6个省份之一,而且四川贫困地区的交通、通讯基础设施的建设还不够完善。因此,在脱贫攻坚决胜阶段,各级政府应认真部署,将电商精准扶贫工作深度融合,探索脱贫致富的新模式、新方法。[6]

(一)引导贫困群众加入农村电商发展的大潮

首先,对贫困人口的精准扶贫,政府要因势利导,改变贫困人口的思想,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提高对现代市场经济和农村电商的认识。找准抓手,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技术服务支持,加大对贫困人口的知识培训、技能培训,让他们感知到电子商务能够带来经济效益,这也是贫困人群实施“网创”的前提与基础。可以通过邀请成功的电商专家讲课培训,重点对他们进行励志和电商运营流程等培养,也可以组织本地贫困群众代表外出考察,通过典型、榜样的作用带动农村人口对电子商务的认识,激发贫困群众利用农村电商的主动性和“网创”热情,进而能够投身到电商创业中,为基于精准扶贫的农村电商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其次,为农村电商发展创建软硬件环境。首要是物质平台,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民间融资等多方的参与,将改善农村电商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大力推进农村电商的安家入户工程,结合农村贫困人口的特征,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物流、电商网点的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打造农村电商聚集区与电子商务孵化区,充分利用电子商务云平台与大数据技术,开发出具有农村特点的电商平台,也可以依托知名的电商平台创建具有贫困区域特色的分支平台,为贫困人口的网络创业提供支持服务。

第三,制定有效的政策,助力电商的精准扶贫。由于贫困人口的知识文化低、技能水平差,而且创业的原始资金比较少,因此需制定针对性政策,促进资源向贫困人员倾斜,加大对农村贫困人口的扶持力度。要根据贫困家庭实际情况和分布特征,在进行农村电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时,要能够向贫困家庭辐射,为贫困人口进行网络创业提供方便,积极推行“扶持+孵化+服务”的引导策略,激发贫困人口参与农村电商的积极性,通过农村电商成功的典型案例,放大电商脱贫的示范效应,为实现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提供支持。

(二)利用农村电商平台注入脱贫致富的源头活水

对大多数农村贫困群众而言,利用农村电商来销售自己生产的农产品,不仅能够提高经济收入,还能够及时了解农产品的相关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生产经营方式。

第一,帮助农产品上网销售,为穷乡僻壤打造“市场直通车”。帮助贫困主体跳出本地市场空间狭小的制约,对接广域的外界大市场,要重点引导解决网上销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帮助贫困人口能够利用农村电商的途径来实现特色农产品的变现。如四川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可大力推介川酒、川茶、川菜、川药、川果等“川字号”品牌,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就业增收,有效增加贫困人员收入。同时要支持农产品质量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生产的安全质量监督体系与相关的供应链监管服务,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产品追溯、冷链物流等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电商服务的诚信,解决低价销售及不正当竞争的相关问题。

第二,激发贫困人群网上“干事创业”欲望。针对当前大部分农村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通过农村电商服务云平台与互联网的建设,将线下的生产消费和线上服务结合起来,创新农村电商销售的服务模式,实现农村电商服务的线上与线下互动。通过农村电商成功的典型案例,激发贫困人群的“网创”欲望,贫困群众可以通过农村电商平台的要求,结合线上订单要求来进行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满足线上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然后通过相应的售后服务,为电子商务的销售提供支持服务。

第三,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之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壮大。随着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我国农村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已成为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商贸流通、带动农民创新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动力。电商行业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的产业,它需要农业生产、包装、运输、物流、服务业等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因此,在农村电商发展的过程中,要能够挖掘农村的经济发展潜力,以农村电商为龙头,“抱团发展,协作共赢”,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切实提高农村电商服务当地效益,拓展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产业链,进而推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知名电商企业落地建立服务站、帮扶店,培养本地电商平台建设,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当地贫困人群的就业问题,而且能够通过“代买代卖”的方式,将农产品通过网络进行集中销售,有利于提高贫困人口的收益,还能够为当地税收提供增值服务[7]。

(三)以“互联网+”思维提升精准扶贫科学化水平

随着“互联网+”思维在农村逐渐深入,农村电商精准扶贫,完善基础设施网络是根基。首先上通下达,确保畅通的农村电商信息渠道。基于“互联网+”的电商平台不仅能够实现农产品的网络销售,还能够为农民提供多元化的农产品生产、销售加工服务的信息服务,促进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同时还能突破农村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瓶颈,使得农村精准扶贫更具针对性。有效发展产、运、销一体化的供应链服务,打通农村电商“下乡与进城“的双向快捷通道,优先收购、销售贫困户的农副产品。其次整合各方资源,促进农村电商平台的建设,发挥电子商务产业集聚、产业促进作用。农村电商平台的发展,需要整合各个层面的资源,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搭建共享的电子商务信息平台,采用构建有利于消除农村贫困的组合机制,拓宽农村电商平台的建设渠道。具体可通过政府的引导、企业的参与、农户的自主组合等方式来实现资源的整合,促进农村电商平台的建设[8]。

四、结束语

基于精准扶贫的农村电商发展是现代扶贫机制的创新,农村电商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对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农村精准扶贫中,农村电商的发展已经成为农村扶贫工作的重要抓手。由政府牵头主导的农村电商服务行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农产品信息化的发展,还能够更好地将贫困的农村地区与大城市、大市场有机连接在一起,有效地将贫困地区的特色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向大城市、大市场推广,也带动了贫困地区的就业,有利于促进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农村电商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也是一项持续性系统性工程,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会遇到重重阻力,必须要有健全统一的领导机构,也需要各类农村扶贫主体的协调配合。政府要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引导,坚持发展,加快贫困地区农村信息化的建设,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人口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对电子商务的认知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农村电商的发展,助力精准扶贫。

[1]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Z]. 2015-11-09.

[2]解梅娟. 电商扶贫:“互联网+”时代扶贫模式的新探索[J].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6(2):12-15.

[3]慧敏.农村电商精准扶贫[EB/OL].[2017-03-14].http://www.fanwen.yjbys.com/zhengce/395168.html.

[4]豆瑞星. 农村电商发展模式初探[J]. 互联网周刊,2011(20):38-39.

[5]程竹. 云南省农村电子商务扶贫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昆明:云南农业大学,2016.

[6]胡娟. 推动“互联网+精准扶贫”[N].光明日报,2015-12-25(010).

[7]消除政策和资源偏离 推动互联网+精准扶贫[J].计算机与网络,2015(12):4-5.

[8]杨娜.旅游精准扶贫的相关概念及关系[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8):71-72.

猜你喜欢

贫困人口贫困地区电子商务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隐形贫困人口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