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亲的梦

2018-01-22张世兴

含笑花 2018年6期
关键词:洋楼二弟瓦房

张世兴

村里有句俗话:树大分杈,子大分家。父母分家出来单过是在我近三岁的时候,那时我已开始了模糊记事,从四格宽的茅草房突然搬到窄窄的一格茅草房里,断开了与堂哥堂姐堂弟堂妹的打闹,也落寂下了与堂哥堂弟挤床的热闹,每天只能领着二弟,守着襁褓中的三弟,生活单调而乏味。每每想着堂哥堂姐带着我们嬉闹的欢乐,心中不免生出些许失落与孤独。许是白天玩得不畅快,每晚睡前都要在床上与二弟玩耍,三分钟不到,二弟常常被我耍哭,劳累一天的父母就将棍子挥至我的屁股,疼得嗷嗷叫的我只得带着斑斑泪痕尽快的进入梦乡。

夜半,就在村子寂静,鸡不鸣狗不吠的时候,父母往往被我抑或二弟的尿从沉沉的睡梦中淹醒,劳累、困倦了一天的父亲脾气暴涨,每每被淹醒一次就要痛打我们一次,想着能让我们长个记性,不成想,今晚打过了,明天又“好了伤疤忘了痛”,依然照样尿床不误。父亲打累了也打烦了似的,被淹醒以后,坐在沉沉的夜色里,将烟抽得吧嗒响,从那时起他就梦想着能盖所属于我们家的大房子,让我们兄弟几个各自在各自的床上尿。

有了这个梦想,每天生产队长出工的哨声还没有吹响,父亲就早早起了床,完成生产队的任务后,还要额外向队长申请包活儿做,以增加家庭收入。包產到户以后,父母更卖力了,几乎是使不完当天的力气不回家。任父母如何努力,他们的力气总也赛不过我们哥仨成长的速度,六十分、八十分、一米,家里仅有的一张床对五个人来说已如洪水暴涨般铺边满洼,我就被安排到大爹家寄宿,哪知一泡尿,引来了堂弟的嘲讽,满村子羞我尿床的窘事儿,我哭了,死活不再去大爹家寄宿。父亲想再多筹点钱买大点的地基已等不及,匆匆忙忙中,用土地置换了村子中央一片不算大的园子,急急忙忙盖起了一所三格的瓦房,再在瓦房右侧仅有的一角空地盖上了猪圈,牛厩就没有多余的地点建盖,只得安排到楼梯旁边的那个房间里。

三格瓦房,中间留作堂屋后,本还可规划出四个房间,但关耕牛用去了一间,灶房再占去一间,能睡觉的就只有两间,父母睡一间,我们哥仨睡一间。搬新家的那晚,在父亲制作的木床上,我们哥仨闹到了深夜,父亲竟然不干涉,坐在廊檐下,将烟抽得吧嗒的脆响。父亲虽然还没实现一人一床的梦想,可离那梦想近了大大的一步,父亲的心是潮涌的、兴奋的,瞧他深深吧嗒上一口,然后吹口哨似的将闷在喉咙和鼻腔里的烟喷出来,那袅袅的烟圈里含满了欣慰,含满了喜悦。

住着崭新的房子,父亲的脚步更轻快更矫健,早早晚晚笑容挂在脸上,欢悦的口哨把路旁的小草也吹得心花怒放,这样高兴的心情持续了近两年,父亲舒展的眉头又重新锁上。三个半大小子挤在一张床上,睡外边的那个经常被挤得半夜掉到床下。夜半掉床,那是很让人心烦的一桩事情,香香的瞌睡、甜甜的梦总会被拦腰截断。有一次,我睡得太死,掉到床下了竟然没醒,硬生生在地上睡到了天明,就是这一次掉床,让我整整病了一个星期。从这以后,谁也不愿睡外面,为了能和平解决,每晚临睡前就得猜黑白,猜输的睡外面。那晚,二弟猜输了,为了防止掉床下摔伤或是冻病,乘我与三弟熟睡之际,他紧紧将仅有的一床被子拉了团团裹住自己,我与三弟就被裸睡在外,丝丝的寒意让我们不自觉的向被子里钻,还没到半夜,二弟就被挤掉到床下,刚着地,不知是吓着还是真摔痛了,那哭声,比见了鬼还凄厉。母亲苦恼了,最后想出一法子——让我们两个朝床头、一个朝床尾的倒插着睡。还别说,这一法子倒相安了一段时间,可晚上二弟左腿压到我的肚子,我的右脚搭在三弟的腿上,麻木、疼痛,让我们在惺忪的睡梦间又会闹上一阵。父亲本想着这所瓦房盖了以后,差不多要到我们该娶媳妇的年纪再盖新的,想不到矛盾来得这么快,上楼睡吧,又是堆玉米挂辣椒的,哪里还能歇人,只能打游击似的,又去找堂哥堂弟,可这也不是长久之际,父亲苦苦思量了起来。

半年之后,父亲乘村里拍卖老校址之机,咬咬牙买了五六百平米的地基,准备多苦两年,再盖两所房子,我们哥仨就能达到一人一所,让我们孩子都能达到一人一床,到那时也就完成了他的梦想。可在田地里靠古老的生产模式一分一分攒钱,在这一天天炙热的日头里父亲感觉到了渺茫与彷徨,特别是瞧着母亲一瓢一瓢喂养圈里的那几头猪,最后算下来也就是零钱换等钱的辛苦劳作,苦闷的父亲将烟吸得吧嗒响,可那一圈一圈的烟雾,就如他紧锁的眉头,久久不能散去。

那天,想不出任何办法的父亲又坐在廊檐下抽烟,不成想邻家王大爹给他带来一个比天还要大的消息,说县上出台文件,单位有人带队外出务工,农忙季节可以请假回来农忙,问父亲愿不愿去?父亲最相信的就是公家人,既然公家人带着出去,哪能亏得了我们老百姓,再说外出打工还误不了庄稼,这样的好事哪里找?就这样,为了能再盖两所大瓦房,让我们哥仨能达到一人一床,父亲毅然跟着村里的十来个村民外出务工了。在母亲的担忧与牵挂里,父亲捎回了信,说进工厂淋不着雨,晒不着太阳,活儿不重,靠的是计件,做的件数越多,钱也就挣得越多。

父亲外出务工初期,一门心思的想着多做多挣钱,才好回家盖那两所大瓦房,可在城里待了两年,瞧着城里那一幢幢干净清爽的小洋楼,一个大胆的梦想替代了那两所大瓦房。父亲精通木活、石活,好些活儿他还能触类旁通,在务工的闲暇,他爱到厂子附近的建筑工地溜达,溜达的趟数多了,心中的那个梦想也就更坚定了。

五年后,父亲打工回乡,卖了那所盖好没几年的瓦房,用他打工挣回来的钱,到县城找了个小包工头,带着工具进到了那块闲置了几年的地基上,一幢四层的小洋楼拔地而起,他与母亲住第一层,上面三层我们哥仨一人一层,实现了父亲一人一床的梦想。瞧着我们家的小洋楼,听着父亲的安排,村里人在羡慕的同时,也比学赶超似的模仿父亲,舍弃了盖瓦房的梦想建起了小洋楼。

如今,只要翻过那座山垭口,远远的,村里打工经济带回来建盖起的小洋楼一幢比一幢漂亮,由于年龄原因不再外出打工的父亲,只要闲暇,就会上到楼顶,倚在栏杆上,目光悠闲地眺望着前方,嘴里却将烟吸得吧嗒响,瞧着父亲专注的神态,我们有些猜不透,他是在看云还是在听风?抑或是在看那个曾经居住的地方,但不管他在想什么看什么,我只知道,他一定沉浸在实现梦想的幸福里,不然脸上也不会天天挂着总也卸不下来的灿烂笑容。

猜你喜欢

洋楼二弟瓦房
一条草鱼
浅谈瓦房彝族山歌传承和发展
甘南牧民聚落房屋研究
渔父·威尼斯水城
浣溪沙·镇远东城移民区
须弥山石窟旁的瓦房城
故宫里为何有一座“洋楼”
江西余干县“瓦房”强拆调查
二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