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信诈骗趋向精准化、网络化打击难度日益加大

2018-01-22

中国防伪报道 2018年9期
关键词:通讯诈骗信息

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防范打击通讯信息诈骗论坛在2018中国互联网大会期间成功举行。论坛上发布了《信息通信行业防范打击通讯信息诈骗白皮书(2018)》(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全面回顾了通讯信息诈骗活动的发展历程,系统分析了诈骗活动的主要特点和关键环节,深入研究了通讯信息诈骗活动的成因,归纳了主要国家和地区诈骗治理的有益经验。论坛上,多位专家指出,必须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善于利用先进技术,依靠社会共治,才能有效打击通讯信息诈骗。

电信诈骗形势依然严峻

近年来,通讯信息诈骗案频发,如2016年的“徐玉玉案”“大学教授被骗案”都曾震惊全国,也引起了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巡视员姜国利在论坛上介绍,今年以来,公安机关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7.2万起,抓获诈骗犯罪嫌疑人6.8万余名,缴获涉案银行卡10.6万张,手机卡16.8万张,关停涉案违法电话号码12.8万个。《白皮书》也指出,基于电话、短信等形式的通讯信息诈骗高发势头得到初步有效的遏制。

虽然打击通讯信息诈骗取得了进展,但形势依然严峻。据《白皮书》介绍,当前,通讯信息诈骗正在从电话短信诈骗向网络诈骗演进,2017年猎网平台网络诈骗举报数量同比增长17.6%,人均损失同比增长52.2%。网络诈骗具有信息传播链条长、实施行为隐蔽、涉及主体多、身份信息易隐藏等特点,加大了监测处置、溯源查处的难度。而通讯信息诈骗治理对抗强度也不断上升,犯罪分子通过各类业务管理规则和技术防范漏洞,或利用用户对业务规则不熟悉,不断创新诈骗犯罪实施方式,如虚假微信红包、虚假APP、微信外挂、微信木马等。而且诈骗实施的精准化程度也持续提高,部分诈骗团伙的规模和专业度媲美中小型企业,诈骗分子对受害者进行量身定制诈骗脚本,诈骗团队的专业化、诈骗脚本的精准化大大提高了诈骗脚本的可信度,使通讯信息诈骗的识别和预防增加了难度。此外,诈骗目标人群还在向境外公民转移,很难实现追踪溯源和打击。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副局长张新指出:“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一是网络诈骗问题日益突出,近期利用恶意程序、钓鱼网站、电商平台等实施诈骗的情况明显增多;二是技术攻防博弈日趋激烈,呈现高对抗、快转移、难防范等特点;三是新兴领域诈骗时有发生,互联网向各领域的渗透不断加快,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更为广泛,使得信息获取交互更加便捷,但与之相伴的通讯信息诈骗风险也悄然而至。”

个人信息泄露是被骗主因

《白皮书》总结了通讯信息诈骗存在的直接原因和深层原因,认为个人信息泄露是诈骗活动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而防范意识不强,贪图小利是诈骗活动成功实施的重要因素;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则为诈骗活动提供了便捷渠道;相关企业安全责任意识淡薄为诈骗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

而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社会贫富不均、城乡差异大、道德观念下滑等诱发违法犯罪的消极因素客观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以隐性失业的形式散布在农村,收入不稳定,生活难以维持,文化教育程度低、法律意识淡薄,在生活压力下往往不择手段获取财富;我国现有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尚不适应通讯信息诈骗活动特点,通讯信息诈骗时空跨度大、技术含量高,传统社会治理手段难以适应,相关部门和企业防范打击经验明显不足;通讯信息诈骗活动涉及人员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综合跟踪、分析和查处等工作,仅靠单一地区、单一部门、单一主体难以实现有效治理。

从国外的治理经验来看,在治理模式上注重依法治理,政府联动,不仅通过明确各环节主体的责任义务,还通过政府机构设置来统领整个治理工作;在治理举措上注重标本兼治、技管结合,既大力建设技术防范管控手段持续提升防范打击能力,又采用实名制、信用管理、“拒绝来电”机制等管理措施形成巩固治理成效;在治理机制上则注重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构建政府、运营商、科技公司、安全厂商、高校、社会组织、用户等各类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元治理格局。

社会各界应协同打击

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巡视员姜国利指出:“防范打击通讯信息诈骗是一项复杂、系统的社会工程,必须全社会各行各业共同参与,建议进一步加大部门联动、警企合作联动,各成员单位、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公司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投身到打击治理工作当中。”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也表示,作为行业防范打击通讯信息诈骗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信通院将持续深化认识,主动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支撑做好境外来源的诈骗电话的治理工作,建立健全国际诈骗电话的研判和防范协同机制;建立完善钓鱼网站事件受理与处理业务平台,实施对网上诈骗信息的快速联动处置;配合做好全国诈骗电话防范技术手段的建设工作;紧密跟踪“互联网+”等融合类业务涉及通讯信息诈骗的风险;完善号码标记数据共享机制,推动完善互联网企业诈骗电话号码的标记规则等。

打击通讯信息诈骗离不开企业的作用。论坛上,厦门反诈中心、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360、阿里巴巴、腾讯等18个“具有推广价值的防范打击通讯信息诈骗创新实践案例”进行了展示,希望借此鼓励和引导企业继续加大投入,主动作为,创新方法,深入开展防范打击通讯信息诈骗工作。

腾讯集团客户服务部副总经理程刚表示,在探索电信诈骗“警企协同,联合治理”模式的创新实践中,新推出的神荼系统联合运营商、公安共同治理网址安全问题,将网址安全云库部署到运营商,联合公安机关对恶意网址进行前端拦截,有效地阻断了电信诈骗的传播。以用于阻断电信网络诈骗链条中资金转移关键环节的神荼资金流查控系统为例,在落地南京公安机关之后,当地网络诈骗案件日平均案发同比下降48%,拦截成功率达98%以上,准确率达到99%以上。鹰眼、神侦、麒麟等反诈产品也已深度应用在警务工作中。

猜你喜欢

通讯诈骗信息
特别提醒:收到这条诈骗短信,千万不要点!!
《茶叶通讯》简介
《茶叶通讯》简介
通讯报道
诈骗
远程诈骗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浮瓶通讯
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