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崆峒区粗饲料资源调查报告

2018-01-22高能华张新报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8年2期
关键词:籽实粗饲料苜蓿

高能华 张新报

(平凉市崆峒区畜牧技术服务中心,甘肃平凉 744000)

近年来,崆峒区在草畜产业发展上,实施“以种促养,种养结合”的发展模式,不断加强粗饲料种植推广力度。在粗饲料种植推广工作中,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全面贯彻落实省、市文件精神和区委区政府关于草畜产业工作要求,按照“扩量、提质、创牌、增效”及“万千百十工程”为目标,以“扩大总量、做大加工、确保安全、增加收入”的总体思路,加快粗饲料资源利用的步伐,加大秸秆资源转化利用力度,实现全区草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区域基本情况

崆峒区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麓,泾河上游的陇东黄土高原腹部,属黄土残塬丘陵沟壑区,其基本地貌是“两塬夹一川”,地理位置在东经106°25′~107°21′、北纬35°12′~35°45′之间。全区总面积1936km2,辖17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其中有252个村委会,1318个合作社,72452户),全区总人口 51.12 万人,其中,农业总人口30.84万人,劳动力占15.6万人,耕地面积6.49万hm2,人均耕地2066.67m2。2016年农民人均牧业收入达到1580元,全区畜牧业产值达到6.8亿元。

区域属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西北高峻多山,东南丘陵起伏,中部河谷密布,平均海拔1540米。气候属半干旱、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最高气温32.5℃,最低气温-15.4℃,年平均气温10.0℃,年降雨量616.7mm,日照2378.6h,无霜期145d。适合小麦、玉米、高粱及豆科类农作物和牧草作物生长。

2 粗饲料资源种植现状

2.1 种植种类及面积

全区种植的秸秆类粗饲料资源农作物种类有:小麦、籽实类玉米、豆类、青贮玉米、饲用高粱、藤蔓薯类;种植牧草有:苜蓿、大燕麦等,种植面积约为4万hm2;其中小麦种植面积1.38万hm2;籽实玉米种植面积1.52万hm2;豆科类作物种植面积864.77hm2;薯类种植面积4600.6hm2;青贮玉米种植面积3623.8hm2;饲用高粱种植面积633.47hm2;牧草类苜蓿种植面积1042.13hm2;燕麦草种植面积244hm2。

2.2 粗饲料农作物种植区域及分布情况

小麦以南北二塬种植面积较大,如草峰镇种植2333.33hm2,大寨乡种植2846.67hm2;籽实玉米和青贮玉米泾河川区和养牛大乡种植面积较大;如安国镇籽实玉米种植2280hm2,大寨乡籽实及青贮玉米种植1586.67hm2和666.67hm2,白庙乡青贮玉米种植666.67hm2;饲用高粱种植以养殖大乡种植面积较大,如草峰、大寨、索罗、麻武等乡镇种植面积较大,约占总面积85%以上,豆类以果园面积较大的乡镇为主,如白水、花所等乡镇树下种植,薯类除麻武乡以经济作物类种植为主外,其余乡镇种植基本均等,牧草类苜蓿和燕麦以南北二塬牛羊养殖大乡种植面积较大,其余有个别养殖大户、大场实施种养结合性规模化、加工化种植。

2.3 秸秆类粗饲料产量及转化利用情况

2017年由崆峒区畜牧技术服务中心组织人员,对白水镇光明村一至九社及峡门乡湫池村一至三社粗饲料种植户、养殖户随机各抽调30户,对各种作物种植种类、种植面积、饲草、粮食产量、秸秆类转化利用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显示的数据,对粗饲料全区进行推算;崆峒区秸秆资源产量约为112万t,可利用秸秆约 85 万t,其中玉米秸秆 78万t,小麦秸秆 6万t,其他作物秸秆 14万t,秸秆饲料转化100.6万t,秸秆转化率 89.79%。

3 各类作物种植状况

3.1 小麦种植情况

小麦是粗饲料的一类,其秸秆精面的副产品糠类、麸皮等都用作粗饲料,种植情况根据不同的生长周期和适应性、粮草产量,崆峒区川塬地区采用双垄沟播与条播的种植技术。在泾河川区海拔1200~1300m、水浇地的柳湖、白水、花所等乡镇推广的品种有:普冰151、陇麦479、中麦175、长旱58等;其正常年份平均产量400kg/667m2、产草800kg/667m2。在海拔1300m左右的南北干山旱塬地区,推广、选择种植的小麦品种有:陇麦79、陇育4号、长航1号、平凉44、平凉45、西平1号、西农928等,其正常年份平均产量250kg/667m2、产草500kg/667m2。

3.2 玉米种植情况

玉米是粗饲料主作物,是粗饲料的主要来源种类,其种植依照不同农业生态区域确定适宜当地种植的早、中、晚熟粮、饲兼用型优质玉米品种,采用全膜双垄沟播的种植技术。在海拔1200 m 左右有灌溉条件的地区,适宜推广的中晚熟品种有:先玉 335、豫玉 22、晋单 60、敦玉 10 号等;海拔 2000 m 以下无灌溉条件的地区,适宜推广的中晚熟品种有:先玉 335、豫玉 22、富农 1 号、沈单 16、晋单 60、金凯 1 号、正德 304 等;海拔在2 000~2 300 m 的旱作区,适宜推广的品种有吉单 261、郑单 958、金穗 3 号、金穗 10 号、正大 12 号等,为了促进崆峒区畜草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同时,崆峒区近年来又引进种植了中原单-32号饲用玉米、豫青贮 23、京科-516、金穗-4号等优良饲用玉米3626.67hm2,秸秆产量21万t,种植面积小,饲草产量高,粗饲料利用化全面提升,对推动全区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及增加产草量和加大种草养畜量又一次起到积极作用。

3.3 饲料化甜高粱及其他作物秸秆情况

饲料化甜高粱及其他农作物秸秆及农副产品都是粗饲料主要来源。全区种植饲用甜高粱633.47hm2,产秸秆约 5.7 万t,近几年全区主要推广高粱品种有:美国大力士、海牛、牛魔王、大奖等,品种饲料化、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平均产秸秆约6~8t/667m2,小麦秸秆约 6.2 万t/667m2,其他农作物秸秆 3.89万t/667m2,苜蓿及大燕麦等牧草种植产量9.61万t/667m2。

3.4 不同区域粗饲料(主指秸秆)利用方式价格对比

(1)泾河川区水浇地安国、四十铺、白水、花所等乡镇

有水源灌溉条件的玉米长势良好,产量高,平均株高1.9cm,产全株鲜草 6 t/667m2,用于粗饲料秸秆带穗青贮,按 300 元/t 计算,收入可达 1800 元/667m2(无劳工费)。如果通过籽实收割玉米,则产玉米为 650 kg/667m2,按目前市场价 1.60元/kg 计算,玉米收入为 1040 元/667m2,收获玉米后产玉米秸秆 2 t/667m2,150元/t,秸秆收入为 300元/667m2,两项合计,收入为 1340 元/667m2(含劳工费)。可见,通过玉米全贮转化利用将比收获玉米籽实后做青贮高收入460 元/667m2。

(2)北部山塬区大秦、西阳、寨河、索罗、白庙、香莲等地玉米长势中等,产量较高,产全株鲜草4.5t /667m2,用于粗饲料秸秆带穗青贮,按300元/t 计算,均收入可达 1 350 元/667m2(无劳工费)。如果通过籽实收割收玉米,则产玉米为400 kg /667m2,按目前市场价 1.60 元/kg 计算,玉米收入为640元/667m2,产玉米秸秆 2 t/667m2,150 元/t,秸秆收入为 300 元/667m2,两项合计,收入为940 元/667m2(含劳工费)。可见,通过玉米全株将比收玉米后制作青贮提高收入 410元/667m2。

所以,落实省、市精神,走“调整产业结构,实施种养结合”,科学推广“粮改饲”结构型种养之路是有理可循的。

4 粗饲料加工利用情况

粗饲料加工利用上,主要以秸秆加工利用为重点。对全区内粗饲料加工厂、养殖场户加工情况进行摸底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全区粗饲草商品化加工企业一家,为甘肃省天赐益生畜牧业有限公司,种植苜蓿面积226.67hm2,种植品种有陇东紫花苜蓿、金皇后、阿尔冈金等苜蓿品种,年加工苜蓿秸秆1500t,主要商品有:苜蓿粉、苜蓿颗粒、打捆苜蓿等进行本地及跨省、市销售;其余加工场户是各大规模养殖场户,实施自给型加工消化,自己种植、收购秸秆加工转化,供自己养殖的场户,全区有65个规模场(区),青贮窖316座,贮草15.8万m3,9.8万t;散养户1770户,青贮窖1791座,贮草22.9万m3,22.8万t;袋(堆)贮农户1.25万户1.76万袋(堆),贮草13.1万t。全区累计完成玉米秸秆转化利用36.5万t。

5 加快粗饲料转化利用有利于促进畜牧产业的发展

全区畜禽饲养量达 152.93万头(只、口、羽),其中牛、羊、猪、禽分别为 30.4、16.85、9.08 和 96.6 万头(只、口、羽),畜禽出栏总量为 77.97 万头(只、口、羽),其中牛、羊、猪、禽分别为 13.06、7.59、4.85 和 51.927万头(只、口、羽),肉蛋奶产量 4.97万t,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 3.28、0.45、1.24万t。粗饲料转化利用有利于促进畜牧产业的发展,对调整产业结构,走循环农业发展,促进以农养牧,农牧结合和加快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

6 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6.1 种养农户观念转变不够,科学认识不到位

(1)品种认识不足。在粗饲料种植品种上,对饲用玉米与甜高粱等高产、高品质农作物的推广种植认识不够,导致粗饲料资源的种植面积难以扩大,秸秆资源生产加工原料紧缺、品质上不去。

(2)经济发展意识不强。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经济效益、推动产业发展上认识不足,经济账算得不够精细,在上面的调查显示中,在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调整粗饲料种植结构,减少籽实玉米种植,扩大饲料化秸秆类玉米、饲用高粱种植面积,节省劳力、提高收入。

6.2 粗饲料转化工程中,劳动力、时间、技术结合衔接不够紧密

粗饲料加工转化利用过程时间紧、耗费劳动力多,技术性强,机械化操作程度高,在调查中发现,规模大场具备一定经济实力,雇佣劳动力开展青贮,部分小区、养殖户经济较弱,在操作中,因青贮劳力吃紧、技术掌握不够、机械化作业程度不高,从而每年都影响青贮进度,降低粗饲料利用品质。

6.3 资金不足,影响粗饲料转化利用工作

部分养殖场户由于基础投资等原因,导致流动资金周转不足,种植、收购粗饲料资源所需资金短缺,直接影响了粗饲料加工转化利用数量的不足。

7 几点建议建议

为提高粗饲料科学转化利用,促进种养结合性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产业良性循环合理发挥,特提以下几点建议:

(1)加大土地流转,对切实需要土地种植、养殖的场(户)、饲草加工企业,采取联动方式,实施推广集中连片的粗饲料种养加一体化模式。能有效地推广高产、优质粗饲料品种,节省劳动力,提高机械化作业程度,节省时间、劳力、降低成本,能有效地推动粗饲料资源转化与合理利用工作,做到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2)做好宣传,培训工作。大力推动肉牛养殖场(户)对粗饲料秸秆资源采用青贮、微贮等技术,利用窖贮、袋贮、塑料膜包裹青贮等多种办法,切实提高秸秆的有效利用和转化。

(3)加大资金投入与政策扶持力度,共建种养结合性双赢模式。一是通过地方政府相关行业部门,采取土地流转、优良饲草玉米、饲草高粱品种引进、种子投放等方面的扶持、制定粗饲料种植补贴等相关的政策;二是对资金困难的养殖企业、养殖大户和饲草加工企业,在资金、贷款等方面给予支持;三是实施推广粗饲料订单种植。引导养殖企业与种植农户订单种植饲用玉米和甜高粱,尽快走上种植与养殖“双赢”的轨道。

(4)进行招商引资,培育粗饲料加工龙头企业,提高饲草质量,扩大规模种植。在平凉,还没有一家能请进来,走出去的饲草加工企业,应出台相关政策,引进知名饲草料加工企业,不仅是先进技术的引进,也是对当地资源的整合利用,在一定程度联动式助推当地产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籽实粗饲料苜蓿
如何降低乌骨羊养殖成本?
氮磷钾肥对食用向日葵籽实灌浆及油分积累的影响
苜蓿的种植技术
绒山羊怎样合理搭配饲喂粗饲料
添加乳酸菌和香草醛对甜玉米籽实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
绒山羊怎样合理搭配饲喂粗饲料
粗饲料分级指数在反刍动物营养中的应用
岁末
要造就一片草原
黄秋葵籽实脂肪酸组成及其油用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