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肢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的急诊护理

2018-01-22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2期
关键词:四肢开放性骨折

孙 影

(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急诊科,辽宁 盘锦 124010)

对于开放性骨折进行处理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最为常见的骨折部位就是四肢,四肢开放性骨折会表现出全身及局部反应,当骨折出现大量出血时[1],会对患者的重要脏器产生划伤,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休克。通过对于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采取急救干预护理,以此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恢复,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价值。本研究据此进行分析,结果取得满意成果,现将主要研究情况作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四肢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符合本研究的研究标准病例为102例。将患者纳入本研究中采用随机方法进行分组,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为51例。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例数分别为27例和24例,患者的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分别为78岁和22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4.8±14.5)岁;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例数分别为26例和25例,患者的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分别为79岁和24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5.8±15.1)岁。本研究所有患者均为四肢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患者受伤到医院就医的时间不等,平均时间为(8.2±1.4)h。比较本研究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P>0.05,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进行急诊护理,并且对患者的整个护理流程进行强化,具体护理干预措施如下:①术前护理:术前需积极的做好巡视探访工作,对于这一类型的手术患者一般是急诊手术,但术前护理人员仍然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采取有效的系统的宣教工作,向患者讲明手术的特点和手术的目的,并且使患者了解手术过程当中的一些情况。尽量使患者了解一些麻醉方式,手术环境和手术的必要性,这样能够使患者消除紧张和不安的恐惧心理,保证患者的情绪稳定,使患者对手术充满信心,以便于全面的配合手术,为手术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2];②细节护理:手术过程当中,需要严格的遵照无菌操作的标准,严格地将手卫生观念落实到实处,充分对新方法新技术进行应用,医务人员必须更新手术观念,及时洗手,采用全新的洗手方法来保证手术过程中能够尽量的无菌。防止患者失血过多,因为开放性四肢骨折的患者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休克,所以患者在进入手术室以后需要立刻帮助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并且对患者进行扩容处理,防止患者因为失血失液过多而发生低血容量休克症状。采用全新的消毒方法,做好对患者伤口和周围皮肤的消毒清洁工作,通过对乙醇的应用彻底对患者手术区域的油渍和污垢进行清除,使用大量的0.9%氯化钠溶液加入碘伏溶液、苯扎溴氨溶液、氯已定等,对患者进行消毒处理,使患者手术切口的感染率为最低。在对患者进行手术的时候需要注意,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需要立刻采用含氯的消毒剂进行托地,并且将手术台面进行彻底的擦拭,为手术室的空气进行消毒,才能够将手术室彻底的进行消毒处理,保证手术最大程度的无菌和清洁。手术过程中应注意对患者的保暖工作,要将手术室的温度调节为25 ℃左右,冲洗液和输液的液体是先需要加温到37 ℃左右,对于没有进行手术的部位需要用棉被或者床单进行覆盖,对患者做好保温处理。③术后护理:手术结束以后,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采取健侧卧位或者是平卧位,使软枕抬高患者的患肢,以便于促进患者患肢的血液循环,保证患者的患肢肿胀情况消除,促进患者新陈代谢,最终保证患者能够早日康复。④生命体征的监测:帮助患者清理呼吸道的分泌物,保证患者呼吸通畅。要严密对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如果患者的相关值低于正常水平,或者是患者出现有尿潴留等情况,需遵医嘱为患者进行导尿,并且对患者尿液颜色和性质以及尿液量进行观察,如果出现异常,需通知主治医师进行干预。⑤预防休克:帮助患者建立多条静脉通道,并且通过补液等方式保障患者输入量迅速的严密的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各项指标的相关情况进行监测。⑥饮食指导:患者饮食主要以高蛋白、高纤维、高维生素、高热量、高钙、高铁食物为主,患者应该多饮水。对于骨折严重患者并且并发有内脏损伤的情况,这就会对于患者的消化功能产生抑制,所以食物以易消化、清淡为主,禁食油腻,可通过晒太阳等来促进患者骨中钙和磷的吸收,促进患者骨折的修复。⑦心理干预:病情发生的因素较为突然,所以患者没有心理准备,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需要针对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和患者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相关的负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指导。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选择治疗方案,耐心的为患者讲解相关内容,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以便于和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要协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强化对患者进行功能训练,向患者和患者家属讲解骨折愈后是一个缓慢的循序渐进过程,获得患者的家属的理解和支持。

1.3 观察指标:调查本研究所有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了解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等,调查患者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IBM SPSS2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易愈合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感染率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有甲级愈合患者39例,占76.47%,乙级愈合患者10例,占19.61%,丙级愈合患者2例,占3.92%,感染2例,感染率为3.92%;对照组患者有甲级愈合患者25例,占49.02%,乙级愈合患者15例,占29.41%,丙级愈合患者10例,占19.61%,感染患者10例,占19.61%。对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情况和患者骨折部位畸形情况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运动障碍3例,骨折畸形0例,对照组分别为7例和4例,比较本研究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本研究简单分析四肢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的急诊护理,从本研究结果可以得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可以说明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进行急诊护理,并且强化整个护理流程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的恢复,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急诊护理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护理时应尽可能缩短时间,并且将所有的护理流程进行浓缩,避免有失误产生。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时,相关人员需要注意患者个人感受,强化对患者的心理干预,降低患者应激反应等,从各个环节进行配合,以此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提升患者整体的感受。综上所述,对于四肢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为患者在进行治疗时,为患者进行急诊护理并强化对患者的护理流程,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临床感染率,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改善患者骨折部位畸形情况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四肢开放性骨折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跟踪导练(四)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跟踪导练(四)
如何在初中化学开放性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跟踪导练(四)
伤筋动骨怎么破
伤筋动骨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