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经济法理论的发展

2018-01-22董丹萍

职工法律天地 2018年20期
关键词:经济法学经济法法律法规

董丹萍

(100010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

一、中国经济法理论的形成

经济法是法学体系中一门独立的法律学科,但它也有着特定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是专门研究经济法及其经济发展规律的学科。

一般来说,经济法和经济法学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二者都是哲学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对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虽然经济法和经济法学之间有着相互的反作用,但二者并不是同时产生的。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法已经存在了数十年,有着悠久的历史,而社会主义经济法学却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产生的。我国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深化体制改革,加强经济法制建设,中国的经济法理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1]。

中国经济法理论的形成过程,具体是从1979年到1992年。这段时间,中国开始改革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体制,重视以法律手段调控经济。所以,中国经济法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也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经济法的形成也是对我国经济体制进行的真正改革。

二、中国经济法理论的基本内容

在中国经济法理论发展的初级阶段,法学界对这一理论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理论观点,其中,主要有以下四种基本内容:

(一)纵横经济法理论

法学界对这一理论所持的观点是:我国的经济法理论分为横向和纵向两大类,而这两类经济关系是特定调整对象,也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持这一理论的学者通常认为,横向经济关系是在经济组织与经济活动两者之间发生的,是垂直的经济关系;而纵向经济关系则是在国民经济管理中发生的,是平行的经济关系[2]。

(二)纵向经济法理论

持这一理论的学者一致认为,我国的经济法调整的应当是纵向经济关系,横向经济关系应该由民法来调整,所以说经济法是独立的法律部门。但对于这一理论,这些学者也有三种不同的认识:一是认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家机关、组织经济在管理经济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关系;二是认为经济法调整的是国民经济管理中发生的经济关系;三是认为纵向经济关系包括计划指导的纵向经济关系、宏观管理的纵向经济关系、环境保护的纵向经济关系,经济法只调整宏观管理的纵向经济关系。

(三)综合经济法理论

综合经济法理论这一理论主张,是以各种方法对各种社会主义经济关系进行综合调整的不同性质法律规范的总和,与前两者不同,它是综合的法律部门。

持这一理论的学者认为,由于综合经济法理论调整的对象是综合的,不是单一的,所以对于不同性质的经济方法也有不同的调整方法,比如有:经济民法方法、经济行政方法、经济劳动方法,由此也体现出经济法的调整方法具有明显的综合性,而这也是其不能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的原因。

(四)学科经济法理论

学科经济法这一理论指出,中国经济法理论是调整经济管理和经济协作的法律法规的总称,因此它是一门法律学科。

持这一理论的学者认为,对于不同种类的经济关系,并没有统一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无论是单个的法律法规还是多个法律法规的总和,都不能构成独特的法律部门。但从科学上来看,经济法作为一门法律学科,是以大量的法律法规为研究对象的[3]。

三、中国经济法理论的发展

从1992年至今,是中国经济法的迅速发展时期。以颁行《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起点,进入了制定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法的阶段。先后出台了有关产业政策、财政、金融等宏观调控的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市场规制方面的法律法规,中国经济法理论体系正在迅速发展。

中国经济法理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中国不断推进的改革开放。从古至今,真正符合规律的改革也有助于中国形成合理的制度框架,从而促进思想观念的转变,使我国的经济法理论得到日益的完善和成熟。在当前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法治建设的背景下,改革、法治与发展成为了当前最重要的“三角关系”,相互关联,互相影响,而这三者关系的有效协调,也都离不开经济法的适度调整[4]。

与此同时,作为经济宪法的“具体化”,经济法理论已经上升到能够影响国家整体治理的地位和高度,不仅影响着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也关乎着整个人类社会和法治的进步。随着经济法理论作用的日益凸显,它在发展阶段和理论类型等方面都不同于以往,因此,需要及时关注和研究中国经济法理论的“新发展”。

中国经济法理论的“新发展”,对于经济法学、整体法学甚至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价值。比如,通过经济法的发展可以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促进经济法学的成熟,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科学发展水平和经济水平。总之,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的其他领域的不断发展。

四、总结

综上所述,任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经济法理论也是如此,随着社会主义法学的发展和我国的不断改革开放,经济法理论日趋完善和成熟。但无论是怎样的经济法理论,都应该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基本理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吸取和总结以往的经济法制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同时还需要坚持党的道路,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各种理论采取平等的理念进行讨论与争论,相互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促进我国经济法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经济法学经济法法律法规
新时代中国经济法学的问题意识
7月起将施行新的法律法规
大数据时代经济法的完善路径探讨
经济法的立法统合:需要与可能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经济法在我国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分析
经济法学发展中的理论问题研究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经济法学研究路径的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