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8-01-22牟广泽张慧媛滕立伟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2期
关键词:尼莫地平脑血管血肿

牟广泽 张慧媛 滕立伟

(1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西药局,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2 齐齐哈尔市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一科,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高血压脑出血(HCH)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病变,是高血压并发症中最为严重的一种,易发于中老年人群且冬季及春季的更易发病。患者常出现突然性的严重头疼,躁动,恶心伴有呕吐,血压骤然升高,呼吸困难或者出现昏迷等症状。高血压患者的血管脑底小动脉壁出现玻璃状或者纤维状的变性,或者是局部的病灶性出血以及坏死,还有可能导致小动脉瘤的出现。当患者情绪剧烈波动或者过度劳动等因素导致血压骤然升高时,引发动脉瘤出现破裂而出血,还可能导致神经功能障碍。传统的治疗方法以稀释血液、扩张血管等方式为主。当前使用钙离子拮抗剂进行治疗效果较好,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上,而如何能更好的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提升患者的生活舒适度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能够选择性的对脑动脉进行扩张,,减弱脑缺血的症状,在临床试验中有较好的效果[1]。本研究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尼莫地平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并且自愿配合本研究的患高血压脑出血的94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7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32~80岁,平均年龄(56.3±2.9)岁;观察组47例患者中包括男性24例,女性23例,年龄最小34岁,最大82岁,平均年龄(57.4±2.7)岁。患者出现血肿的位置统计如下:41例出现在丘脑,13例发生在脑叶,14例在小脑位置以及26例出现在基底节部位。两组患者在病情、病程、病史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出的关于脑出血的诊断标准[2]。②收治的患者出现病发状况的时间不超过72 h。③颅脑CT检查结果确认是脑实质出血。④患者出现血肿的体积在20~40 mL。⑤没有严重的意识障碍以及肝肾心肺功能不全。

1.2 治疗方法:①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内容有:患者卧床休息,静脉滴注营养液为患者补充营养,给与吸氧,血压超高时采取适当的降压措施使血压维持在160~180/90~100 mm Hg范围内,调节水电解质紊乱状况,使之能够达到平衡,维持酸碱平衡。静脉滴注浓度为20%的甘露醇促使颅内压得到下降以及改善脑水肿等症状。如果患者伴随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发热、胃肠道应激反应等症状要及时的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对症治疗。②观察组患者在行上述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尼莫地平进行治疗。即每日取尼莫地平10 mg兑入500 mL0.9%氯化钠溶液进行静脉滴注8~12 h,治疗期间注意监测患者血压、心率、意识等情况。治疗7 d后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口服或者是通过胃管注入。

1.3 疗效评价: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上拟定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标准[3]来对本研究的效果进行评价。①若患者在接受治疗以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是0级,可以认定是基本痊愈;②如果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46%~90%,病残程度在1~3级,可以判定为显著进步;③经过治疗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了18%~45%的可以认为是进步;④治疗以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程度不足17%的即为无效;⑤若患者在接受治疗以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之前还要高,则说明病情恶化了。显效率是基本痊愈和显著进步之和;有效率等于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三者之和;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总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二者患者接受治疗以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对比:治疗前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30.11±8.34),观察组的评分为(29.86±8.42);而经过两种方案的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到(8.57±5.34),观察组患者该评分减少到(5.24±4.89)。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对比:接受治疗以后,对照组患者中有7例(14.9%)基本痊愈,14例(29.8%)显著进步,19例(40.4%)进步,4例(8.5%)无变化,3例(6.4%)出现恶化,治疗的总有效率是85.1%;观察组患者基本痊愈10例(21.2%),显著进步17例(36.2%),进步17例(36.2%),3例无变化(6.4%),无1例患者出现病情恶化的情况,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应用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明显要优于常规方法治疗。

3 讨 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是其最主要的特点[4],发病率在60%以上。该病的主要诱因微动脉瘤,而微动脉瘤又是由于是患者的血管长时间保持在收缩的状态,颅内细小动脉血管的平滑肌营养障碍而导致的。在临床上,患者的生理变化主要是脑出血、血肿以及脑缺血破坏后分泌出来的多因子对机体的损伤以及血肿对其附近的神经脑组织产生的机械性压迫。而这其中尤其重要的变化就是由于神经元细胞内部钙离子出现超载而引发的脑损伤。而对钙离子通道有阻塞作用的阻滞剂对钙离子超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可以减弱病灶位置血管痉挛的情况。

尼莫地平是二氢吡啶类的一种钙的拮抗剂,其脂溶性较好,能够穿过血脑屏障进而作用于脑血管及神经细胞等[5]。尼莫地平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治疗急性脑出血:①选择性扩张脑血管,能够以增多脑血管的血流量的方式来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以阻滞钙通道的方式来减轻脑血管出现痉挛的现象[6]。②有所改善的脑循环能够促进已经不再出血的脑血肿的溶解和吸收,进而减轻血肿对附近脑组织的压迫作用。③能够和神经元细胞的钙离子通道进行可逆性的结合,能够有效的调节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从而防止细胞内部的钙离子超载,进而最大限度的保持高尔基体、神经元等细胞器结构的完整性。④通过改善微循环来改善脑血管的源性水肿,另外还能够减少脑细胞内的钙超载以改善其水肿的程度。

综上所述,尼莫地平对于由血管活性物质引起的脑血管痉挛、脑损伤等症有较显著的改善作用,此外还能够选择性的增加脑部血流量进而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进行改善,从而降低出血进入脑室而导致的致残和致死的概率。

猜你喜欢

尼莫地平脑血管血肿
UPLC-PDA测定尼莫地平片中尼莫地平的含量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老年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CT脑血管成像和造影的区别是什么
心理护理对脑血管疾病后抑郁的辅助疗效观察探讨
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采用凉血散瘀汤联合尼莫地平的临床疗效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