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

2018-01-21陈欲新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0期
关键词:头位胎头难产

陈欲新

(辽宁省本溪市金山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0)

头位难产指非枕前位的胎头,因在盆腔内部回转期间受阻,成为持续性枕后位或枕横位;或是因胎头俯屈期间发生不良,致使胎儿头部发生仰伸,因胎头最大径线和骨产道径线不符,进而造成难产事件[1]。头位难产可对新生儿和产妇造成严重影响[2],助产士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加强助产干预,促进产妇分娩。我院在为部分头位难产产妇实施助产分娩时,部分应用徒手旋转胎头的助产干预方法,有效提高了自然分娩率,减少了围生儿并发症发生风险,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研究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分娩的68例头位难产产妇,均为单胎妊娠,产前检查无异常,胎心正常且无宫内窘迫发生,排除骨盆畸形或狭窄产妇、已发生胎膜破裂产妇、有严重的心功能障碍或妊娠并发症等产妇。在取得产妇及家属知情同意前提下,以抛硬币法将之随机分组,对照组34例,年龄20~39岁,平均(26.7±4.5)岁;孕周35~41周,平均(39.6±1.8)周;其中经产妇13例,初产妇21例;胎儿枕后位12例,枕横位22例。观察组34例,年龄21~38岁,平均(26.9±4.3)岁;孕周36~41周,平均(39.8±1.7)周;其中经产妇14例,初产妇20例;胎儿枕后位11例,枕横位23例。两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行常规助产护理,结合产妇身体状况和意愿展开自然分娩,在分娩期间为产妇实施心理干预,消除产妇对于分娩的恐惧感;给予体位指导,让产妇尽可能舒适,如有必要可展开辅助分娩,确保分娩的顺利进行。

观察组行徒手旋转助产护理,分娩前先将膀胱排空,让产妇取膀胱截石位并对外阴消毒,常规铺巾,结合产妇情况展开阴道检查,明确宫颈扩张情况、胎儿位置、骨盆内径等。在子宫收缩期间,助产士借助子宫收缩形成的压力,将右手迅速伸至产妇阴道中,分开拇指与四指,将胎儿握住,宫缩时缓慢旋转胎儿头部至枕前位。在旋转期间,右枕需根据顺时针方向旋转,控制旋转度数为45°~90°;左枕应根据逆时针方向旋转,控制旋转度数为45°~90°;正后枕旋转度数以135°左右为宜。调整好异常胎头后,在2次宫缩之后使得胎儿以枕前位固定。与此同时为产妇展开心理干预,指导产妇不停向下用力,促进胎头下降。在3次宫缩之后,查看胎头衔接情况,观察是否存在脐带脱垂现象。当感到胎头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后,助产士从产妇阴道中收回右手。20 min之后对胎儿状态检查,若再次发生胎头异常,助产士可再次展开徒手旋转胎头操作,所用方法和第一次操作相同。若第二次旋转胎头未成功,可结合孕妇具体情况实施剖宫产。

1.3 观察指标:①记录两组产妇最终分娩方式;②统计第二产程时间;③统计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用SPSS 20.0统计分析相关数据,计量资料表现形式为(±s),对比方式为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方式为χ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对照组自然分娩17例(50.0%),阴道助产6例(17.6%),剖宫产11例(32.4%);观察组自然分娩23例(67.6%),阴道助产6例(17.6%),剖宫产5例(14.7%);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2 两组第二产程时间分析:对照组、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为(37.6±5.4)min、(21.8±3.6)min,组间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围生儿情况分析:对照组胎儿宫内窘迫6例(17.6%),新生儿窒息7例(20.6%);观察组胎儿宫内窘迫1例(2.9%),新生儿窒息1例(2.9%);两组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胎儿位置异常为产妇难产的常见原因,在所有头位难产中占比为85%左右[3]。研究[4]发现,头位难产发生因素和产妇宫缩乏力、骨盆狭窄或畸形、胎俯屈不佳等因素有关。在分娩期间,若胎头于盆底受压时间过长,可导致胎儿缺氧风险大幅增加[5],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也会随之增加。同时,胎头下降期间若遭遇阻碍,那么产程时间就会延长,在这一状态下,常需采取剖宫产方式为产妇分娩。众所周知,剖宫产产妇分娩后出血、感染、,母婴损伤风险均大幅增加。因此对于头位难产的产妇,临床应给予充分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产妇顺利分娩。

目前临床常用的助产措施包括气囊助产和徒手旋转助产。气囊助产需依靠气囊助产仪完成助产操作,而徒手旋转无需采用仪器,助产士用手直接操作,相较于气囊助产,徒手旋转助产更易控制力道,故而助产操作也更加安全可靠[6]。根据头位难产发生原因可以推断,产妇是否可以自然分娩,取决于助产士能否将胎头旋转到枕前位,若能旋转成功,就算有轻微的头盆不称,产妇也可进行自然分娩;若旋转失败,即使头盆相称,也可能无法自然分娩。因此,助产士在徒手旋转胎头期间,需注意控制旋转角度。同时,助产士应选取适当的旋转时机,一般在产妇进至活跃期之后,借助产妇宫缩的压力,迅速伸入右手,缓慢旋转胎头。在徒手旋转胎头期间,助产士应注意为产妇提供心理干预,给予产妇支持、安慰,转移产妇注意力,进而减轻产妇的疼痛感。为确保助产操作的顺利进行,助产士在产妇分娩前,应为其详细讲解产程细节,告知配合方法、注意事项,宣传自然分娩对母婴的益处,和产妇积极交流,鼓励产妇尝试自然分娩,减轻产妇对分娩的恐惧,使之能够配合助产士指导吸气、用力,提高助产效果。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剖宫产率1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4%(P<0.05),第二产程时间(21.8±3.6)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7.6±5.4)min(P<0.05),观察组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应用徒手旋转手法,可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改善围生儿预后,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头位胎头难产
体位及上推胎头时机对胎头深陷骨盆转剖宫产术患者取胎头成功率及手术并发症的影响
先娩后肩法在肩难产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158例头位难产产妇的临床分析
用三棱镜改善头位
胎头吸引术对母儿的影响
影响荷斯坦牛产犊难易的原因分析
胎头旋转法治疗枕后位难产的临床效果研究
胎头旋转法治疗枕后位难产的临床效果分析
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应用徒手旋转的可行性研究
“土管修法”难产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