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拟中药汤剂足浴治疗阳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2018-01-21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0期
关键词:鸡血藤汤剂阳虚

王 娥

(丹东市中医院内三科,辽宁 丹东 118000)

当前西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主要采用利尿剂、洋地黄类药物治疗,虽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其不良反应仍是困扰患者的重大难题。笔者以中医辨证治疗理论为指导,采用自拟中药汤剂足浴治疗阳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取得不错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64例阳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关于阳虚血瘀证的诊断标准:①主症:胸痛、心悸、疲倦乏力、气短、身寒肢冷;②次症:面肢浮肿、尿少、面色晦暗、口干咳嗽、盗汗;③舌脉:舌体胖大,呈紫黯或淡紫,脉沉涩或弱。根据随机原则及随机数字表法将1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82例)和观察组(n=82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37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58.81±3.32)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67±1.14)年。观察组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58.86±3.34)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69±1.18)年。对照组及观察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通过统计学软件分析,统计结果均显示无差异,均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主要包括限盐限水、吸氧等对症治疗,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予以洋地黄制剂、螺内酯、硝酸酯类药物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施以自拟中药汤剂足浴治疗,方剂组成:制附子20 g,桂枝20 g,红花50 g,鸡血藤50 g,芒硝50 g。用药方法:将方剂煎煮60 min,并煎成2000 mL的药液,将药液置入电动足浴盆内,待药液温度冷却到38 ℃左右,将双脚放入药液中浸泡30 min,每日2次,治疗周期为4周。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临床疗效评价标准:①无效:患者的心功能未见任何改善甚或加重;②有效:患者的心功能进步1级,体征、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指标有所改善,但心功能仍未达到Ⅰ级;③显效:患者的心功能进步2级以上,体征、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指标明显改善,心功能达到Ⅰ级。

1.4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处理以及数据分析均使用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的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的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 P<0.05则表示统计结果有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无效11例,有效47例,显效24例,总有效率为86.59%;观察组无效3例,有效44例,显效35例,总有效率为96.34%;经χ2检验,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

3 讨 论

慢性心力衰竭属于中医“胸痹”、“水肿”、“心悸”、“痰饮”、“喘症”等范畴,慢性心力衰竭属于本虚标实证,气虚、阴虚为本虚,水停、痰饮、血瘀为标实,虚实夹杂[1],因此治疗应以活血通脉为原则。本研究所采用的自拟中药汤剂由制附子、桂枝、红花、鸡血藤 、芒硝等组成,方中制附子可使气化得行、肾阳得复。桂枝温经散寒,通阳化气。而红花、鸡血藤可增强通脉活血之效[2]。现代药理学显示,红花、鸡血藤等化瘀、活血、通络药物可有效改善机体的血流动力学,并能抑制血栓形成,起到改善微循环的目的。中药足浴是我国中医的传统治法,其主要是将选择的药物配成药汁,并使用药汁浸泡足部,而在足浴作用下,中药的有效成分可在热力作用下,由皮肤渗透,最终可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等作用。中医理论认为足部是机体的“第二心脏”,其汇聚了机体一半的经络,且足部位三阴经之始及三阳经之终,其中包含66个与五脏六腑相关的穴位[3-6]。而小腿皮肤的角质层较薄,分布有丰富的肌肉、神经、血管,更有利于药物的吸收。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提高,结果表明,在阳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病患者中采用我院自拟中药汤剂足浴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猜你喜欢

鸡血藤汤剂阳虚
鸡血藤的临床应用及量效关系
传统中药制剂丸、散、汤剂的研究现状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大学生阳虚体质睡眠质量和抑郁的关系
益母草与鸡血藤及其配伍的抗氧化活性比较
阳虚质备孕女性针灸调体的古代文献研究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栀子标准汤剂的量值传递规律
鸡血藤药膳五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