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通法”治疗脑卒中后遗症256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8-01-21郭先锋王淑芸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0期
关键词:五通桃仁赤芍

郭先锋 王淑芸

(济南市章丘区文祖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 济南 250205)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200万人,其中70%~80%的脑卒中患者因为残疾不能独立生活。笔者2015年~2017年,采用“五通”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遗症25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所有脑卒中患者均经颅脑CT而确诊,经内科急性期住院治疗后病情稳定,转康复科治疗。256例患者中,男性137例,女性119例;脑梗死患者161例,脑出血患者95例;年龄<30岁1例,31~40岁4例,41~50岁47例,51~60岁96例,61~70岁84例,70岁以上24例。患者大多兼有高血压病和(或)糖尿病。从性别看,男性多于女性;从病种看,脑梗死患者多余脑出血患者;从年龄看,患者多集中于50~70岁。临床症状多以一侧上下肢瘫痪为主,或兼有头痛、头晕、言语不利、吞咽困难、尿便障碍、关节疼痛等症状。

1.2 治疗方法:一般病例均在发病7~14 d后,经内科治疗,颅内压平稳,生命体征稳定,开始采用“五通法”治疗,即微通法、温通法、泄通法、疏通法、药通法。

1.2.1 微通法:采用毫针刺法,治疗以头皮针、醒脑开窍针等手法为主,辅以滋补肝肾、调节脾胃、疏通经络之穴位。头皮针取患侧头皮运动区上1/5~2/5及足运感觉区,失语加取语言一区及二区,感觉障碍取感觉区,平衡障碍取平衡区。用1.5~2寸的28~30号毫针,在选定刺激区下,经消毒后刺入皮下深1~1.5寸。醒脑开窍针方法:以双侧内关、人中、患侧三阴交为主穴,患侧的极泉、尺泽、委中为副穴。针刺穴位要严格遵循该针刺法所规范的量学规定,内关穴进针时要注意捻转和提插相结合,深度1.0~1.5寸,捻转>360°,频率控制为每分钟50~90转,持续操作1~3 min。人中穴进针时采用雀啄手法,斜刺0.3~0.5寸,向同一方向捻转360°,以患者眼球湿润或流泪为针刺达到量学的效应指标。三阴交穴采用提插捻转补法,针沿与胫骨后缘皮肤呈45°角斜向后刺入,深度1.0~1.5寸,行重插轻提之补法,以患者下肢连续抽动3次为达到手法量学要求。极泉穴和尺泽穴用提插泻法,直刺1.0~1.5寸,以上肢抽动3次为达到量学效应。极泉穴直刺进针1.0~1.5寸,用提插泻法,以上肢抽动3次为度。尺泽穴操作同极泉穴。委中穴用提插泻法,指导患者昂卧位直腿抬高取穴,深度1.0~1.5寸,以下肢抽动3次为度。其余穴位常规进针。

1.2.2 温通法:采用火针、温针等治疗。如肩关节、肘关节疼痛僵硬,用火针速刺疼痛部位;髋关节疼痛无力,用火针点刺疼痛部位及臀部不适部位;膝关节疼痛及活动不灵,可针刺犊鼻及局部腧穴;踝关节内收行走障碍者,可针刺丘墟、解溪等;火针循经点刺“督脉十三针”或“三督龟七针”,可有效增加脑部的气血运行,也可用温针治疗。

1.2.3 泄通法:采用三棱针治疗,如对言语不利患者采用三棱针金津、玉液放血治疗;手指麻木采用“十宣”放血;以及一些特定部位曲张血管三棱针放血等治疗。

1.2.4 疏通法:采用长针治疗,取透穴、通经透刺等,取手足阳明,同名经取穴法,配以胆经穴道,每次2~4条穴道,针患侧,留针20~40 min,补法。常用穴道有阳溪通曲池、曲池通肩ā、环跳通阳关、髀关通梁丘、足三里通下巨虚、阳陵泉通悬钟等;透穴刺法有合谷透后溪、条口透承山等。

1.2.5 药通法:采用中医辨证施治,加少量活血化瘀中药如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等。①气虚血滞、脉络瘀阻型:症见半身不遂,肢体痿软无力,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口角流涎,手足浮肿,面色萎黄或者暗淡无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淡紫,苔薄白,脉细涩无力,治亦补气活血,通经活络。方用生黄芪30 g,川芎、归尾各5 g,赤芍、红花、桃仁、地龙各6 g,丹参、路路通各15 g。②肝阳上亢,脉络瘀阻型:症见半身不遂,患侧僵硬拘挛,或兼有头痛头晕,面赤耳鸣,舌红苔黄,脉象弦滑。治亦平肝潜阳,熄风通络,活血化瘀。方用天麻9 g,钩藤(后下)、夏枯草、石决明(先煎)、杜仲、桑寄生各15 g,川芎、归尾、赤芍、红花、桃仁、地龙各6 g。③风痰瘀血阻络型:症见语言不清,或者失语,舌欠灵活,舌体偏斜,或见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苔白腻,脉象弦滑。治亦祛风除痰通络,益气活血化瘀。方用天麻、远志、石菖蒲各9 g,全蝎3 g(研粉,分2次用药汁送服),胆南星、白附子各6 g,生黄芪30 g,归尾、赤芍、红花、桃仁、地龙各5 g,丹参15 g。中药均为水煎服。治疗15 d为1个疗程。轻者治疗2个疗程,重者治疗6个疗程。

1.3 疗效观察。疗效标准:根据全国中学会内科会制定的脑卒中病中医诊断评定标准。基本治愈: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瘫痪肢体肌力达Ⅴ级,生活能自理;显效: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大部分消失,瘫痪肢体肌力增肌Ⅱ级以上,能独立行走,在别人协助下可自理生活;好转:患者肌力增加Ⅰ级以上。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者[1]。

2 结 果

基本治愈84例(32.8%),显效114例(44.5%),好转51例(19.9%),无效7例(2.7%),总有效率97%。

3 讨 论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中医认为瘀血在中风病的病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活血化瘀可以清除瘀血,恢复受损部位的血液供应。笔者采用“五通法”之微通法,采用毫针刺法,治疗配以头皮针、醒脑开窍针等手法,能使大脑中枢直接受到调整性刺激,起到扩张脑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以及通过刺激反馈调节神经肌肉兴奋性之目的。采用温通法之火针治疗,具有针与灸的双重作用,可起到温补阳气、通经活络、祛寒除湿、解痉止挛之功效,尤其对脑卒中后引起的肢体拘挛、顽固性疼痛疗效较佳。泄通法采用三棱针放血治疗,起到活血化瘀,舒筋散结之功效,尤其对舌强不语患者采用金津、玉液放血,能起到立舌洪音,清泻毒邪、生津止渴等功效,临床疗效显著。采用长针疏通治疗,最大的特点就是“循经取穴”和“透穴治疗”,通过对经脉刺激,起到脉道通、活气穴、调整虚实,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药通法采用中医辨证施治,加少量活血化瘀中药如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等。但中风患者多为老年人,阴阳偏衰,调摄气血功能低下,当先补气,气行则血行。方中重用黄芪,大补元气,使气旺则血行,瘀消而不伤正,配以当归活血和血,且有化瘀不伤血之妙,川芎、桃仁、红花助当归活血祛瘀之功效。《素闻•五脏生成论》认为: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采用“五通法”综合治疗,能结合各种方法之优点,充分调动身体之潜能,使身体快速达到阴阳平衡,气血通畅,让筋脉得以润养,经络得以疏通,达到气血畅通,肢节滑利自如之目的,让患者能够早日快速得到康复。治疗本病越早疗效越著,疗程越短,后遗症越少[2]。一般在发病后的3个月内治疗为最佳时期,1年以内仍可治疗,1年以上中医仍可治疗,但疗效可能相对较差。

中风患者根据受损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各异,一旦出现后遗症,不但给患者心理和躯体造成很大的伤害,也会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采用“五通法”综合治疗,疗效明显,方法易于掌握,适合在基层推广。

猜你喜欢

五通桃仁赤芍
红领巾奖章“一网五通” 绘浙江最美“红绿蓝”
桃仁和酒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黄芪-赤芍治疗COPD的作用机制
呼伦贝尔野生赤芍资源科学保护与开发的途径
赤芍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
桃仁高粱粥治好我的瘙痒症
嘴唇干裂用桃仁
明清小说中五通神形象
新疆赤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