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评估及分析

2018-01-21赵月臣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0期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赵月臣

(朝阳市第二医院,辽宁 朝阳 122000)

脑梗死又称之为缺血性脑卒中,是由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其临床表现主要有上肢偏瘫、面瘫、抽搐、失语等,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复视、眩晕等症状,还可能诱发心律失常、风湿性心脏病等疾病,对患者生命安全有着极大的威胁。根据有关调查显示,脑梗死多见于45~70岁的中老年群体,且越来越年轻化[1]。在脑梗死治疗中,应以改善缺血区血供状态、调节神经功能为主,通常给予药物治疗。本文通过对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2例脑梗死患者的分组研究,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92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计算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联合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中,女性20例,男性26例;年龄在40~70岁,平均年龄为(56.1±2.3)岁。联合组患者中,女性17例,男性29例;年龄在43~69岁,平均年龄为(55.8±2.6)岁。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资料予以统计分析,比较不具明显差异(P>0.05),可予以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1次/天,100毫克/次,口服给药,连续治疗15 d。联合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阿司匹林用量、用法同对照组一致,氯吡格雷1次/天,75毫克/次,口服给药,连续治疗15 d。

1.3 观察指标: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①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估量表(NIHSS)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予以评定,分值越高,神经缺损程度越重。②采用Barthel指数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予以评定,分值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强。

1.4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NIHSS评分降低不少于85%;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减轻,NIHSS评分降低60%~84%;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改变,NIHSS评分降低不足60%。有效率与显效率之和为临床总有效率[2]。

1.5 统计学方法:将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录入SPSS 22.0版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用百分比形式表示计数资料,并对数据予以χ2检验,用(±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并对数据予以t检验,如果P<0.05,说明两组患者比较具有明显差异。

2 结 果

2.1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照组46例患者中,显效12例,有效24例,无效10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8.3%;联合组46例患者中,显效25例,有效18例,无效3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3.5%,组间对比具有明显差异(χ2=4.390,P=0.036<0.05)。

2.2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治疗前,对照组患者NIHSS评分为(16.4±2.6)分,联合组患者NIHSS评分为(16.8±2.4)分,两组患者比较不具明显差异(t=0.767,P=0.445>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NIHSS评分为(7.4±0.6)分,联合组患者NIHSS评分为(4.0±0.7)分,两组患者比较具有明显差异(t=25.012,P=0.000<0.05)。

2.3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治疗前,对照组患者Barthel指数为(55.5±2.6)分,联合组患者Barthel指数为(54.5±2.8)分,两组患者比较不具明显差异(t=1.775,P=0.079>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Barthel指数为(70.8±3.7)分,联合组患者Barthel指数为(82.9±3.5)分,两组患者比较具有明显差异(t=16.113,P=0.000<0.05)。

3 讨 论

根据有关调查显示,脑梗死是仅次于冠心病、癌症的第三大死亡原因,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病死率[3]。现研究证实,脑梗死发病3~6 h是最佳治疗时机,可有效修复患者受损脑细胞,提高患者生存质量[4]。

阿司匹林是最早用于抗血栓治疗的抗血小板药物,具有降低血栓形成的作用,同时具有抗酸特性,不易在胃中溶解,生物利用率非常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5]。氯吡格雷属于非竞争性腺苷二磷酸抑制剂,可通过和血小板表面腺苷二磷酸受体的不可逆结合,实现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同时,氯吡格雷还可以通过抑制腺苷二磷酸而降低血小板活性,从而阻断由其他激动剂诱导血小板聚集现象,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显著,可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与普及[6]。在脑梗死临床治疗中,加强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的联用,可有效增强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加快血栓溶解,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同对照组患者比较,联合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Barthel指数更高,NIHSS评分更低,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此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7]十分相似,进一步说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应用普及。总而言之,脑梗死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好,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是一种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的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