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葛信国教授运用扶正逐饮法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经验

2018-01-21李俊娇指导葛信国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1期
关键词:葶苈子扶正肺气

李俊娇 指导 葛信国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6)

葛信国教授是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之高足,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常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在运用扶正逐饮法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方而颇有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随葛教授学习,聆听教诲,现将其经验总结归纳如下。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在临床上大部分出现在肺癌晚期。胸腔积液发展迅速,中量或大量胸水可引起咳嗽、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最终可引起呼吸循环衰竭,甚至危及生命。一旦恶性胸腔积液诊断后,患者的生存时间也小于6个月,预后不佳[1]。本病属于中医学“悬饮”的范畴,由癌毒所致,故又称为“癌性悬饮”[2]。西医对于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中医学认为本病多与肝、肾、脾、三焦等脏腑机能失常有关。导师指出,本病是由于正气虚损,阴阳失调,肺卫功能低下,肺气阻遏,气滞血瘀,津聚痰凝,痰瘀互结日久所致[3]。本病病位在胸胁,与肺、脾、肾关系密切,病理性质当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1 病因病机的认识

1.1 正气虚损 导师认为正气虚损,脏腑阴阳失调是本病的内在原因。肺、脾、肾诸脏虚损,肺主行水,肺气宣降以行水;脾主运化水湿,脾气转输布散津液;肾主水,肾气蒸腾气化水液;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三焦决渎,通利水道。气能行津,气是津液在体内正常输布运行的动力,津液经过脾、肺、肾及三焦之气的有序升降出入运动,布散全身。导师注重后天之本,脾胃功能不足,导致脾失运化,肺失通调,气机不畅,水湿毒邪内聚,阻滞三焦,三焦决渎失常,又加重水饮停聚,形成恶性循环,缠绵难愈。

1.2 外邪侵袭 恶性胸水患者正气虚损,肺卫功能低下,导师认为此时患者易受外邪侵袭。外邪留至胸胁,阻遏肺气,肺失于宣发肃降,气化不利,水液代谢障碍,日久则水液停聚形成胸水。津液大量停聚,阻遏三焦气机运行。气能行津,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气机阻遏,又加剧水液停聚,形成恶性循环。

1.3 气滞血瘀 脾胃居于中焦,是津液转化之枢纽,脾胃虚损,运化功能失调,津液运行不畅,湿聚生痰,痰阻经络,血行受阻,气滞血瘀,痰瘀凝滞,逐渐形成癌肿。

1.4 癌毒内生 国医大师周仲瑛提出“癌毒”学说,癌毒属毒邪之一,是在内外多种因素作用下,人体脏腑功能失调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对人体有明显伤害性的病邪,是导致发生肿瘤的一种特异性致病因子。癌毒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是在肿瘤发病过程中体内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复合病理因素[4]。导师继承周老“癌毒”思想,并加以不断发展。

2 治疗经验

导师认为临床上本病患者,早期以饮停胸胁证为主,晚期大多出现肺肾两虚证。但总体来说,饮停胸胁是本病核心。早期患者正气虚损不显,毒邪亢盛,正邪斗争激烈,治疗上以扶正为主兼以攻逐水饮。晚期患者以肺肾两虚症状为主,这部分患者正气虚损,毒邪虽盛,但正邪斗争不激烈,治疗上以扶正为主兼以温化水饮。疾病是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当患者在正气慢慢衰减过程中,会出现两种症状差异不明显的时候,治疗上要扶正祛邪两者兼具,不分主次。所以在临床具体治疗过程中,导师根据患者症状轻重主次的不同,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经过长期的临床经验积累,导师总结归纳出扶正逐饮方,益气祛邪而不伤正,邪去而正安。

2.1 扶助正气 导师认为本病性质总属本虚标实之证,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常提示疾病已经到达晚期,表现出脾胃虚弱、气阴两虚、肝肾亏虚等。肺癌恶性胸腔积液虽然以局部积液为主要表现,但总体表现是虚证为主,最终因虚致实。所以不论是饮停胸胁证还是肺肾两虚型,治疗上总以扶正为主。《素问》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不足,卫外不固,癌毒乘虚而入。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容易产生气滞、血瘀,痰凝等病理产物。因此正气不足是本病发生的根本原因;阴阳失调是根本病理变化;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是基本病机。扶正逐饮方首先以人参、麦冬、五味子为君药,益气养阴,宗生脉饮之义。人参性温味甘,大补元气,补肺生津;麦冬性寒味甘,养阴清热,润肺生津,与人参配伍,气阴双补。五味子性温味酸,敛肺止汗,生津止渴,既能固涩外泄之气津,又收敛耗散之肺气。诸药合用,达到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止汗之效。《内经》云“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李杲·《脾胃论》曰“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故以陈皮、白扁豆、焦山楂、炙内金为使药,消食健脾,以和胃气。体现培土生金之意,脾气运化水谷精微,散津于肺,肺气宣发肃降,主行水,故脾肺两脏功能正常,相互协调,相互为用,是保证水液正常输布与排泄的重要环节。对于神疲乏力患者,导师善于应用黄芪,黄芪不仅可以补气健脾,益卫固表增强患者的抵抗能力,还能利尿消肿,对于肺癌合并胸腔积液的患者起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病例1:患某,男性,66岁,初诊日期2016年9月12日。主诉:胸闷气喘1月余。现病史:患者2016年8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动则尤甚,无明显咳嗽咯痰,无恶寒发热,无心悸胸痛咯血,无双下肢水肿等症。患者2016年9月12日胸部CT:左肺见大量胸腔积液,肺组织压缩至肺门处,左上肺见结节影,大小约1.9×1.8 cm,边缘不光整,增强后可见强化。考虑左肺上叶MT,左侧大量胸腔积液,右肺多发转移。初诊见:患者消瘦,无咳嗽咯痰,胸闷气短,胃纳欠佳,夜寐一般,不欲饮水,二便尚调,无腰背疼痛,无头昏头胀。舌淡红,苔白,脉细。辨证:肺脾两虚,痰饮内停。治法:益气健脾,攻逐水饮。处方:人参10 g,麦冬15 g,五味子10 g,陈皮 10 g,白扁豆 10 g,焦山楂 10 g,炙内金 10 g,山慈菇 15 g,浙贝母 15 g,红豆杉 15 g,半枝莲 15 g,蛇舌草 30 g,猫人参 30 g,葶苈子 15 g,炙黄芪 30 g。10剂,每日1剂,水煎服。患者服药2月后复查胸部CT,左侧胸腔积液较前明显减少。

2.2 攻逐水饮 当患者正气不虚损,毒邪亢盛时,邪毒留至胸胁,阻遏肺气,肺失于宣发肃降,气化不利,水液代谢障碍,见胸胁胀满,咳嗽气急,不能平卧。此时正气尚能耐受攻伐,导师在扶正的基础上,迅速采用攻逐水饮法,缓解患者胸腔积液过多的症状。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云“支饮不得息,咳逆上气,喘鸣迫塞,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喘咳泄不能卧,短气不得息,皆水在肺之急证也,故以葶苈大枣汤,直泄肺水也。急则治标,方中葶苈子苦寒以泄肺气,开结利水,使肺气通调,脾得转输,痰水俱下。但又恐其性猛力峻,故佐以大枣,不使伤正气。猫人参性寒味苦,归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的功效。全国名老中医唐福安在自拟治疗肺癌的基础方中应用猫人参,治疗效果显著[5]。导师善用葶苈子配伍猫人参攻逐水饮治疗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

病例 2:患某,男性,53岁,初诊日期:2016年 11月10日。主诉:胸痛伴胸闷气喘2月余。现病史:患者2016年9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胸痛,轻咳,少痰。2016年9月7日胸部CT:左肺上叶占位伴胸腔积液,肿块大小约7 cm。初诊见:患者轻嗽,少痰,左侧胸胁疼痛,气急,动则尤甚,纳寐尚可,二便尚调,无腰背疼痛。舌淡暗,少苔,脉细弦。辨证:饮停胸胁。治法:攻逐水饮。处方:人参 10 g,麦冬 20 g,山慈菇 15 g,浙贝母 20 g,红豆杉 15 g,石上柏 20 g,石见穿 2 g,守宫 6 g,蜈蚣 3 g,枸杞 10 g,陈皮 10 g,炙鸡内金 10 g,焦山楂 10 g,六神曲 10 g,猫人参 30 g,葶苈子 15 g。10剂,每日 1剂,水煎服。患者服药2月后复查胸部CT,胸腔积液消失。

3 方药方义

扶正逐饮方:人参 10 g,麦冬15 g,五味子 10 g,陈皮 10 g,白扁豆 10 g,焦山楂 10 g,炙内金 10 g,山慈菇 15 g,浙贝母 15 g,红豆杉 15 g,石上柏 20 g,石见穿 20 g,蜈蚣3条,守宫 6 g,猫人参 30 g,葶苈子15 g。扶正逐饮方首先以人参、麦冬、五味子为君药,益气养阴,宗生脉饮之义。人参性温味甘,大补元气,补肺生津;麦冬性寒味甘,养阴清热,润肺生津,与人参配伍,气阴双补。五味子性温味酸,敛肺止汗,生津止渴,既能固涩外泄之气津,又收敛耗散之肺气。诸药合用,达到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止汗之效。以陈皮、白扁豆、焦山楂、炙内金为使药,消食健脾,以和胃气。体现培土生金之意,导师注重脾胃后天之本。脾气运化水谷精微,散津于肺,肺气宣发肃降,主行水,故脾肺两脏功能正常,相互协调,相互为用,是保证水液正常输布与排泄的重要环节。以山慈菇、浙贝母、红豆杉为佐药。山慈菇性凉,味甘微辛,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山慈菇首见于《本草拾遗》,阮小丽等对山慈菇的抗癌作用首次进行了动物研究,研究发现对小鼠Lewis肺癌抑制作用显著,并且抑制作用与剂量成正相关[6]。浙贝母性寒,味苦,功效清热化痰、消痈散结。贝母首见于《神农本草经》,浙贝母和川贝母在清代 《本草纲目拾遗》才首次被明确分开,浙贝母性寒,归肺、心经。现代实验研究发现浙贝母碱可以逆转肺癌A549/DDP细胞株的多药耐药[7]。红豆杉性温,味辛甘,功效活血化瘀、利尿消肿。上个世纪60年代,人们发现红豆杉在抗肿瘤、抗病毒等方面有着显著疗效,目前主要作为紫杉醇的植物资源,研究发现红豆杉多糖对体外培养的肺癌A549抑制作用显著,呈浓度依赖性[8]。石上柏、石见穿、蜈蚣和守宫是导师治疗肺癌的经验用药。石上柏性温平,味甘,功效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石上柏的抗肿瘤活性化合物主要为穗花杉双黄酮等4个双黄酮成分,黄建勇等研究发现石上柏对人肺癌细胞株H460细胞株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9]。石见穿性凉,味辛苦平,功效活血化瘀、散结消肿、清热利湿。石见穿在历代医家典籍中均有记载,《本草纲目》中记载“主骨痛,大风痈肿”。其主要的抗肿瘤成分为多糖类和三萜类,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抗血管生成等方面来抗肿瘤[10]。蜈蚣性温,味辛,有毒,功效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蜈蚣首见于《神农本草经》,近年来各种研究表明蜈蚣具有广谱的抗肿瘤效果,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抗血管生成等机制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11]。 守宫性寒,味咸,有小毒,入心肝二经,功效祛风定惊、散结解毒,最早见于《尔雅》,善于入血分,攻散气血之凝结。上海龙华医院用守宫、干蟾皮等治疗晚期肺癌27例,有效率达63%[12]。葶苈子和猫人参是一组经验用药,对于肺癌伴有恶性胸腔积液效果显著。葶苈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性大寒味辛苦,归肺、膀胱经,功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葶苈子可以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减慢心率,减轻组织间隙的液体,同时还能增强肾小球滤过量,从而减轻胸腔积液[13]。葶苈子还有一定程度的抗肿瘤效果。猫人参载于《全国中草药汇编》,性寒、味苦,归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肝硬化黄疸腹水,疮疡肿毒,风湿痹痛等,现在常用于于治疗肺癌和消化道肿瘤[14]。目前体外实验研究表明猫人参含药血清可以降低人肺腺癌A549的EGFR表达[15],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中以肺腺癌病理较多见。导师临床将两药合用增强攻逐水饮的作用。综上所述,扶正逐饮方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导师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成果使用抗肿瘤药物;其次导师注意顾护胃气,留得一分胃气,便存得一分生机;最后导师分清疾病轻重缓急,正气未亏以攻逐水饮为主,病久正虚,以扶助正气为主。

4 随证加减

咳嗽痰白易咯者加桑白皮、枇杷叶。咳嗽痰黏难咯者加炒黄芩、桔梗、天竺黄。低热加地骨皮、银柴胡。胸胁疼痛加延胡索、川楝子。口干加玉竹、石斛、天花粉。纳食欠佳者加炒麦芽、沉香曲。下肢水肿者加车前草、泽泻。腹胀者加厚朴、枳壳。夜寐欠佳者加合欢皮、夜交藤、酸枣仁、黑豆衣。腰痛者加杜仲、桑寄生、断续。神疲乏力者加炙黄芪、仙鹤草、绞股蓝。皮肤瘙痒者加地锦草、地肤子、白鲜皮、牡丹皮。大便干结难解者加生白术、肉苁蓉。低烧者加广藿香、佩兰、银柴胡。血小板偏低者加女贞子、油松节。白细胞偏低者加生地榆。

5 结 语

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常提示疾病已经到达晚期,此时患者生存质量低下。虽然目前西医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方法很多,但不良反应较大,患者难以耐受。葛教授师承国医大师周仲瑛,补虚扶正是周老治疗恶性肿瘤的一大法则,正气亏虚,卫外不固,癌毒易于形成,致使机体正气亏耗,无力制约肿瘤的生长,从而恶性循环。因此,扶正是根本,可以达到减轻痛苦、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16]。葛教授应用扶正逐水方,以扶正为主,逐水为标,达到水去而正不伤,标本兼治的目的。对于不能耐受西医治疗的患者,疗效显著,副作用低。

[1] 伍安银.扶正逐水汤联合胸腔灌注治疗肺脾气虚型肺癌胸水的临床观察[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

[2] 黄立中,陈大舜.癌性胸水的中医病机认识与治疗[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1,7(5):234.

[3] 赵刚.葛信国教授治疗肺癌验案二则[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24(142):74.

[4] 程海波,吴勉华.周仲瑛教授“癌毒”学术思想探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6):866-869.

[5] 周兴兆,唐福安.论肺癌证治[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24(2):45.

[6] 阮小丽,施大文.山慈菇的抗肿瘤及抑菌作用[J].中药材,2009,32(12):1888.

[7] 唐晓勇.浙贝母碱逆转肺癌A549/DDP细胞株多药耐药及其机理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

[8] 原菲.红豆杉多糖的分离鉴定和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1,32(1):42-43.

[9] 黄建勇.石上柏抗肿瘤活性部位及其化学成分研究[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3,47(1):1-4.

[10]梁伟,王松坡.石见穿的药用成份及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14,22(10):2492-2494.

[11]姜建伟.中药蜈蚣抗肿瘤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12,24(9):28-29.

[12]朱良春.虫类药的-临床应用—守宫[J].江苏医药,1977,3(8):20-23.

[13]甘肃省新医药学研究所.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542.

[14]叶春.猫人参的研究概述与利用[J].中国药业,2011,20(6):68.

[15]郭飞红.猫人参含药血清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 EGFR表达的影响[J].江西中医药,2010,41(12):29-30.

[16]赵惠.周仲瑛从痰辨治恶性肿瘤用药分析[J].中医杂志,2015,56(9):742.

猜你喜欢

葶苈子扶正肺气
葶苈子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Effect of decoction of Fuzheng Jiedu Xiaoji formula (扶正解毒消积方) plus chemoembolization on primary liver cancer in patients
Fuzheng Kang' ai decoction (扶正抗癌方) inhibits cell proliferation,migration and invasion by modulating mir-21-5p/human 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in lung cancer cells
葶苈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处暑
——保养肺气 春捂秋冻
浅谈喉咳肺气虚证
人到中年补肺气
北葶苈子炮制前后对H2 O2 诱导的H9c2 心肌细胞损伤保护作用
调畅气机在咳嗽病中的应用
画说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