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在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2018-01-19张天华刘洪霞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9期
关键词:不孕症综述针刺

张天华 刘洪霞

【摘 要】本文介绍了针刺在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范围、应用原理及未来展望,综述了针刺在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认为针刺在不孕症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针刺;不孕症;综述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9--01

一 针刺治疗不孕症应用范围

针刺治疗不孕症自古已有,早在《素问·骨空论篇》中已有记载:督脉为病,其女子不孕。近年来,针刺对不孕症的研究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治疗排卵障碍和输卵管炎症。[1]

1 排卵障碍性不孕症

排卵障碍约占不孕症因素的25%-35%。主要原因有持续性无排卵、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和卵巢功能减退、先天性性腺发育不良、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不良、高泌乳素血症、黄素化卵泡不破裂综合征等。研究表明,针刺可以促进卵泡发育、排卵并能提高卵泡质量,针刺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滕辉等[2]观察针刺加电针促排卵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对照组27例口服枸橼酸氯米芬片50 mg,每天1次。治疗组38例采用针刺治疗:月经来潮第5天开始针刺关元、中极,双侧子宫穴、足三里、三阴交穴,并加用电针,卵泡直径大于16mm时,加针刺双侧肾俞、次髂,直至监测卵泡排卵或怀疑卵泡黄素化停止治疗。每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组治愈率为76.3%,对照组为4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方、刘梅等[3]观察针刺联合腔内理疗对肾虚型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促排卵作用。选用80例LUFS患者,治疗组B超连续监测,当主导卵泡达18mm时,给予HCG8000IU肌注,并立即行针刺联合腔内理疗,连续两日,共2次。针刺取穴关元、中极、子宫、三阴交。对照组只给予HCG8000IU肌注。结果治疗组周期排卵率达63.3%,对照组周期排卵率37.39% ,周期排卵率比较P<0.01,有效提高了排卵率,治疗了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

2 输卵管性不孕症

输卵管性不孕症已成为女性不孕症的首要病因,约占女性不孕因素的67%,临床主要表现为输卵管阻塞或输卵管通而不畅,大多为输卵管自身炎症所致。针刺可利湿化瘀扶正, 调节脏腑, 疏通经络,配合中药、物理治疗、输卵管通液术等,可以有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吴茗玉、邓小娟[4] 输卵管通液术后,予温针灸关元、中极、足三里、太溪、肾俞、命门、三阴交穴,随证加减,并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后患者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单纯输卵管通液术治疗组总有效率85.0%( P<0.05)。

3 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

黄体功能不全是指排卵后卵泡形成的黄体发育不全,分泌孕酮不足,或黄体过早退化,以致子宫内膜分泌反应性降低引起的月经失调和生育缺陷综合征。在自然周期中,育龄期女性黄体功能不全发病率为3%-10%。针刺可以有效地维持黄体功能,显著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促进胚泡着床,从而达到助孕的目的,可以有效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陈芊、郝翠芳[5]探讨针灸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选择IVF-ET胚胎质量好但RIF的40例患者。试验组于月经第7日开始运用艾条灸神阙穴, 针刺穴位关元、气海、子宫、血海等至排卵后第7日止。治疗3个疗程后, 排卵后第7日A型内膜比例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子宫内膜血流参数PI、RI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

4 免疫性不孕症

免疫性不孕是由于生殖系统抗原的自身免疫或同种免疫而引起的不孕症,约占不孕症的10%-20%,主要以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等为多见。针灸以补肾为主,配合活血化瘀、益气养血及清利湿热等方法,具有较好免疫调节功能,治疗免疫性不孕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孙兴亮等[6]电针肝俞、肾俞、太溪、合谷、血海、太冲、阳陵泉、三阴交、足三里,每次针30min,每日1次, 30次为1个疗程 ,治疗 3个疗程。总有效率87.7%明显优于对照组71.5%(P<0.05)。

二 针刺在不孕症中的应用原理

不孕症属中医学不孕、全不产、无子、继绪等范畴。病位主要在肾、肝、脾。中医学认为,脾主运化,肝主疏泄,肝藏血,肾藏精,主生殖,肾气盛,则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气血调和,适时交媾,才能摄精受孕。”任脉为“阴脉之海 ”,主一身之阴,凡精血津液等阴精均由任脉总司。王冰说 :“谓之任脉者,女子得之以妊养也。”故任脉又为人体妊养之本而主胞胎,任脉之气通,才能使胞脉有行经、胎孕等生理功能。《医学入门》曰:“中极主妇人下元冷虚损,月事不调,赤白带下,灸三遍,令生子。”中极是任脉要穴,任脉起于中极之下,专治妇人断续,具有调养肝肾、调理冲任、募集膀胱经水湿功效;《千金翼方》:“针关元主妇人无子”,关元为任脉要穴、小肠募穴,冲脉起于关元之下,专治绝嗣不生,为足三阴、任脉之会,補肾培元,调养冲任,可温肾壮阳、培补元气,募集小肠经气血,传导任脉水湿;三阴交主“妇人月水不调,久不成孕”,属足太阴脾经,为足太阴、厥阴、少阴穴交会处,可益肝肾,调经带,健脾胃,统治脾、肝、肾三阴经所主疾病。同时三阴交、关元、中极穴,均与肝、脾、肾三经相交会,取肝、脾、肾三经之血以为用。《针灸大成》载:“子宫治妇人久无子嗣 ”。子宫穴是经外奇穴,专治妇人无子嗣,可调补胞宫胞脉,使肾精充盛,精凝成孕。故三阴交、关元、中极、子宫穴为治疗不孕症常用取穴。

三 未来展望

中医针刺疗法,对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以及机体各系统具有多方位、多环节、多靶点的调整作用,且针刺治疗简单安全,价格低廉,容易操作,无耐药性、过敏反应,避免了西药治疗的副作用,能有效提高不孕症患者的受孕率,降低了不孕症患者妊娠流产率,具有较好的研究价值及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黄琴峰.针灸治疗不孕症临床规律探讨[J].辽宁中医杂,2010,37(11):2233-2234.

滕辉,刘昱磊,王俊玲,谢瑛. 针刺加电针促排卵治疗不孕症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6):372-373.

连方,刘柑,张建伟,张宁,孙振高,杜晓果,王真.针刺联合腔内理疗对LUFS促排卵及卵泡液VEGF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3):157-161.

吴茗玉,邓小娟.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 40 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3,19(6):61-62.

陈芊,郝翠芳.针灸对IVF-ET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子宫内膜血流及胞饮突表达的影响[J].生殖与避孕,2015,35(3):159-165.

孙兴亮,张若申,罗广生.针灸治疗免疫性不孕症57例[J].中医杂志,2010,51(11):1009-1010.

猜你喜欢

不孕症综述针刺
谈针刺“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假排卵与不孕症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综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80例
氯米芬结合热敏点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