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运动配合激素治疗防治围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临床研究

2018-01-19梁蓉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9期
关键词:围绝经期骨质疏松体育运动

梁蓉

【摘 要】目的:探讨体育运动在防治围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的效果。方法:选取50名围绝经期女性,每月进行相应的体育指导,让其坚持体育运动锻炼,设置为观察组,同期选取50名围绝经期女性设置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激素治疗,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对两组患者进行骨密度(BMD)测定。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状况及骨密度状况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年后随访发现组内比较均显著改善,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育运动能够减轻围绝经期骨密度疏松情况,但是体育运动在短期内不能展现很好的效果,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体育运动;围绝经期;骨质疏松

【中图分类号】R4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9--01

骨质疏松是一种十分危害十分巨大的疾病,一旦发生会对患者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以骨基质含量减少及骨骼红蛋白质及多糖含量减少为主要特征。 在女性围绝经期,女性的骨量会快速减少,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绝经后女性的生存期还较强,骨质疏松对绝经后期影响会很大[1]。骨质疏松是一种不可逆转的疾病,一旦发生很难恢复正常的的骨质结构,所以在临床中,预防骨质疏松逐渐受到关注。本次研究探讨体育运动对围绝经期女性的预防效果,并进行总结归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围绝经期女性,年龄45-55岁,平均年龄(49.23±0.16)岁,患者病程在2个月到15个月期间,平均8.4±1.4个月,设定为观察组;同期选取50名围绝经期女性设置为对照组,患者年龄48-55岁,平均年龄(51.19±0.38)岁,患者病程在3个月到14个月期间,平均7.9±2.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激素治疗,剂量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观察组在对照组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体育运动指导,每天运动1-2h,每周的运动量不能低于10个小时,户外运动以慢走为主,有疼痛的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游泳等锻炼,运动的目标达到目标值。

1.3 诊断标准及疼痛的评判标准

1.3.1 诊断标准

参考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协会发布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指南为骨质疏松剂骨量低下的诊治标准,测患者的骨密度,对比两年后的骨密度及疼痛水平。同时采用X射线对腰椎进行观察,对比骨小梁数量,骨小梁粗细,水平骨小梁,骨皮质。

1.3.2 疼痛的评判标准

围绝经期会出现3种疼痛类型,①静息痛:在休息的时候出现疼痛②触压痛:稍微触压患者骨骼出现疼痛。③劳动痛:在进行劳作出现疼痛。通过视觉量表对疼痛程度进行分级,0级没有疼痛,1-3级为轻度,不活动不受疼痛的影响,4-7级为重度疼痛,轻微休息过后会马上恢复,8-10分为重度疼痛,经过短暂的休息过后会缓解但是症状还会持续存在。

1.4 統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骨密度及疼痛情况对比

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骨折出现,治疗期间没有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血钙浓度在正常范围内。

观察组治疗前患者疼痛评分为(4.26±1.32)分,其中骨密度低下32例,骨质疏松18例,轻度疼痛27例,中度疼痛20例,重度疼痛3例;对患者进行激素治疗及体育指导锻炼两年后,再次评估患者的骨密度及疼痛评分。患者疼痛评分为(2.01±0.24)分,其中12例恢复到正常范围,骨密度低下者24例,骨质疏松13例(27.50%)。轻度疼痛35例,中度疼痛14例,重度疼痛1例。

对照组治疗前患者疼痛评分为(4.11±1.15)分,其中骨密度低下31例,骨质疏松17例,轻度疼痛30例,中度疼痛16例,重度疼痛4例;对患者进行激素治疗及体育指导锻炼两年后,再次评估患者的骨密度及疼痛评分。患者疼痛评分为(3.17±0.44)分,其中58例(23.50%)恢复到正常范围,骨密度低下者25例,骨质疏松15例。轻度疼痛33例,中度疼痛15例,重度疼痛2例。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状况及骨密度状况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内比较均显著改善,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2.2 观察组X射线照射情况对比

观察组在进行体育运动两年后脊柱情况显著优于进行体育运动前,详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骨量低下是导致围绝经期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的常见并发症,早期时很容易被忽略,发现时骨量已经丢失很多,大多在20%左右。在女性发生骨质疏松前,疼痛也是一大表现症状,但是疼痛的程度会因人而异,出现疼痛时需要及时的进行处理,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正会使骨量出现进一步的下降,增加出现骨折的风险。

目前对于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会采用雌激素活性药物,但是近年来对雌激素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出了很大的质疑,比如使用雌激素会增加人出现心脑血管病的风险,中风及发生乳腺癌的风险[2-3]。所以对于围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的预防,选择经济及安全的体育运动较为合适,通过积极的体育指导,让绝经期女性掌握合理的锻炼方法,同时保证足量的运动时间会使患者,长久坚持,患者的体质会增强,长此以往会减少患者出现骨质疏松的风险,同时体育锻炼可以增进骨骼的健康,尤其可以增加骨骼密度,同时活跃骨骼附近的血液循环,可以让更多的钙吸收进骨头里边。同时在进行体育运动时可以适当的补充钙片,每天推荐1000mg元素钙,钙不能补充过量,否则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状况及骨密度状况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年后随访发现组内比较均显著改善,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体育运动在预防绝经期骨质疏松发生具有良好的效果,由于其简单操作方法,值得进行大规模推广。

参考文献

张小飞,章康伟.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防止92例防治分析[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5,13(1):85-86.

H a r r e d J F, K n i g h t A R, M c I n t y r e J S. I n v e n t o r s. D o w c h e m i c a l c a m p a n y, a s s i g n e e e X p o X i d a t i o n p r o c e s s. U S P a t e n t 3. 2014,3( 1 7). 1 9 2 7 ~ 1 9 0 4

何斌,王玉环,陆宁,等.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2013,33(22):5680-5683.

猜你喜欢

围绝经期骨质疏松体育运动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分析及防治
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保健指导
浅析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的原因及家庭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