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和超声在良性甲状腺环状钙化中的联合应用诊断效果分析

2018-01-19王刚路建刚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9期
关键词:超声

王刚 路建刚

【摘 要】目的 探究良性甲状腺环状钙化应用CT联合超声的诊断效果。方法 此次实验对象全部选自2016年4月至2018年7月期间本院接收的44例良性甲状腺环状钙化患者,分别对其进行超声、CT和联合检查,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环状钙化结节共计54枚,良性结节34枚,恶性结节为20枚。良性结节中,超声不理想的12枚、CT不理想的7枚,联合不理想的2枚。CT敏感性77.4%、特异性63.1%,超声敏感性77.7%、特异性91.2%,联合检查的敏感性40.4%、特异性100%。结论 对于良性甲状腺环状钙化疾病诊断来说,应用CT联合超声可显著提升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CT;超声;良性甲状腺环状钙化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9--01

甲状腺钙化是多种因素诱发甲状腺结节产生钙质沉积所致,属于甲状腺结节的一种影像学征象。当反射面声阻抗增加时,经超声检查后方会出现不伴或伴声影、较强不同形态的回声。通常甲状腺结节中钙化阴影约有25%左右,有50至62.5%的甲状腺癌钙化,临床诊断过程中常对钙化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对甲状腺恶性结节准确判断,以确保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1]。因此,本次针对良性甲状腺环状钙化应用CT联合超声的诊断效果展开进了研究。详情如下所示: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实验对象全部选自2016年4月至2018年7月期间本院接收的44例良性甲状腺环状钙化患者。以上患者全部通过病理检查确诊,出现肿块、颈部疼痛等临床症状,均知晓此次实验内容并在同意书上签字。同时将精神异常患者、慢性疾病患者全部排除。其中男患24例,女患20例,年龄36-77岁,年龄均值为(56.5±4.7)岁。

1.2 方法

1.2.1 CT诊断

指导患者仰卧于检查床,设置相应参数,电流为100mA,电压为120Kv,层厚为2.5毫米,间距为1.2毫米,对锁骨上缘到咽部位置进行扫描和加强扫描。增强扫描时需予以患者碘海醇注射液造影剂,使用剂量为1.5至2mL/kg,用药方式为静脉注射,速度为每秒3至4毫升[2]。

1.2.2 超声诊断

检查前叮嘱患者摘除佩戴的金属物,指导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颈部向前头部向后仰,选用高频探头,频率设置为4Mhz至12MHz,横断、纵断面扫描颈部甲状腺区,观察甲状腺血流、回声和大小情况,并将甲状腺结节的血供、钙化、形态、大小、数目等详情记录[3]。

1.3 观察指标

选择两名经验丰富影像学科室的主治医生审片,将联合检查和单独检查后的恶性结节、良性结节以及检查理想效果记录。检查不理想是指环状钙化甲状腺结节超声提示环状钙化和非环状钙化后壁、内部被超声声影覆盖。同时观察良性结节在联合检测和单独检测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对比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直径。

1.4 统计学处理

此次实验数据经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均数±平方差代表计量资料,检验值为t;[n(%)]代表计数资料,检验值为χ2,组间对比差异较大,呈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对比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大小和分布情况

44例患者中检出环状钙化结节共计54枚,其中良性结节34枚,14枚左侧、20枚右侧;恶性结节为20枚,11枚左侧、9枚右侧。良性结节直径为0.5至6.9厘米,平均直径为(31.7±1.1)厘米;恶性结节直径为0.5至4.2厘米,平均直径为(1.6±0.9)厘米。直径之间对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超声、CT以及联合检查结果和敏感性、特异性

在良性结节中,超声不理想的12枚、CT不理想的7枚,联合不理想的2枚。CT检查中敏感性为77.4%、特异性为63.1%。超声检查中敏感性为77.7%、特异性为91.2%。CT联合超声检查的敏感性为40.4%、特异性为100%。

3 讨论

临床甲状腺环状钙化常为良性,仅有少部分为恶性,而恶性和良性在临床治疗方案差异较大,特别是较小的环形钙化,无需进行手术[3]。但是无论良性和恶性均会对患者日常生活和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就需要对该疾病准确判断,进而为临床治疗和后期康复工作提供参考。就目前而言,诊断甲状腺环状钙化的重要方式主要包括CT和超声检查,而这两种诊断技术各有优缺点。甲状腺厚壁环状钙化进行超声检查时,会出现显著的衰弱回声,易影响诊断结果。但是CT增强联合平扫能够标准显示环状钙化内部血供、形态、大小以及部位,还可判断其性质,但此种方式有一定辐射且价格昂贵导致应用受限[4]。而超声分辨率较高,钙化环后常会出现声衰现象,进而对其内部和后壁产生一定影响,因此超声与CT显示的钙化形态差异较大。

在此次实验中,54例患者全部进行了CT、超声检查,结果显示,环状钙化结节共计54枚,良性结节34枚,恶性结节为20枚。良性结节平均直径为(31.7±1.1)厘米,恶性结节平均直径为(1.6±0.9)厘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结节中,超声不理想的12枚、CT不理想的7枚,联合不理想的2枚。CT敏感性77.4%、特异性63.1%,超声敏感性77.7%、特异性91.2%,联合检查的敏感性40.4%、特异性100%。表示超声不理想情况较多,而CT减少,但是超声的特异性优于CT,而联合检查具有较低的敏感性,但是特异性较高。

总之,良性甲状腺环状钙化诊断中,应用CT联合超声诊断后结果更为准确。

参考文献

周金柱, 雷志锴, 韩志江,等. 超声与CT联合在声衰显著甲状腺孤立性钙化结节诊断中的价值[J].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2016, 10(2):184-186.

姚强, 陈孙斌, 符传刚,等.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超声及CT诊断分析[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 15(6):18-20.

韓志江, 舒艳艳, 雷志锴,等. 高增强征象在超声、CT及二者联合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价值[J].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2017, 11(1):15-19.

姚强, 陈孙斌, 符传刚,等.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超声及CT诊断分析[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 15(6):18-20.

猜你喜欢

超声
健康体检中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应用价值
超声评价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与胆囊改变的关系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