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分析

2018-01-19陈仕雄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9期
关键词:切开复位跟骨骨折内固定

陈仕雄

【摘 要】:目的探讨改良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应用在跟骨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有50例。患者都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外侧L型切口,实验组患者微创改良小切口,对两组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围手术期指标、疼痛程度、踝关节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较为相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踝关节恢复情况、疼痛改善都优于对照组,并且其并发症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应用在跟骨骨折治疗中具有并发症少、疼痛轻、手术时间短等显著优势,值得在临床治疗中使用和推广。

【关键词】:跟骨骨折;改良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

【中图分类号】R68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9--02

切开复位内固定是目前临床医学中用来进行跟骨骨折治疗的一种常见方法,患者大都实施外侧入路,这种方法能够让患者距下关节和外侧骨折块都显露出来,便于其骨折实现复位。最近几年微创手术快速发展逐渐成为跟骨骨折常用的思路,良微创小切口入路也也是跟骨骨折微创手术临床治疗比较关注的问题,其优势所在将会包括在距下关节,减轻对皮瓣血运造成的负面影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1]。为了进一步探讨改良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应用在跟骨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方法和效果,现选择我院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我院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和女性分别有57例和43例,患者年龄分布在18到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1.5)岁;患者致伤的原因包括交通、高空坠落等。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实验组(50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研究意义。

1.2 方法

两组患者所选择的都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方案,对照组切口为外侧L星切口,实验组患者所实施的是微创小切口入路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为侧卧位,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并使用止血带,切口垂直部位和跟腱保持平行,切口延伸到跟骨中部,弧形转移到前方,和跟骨跖面平行。跟骨外侧使用尖刀对皮瓣进行骨膜下脱离,对腓骨长短肌腱实施游离,并且选用橡皮条对其保护[2];结合患者骨块缺损的现状对其缺损部位实施异骨或者自体骨植入,让闭合复位器能够让跟骨宽度得到恢复。实验组患者选择改良微创小切口入路,首先让患者保持健侧卧位,并对其实施腰硬联合麻醉,直视角度下使用翘拨技术来对骨折块实施复位,完成骨膜剥离之后,将关节抬起所出现他写的骨折块实施复位,并且利用透视机来检查复位结果,患者满意之后将人工关节防治在塌陷位置,放置跟骨板,让其达到牢固的要求,对切口进行冲洗,留置胶片引流,缝合切口,选择无菌敷料对其实施包扎[3]。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处理和分析,使用均数±标注差表示计量资料,进行X2检验和t检验,统计学数据P<0.05表示差异具有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较为相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踝关节恢复情况、疼痛改善都优于对照组,并且其并发症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跟骨作为松质骨所构成的一种机构,其不规则,包括薄层骨皮质,在人体跟骨受损之后,其容易诱发粉碎性骨折现象,从而导致出现程度不同的骨折。在临床研究中得到跟骨骨折患者若没有接受系统有效的治疗,很难实现解剖复位,跟骨宽度增加以及距关节面平整性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让跟骨畸形愈合、创伤性关节炎现象出现。

切开复位内固定作为目前临床治疗中应用最有效果的一种方法,其治疗效果已经被证实优于保守治疗。临床对于选择什么治疗方法依然存在较大的差异,降低手术可能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是治疗方法选择的主要目的。现阶段跟骨关节内骨折在手术期间的切口包括外侧和内侧切口以及二者联合切口。内侧切口容易让内侧跟骨结节实现复位,纠正跟骨内翻现象,对于移位之后的关节、前外侧骨块则能够达到间接复位的要求,效果不够显著[4]。外侧切口在对内外侧骨折块复位时产生的效果也具有差异,L型切口属于常用的一种手术切口,骨科医生选用这种方式能够让跟骨骨折部位清晰显露出来,从而更好地进行评估和复位。但是,患者创口外露相对较大,导致其软组织出现损伤,局部皮肤出现血供感染现象,术中出血量开始增加,诱发术后切口感染增加现象,外侧L型切口疤痕愈合也会对踝关节内翻造成影响。外侧L型切口疤痕愈合将会对踝关节外翻造成影响。改良小切口则能够让下关节直接暴露,手术者能够在直视环境下实施关节复位,选用空心螺钉对钢板和骨折进行复位,避免距下关节出现撞击,减少疼痛[5-6]。

综上所述,改良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应用在跟骨骨折治疗中具有并发症少、疼痛轻、手术时间短等显著优势,值得在临床治疗中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朱英会,王志坚,仲涛,范培军.急诊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开放性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J].華南国防医学杂志,2018(09):616-619+627.

王巧,宋晓征,司马海娟.腕踝针不同时间段干预在跟骨骨折术后疼痛中应用研究[J/OL].中医药临床杂志,2018(09):1736-1738.

蒋岩.系统化康复干预对改善跟骨骨折术后疗效的影响[J/OL].中国民间疗法,2018(09):79-80.

周守领.改良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对跟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改善及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8):18.

陈辉.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37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8,35(02):25-27.

高洪亮,袁和森,温应辉.改良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对跟骨骨折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及疼痛程度的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18,39(01):92-93.

猜你喜欢

切开复位跟骨骨折内固定
内、外固定联合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疗效观察
跟骨骨折两种手术入路的选择及疗效分析
跟骨骨折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分析
颈后路非融合寰枢椎内固定技术治疗Anderson Ⅲ型齿突骨折的临床研究
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探讨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效比较
跟骨骨折48例临床诊疗分析
肱骨髁上骨折25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