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数学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

2018-01-19雒平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12期
关键词:面积探究生活

雒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以往枯燥乏味的数学相比,现在的数学课有了很大改变。但许多小学课堂中的数学教学模式还是以“讲练模式”为主,老教师由以前的“先讲后练模式”改变为“精讲多练模式”,中青年教师由“精讲多练模式”改变为“讲练+动手操作+多媒体辅助模式”。这样的模式忽视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忽视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也失去了数学教学的实际意义。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至关重要。说白了就是让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类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应当在数学课程中得到充分体现……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这些联系起来,营造学生主动参与的氛围,搭建学生自主探究的桥梁,使学生形成在生活中探索和发现知识的能力,从而实现新课标的“三维”要求。

一、激发学习动机

无论从数学的产生还是从数学的发展来看,数学与现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相应的例子。如一年级要求学生认识10以内的数字,让学生数出具体物品的数量,把抽象的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使这些数有血有肉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学生认识“1”这个数时,告诉他们“1”可以表示一支铅笔、一棵树,还可以表示一家人,一筐苹果、一群小鸡,一所学校,一座城市等,使学生理解“1”的概念,为今后理解单位“1”打下基础。又如三年级的长方形面积就是学生在知道面积的含义,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出现的,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他们自主探究:你们的课桌是什么形状的?用什么面积单位测量比较合适?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分米来测量课桌的长、宽,量出的长、宽分别是5分米8厘米和3分米9厘米。这时,把长、宽不是整分米数的遮住,余下的就是一张长、宽都是整分米的课桌,然后,教师让学生拿1平方分米的面积单位去量这张桌面的面积。教师问:“桌面的面积所使用的1平方分米的个数与桌面长、宽有什么关系?”学生答:“1平方分米所使用的个数与桌面长、宽的积相等。”教师问:“那么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学生:“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这一教学过程遵循了长方形面积产生于生活实际的原则,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的氛围中轻松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

二、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服务于生活

数学只有在生活中得到应用,才能生存发展,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在实际解决问题中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在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学習三角形的稳定性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东西应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习了圆的知识后,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并说明理由;学习了按比例分配的知识后,让学生算一算每家应交的水费;学习了利息后,算一算自己的银行储蓄到期后可以拿到多少本息等。通过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知识在生活中运用有效培养了学生观察生活实际,用数学头脑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让学生感受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带来的愉悦和成就感,从而获得积极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

2.结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意识

学生在课堂上学得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时,往往会被错综复杂的生活现实难住,这就要教师加强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如学习比和比例后,我有意识的把学生带到操场,要学生测量计算操场边树的高度。树那么高,如何测量我让学生们讨论,提出各种各样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哪些方法简单易行,哪些方法是无法做到的。有学生想到了量树的影长的方法,我适时取来一根2米长的竹竿,笔直地插在操场上。阳光下马上出现了竹竿的影子,量得的影长是1米。在启发下,学生们很快想到:杆长:影长=树高:树影长。这样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归纳总结,学生背法则的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发现规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外,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引入教学,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数学的学习产生了兴趣,激发了求知欲。

3.重视感知,培养估计意识

估计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是对数量的直觉判断。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对学生估计能力的培养。如果学生有较强的估计意识和能力,那么,他们就会在日常生活中用来解释或解决问题。估计与数的认识、量的计量及空间观念相结合,有助于增强学生灵活处理日常生活数量关系的能力。学生在估计时头脑中不断地将被估计事物与已有的数学模型或经验进行对比,不断地尝试和修正,直到两者相容,估计的结果合理与否和估计者头脑中积累的数学经验有关。在教学中,特别是在有关计量、空间观念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放手让学生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剪一剪”、“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等活动,让学生制作数学模型,是估计有参照对象。如教学“毫米、厘米、分米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制作长度分别为1毫米、1厘米、1分米的模型,再让学生估计一些事物的长度有几毫米、几厘米、几分米。教学“圆周长”时,我先让学生分组量出直径2厘米、3厘米、4厘米、5厘米的圆的周长,并计算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圆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的结论,从而得到圆周长计算公式,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增强学生的估计意识。

三、在自主探究中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发展

数学,是人们在生活中发展起来的,并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调高而不断向前发展。在数学中教师要提倡求异思维,鼓励学生探究创新,激发学生在头脑中对已有知识进行再加工,以调整、改组和充实,创造性的寻找不同的解法。这些都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学习简单的统计内容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展开实践活动,如请学生统计家庭的收支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针对不合理的开支,向父母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或者请小组学生统计学生们对语、数、英等各门学科的喜好情况,制成统计表,并对统计结果合理分析,给老师提一些建议,做老师的好参谋。这样在实际中应用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有趣了。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使数学成为学生自身发展的动力。

此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实现教学生活化,加强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如在认识元角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境的方式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能力,即“一个小朋友想用自己攒的零花钱为母亲买一个礼物,于是数了一下硬币,每个硬币为一角,一共有三十个,爷爷怕他拿丢,所以收了三十个硬币,给了他三元钱,小朋友有些不高兴,认为自己吃亏了,那么同学们认为他有没有吃亏呢?”通过这样的情景设计,学生可以正确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加深的印象,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也能降低教师的教学压力。由此可见,随着生活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因此,应重视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四、结论

总的来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能离开生活,只有让小学数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才能让小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意义所在,同时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文章联系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做好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措施,让数学学习回归生活化,希望能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endprint

猜你喜欢

面积探究生活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怎样围面积最大
最大的面积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巧用面积求坐标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