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教育理念下的《汽车发动机构造》课程教学创新

2018-01-19蔡家明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12期
关键词:本科教学创新教育教学改革

蔡家明

【摘 要】针对汽车发动机构造课程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组织形式、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创新意识培养的课程考核评价以及课程教学内容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并进行了实施。实践表明,创新改革后的课程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他们对未知探究过程中的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本科教学;创新教育;教学改革

随着世界范围内新一轮汽车科技和产业革命的迅猛发展,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理念前提下,培养学生专业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教学创新已成为新时期下高校汽车专业教育的目标和方向。汽车发动机构造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系统、完整地了解和掌握汽车发动机结构,培养其成为能综合运用所学发动机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并对汽车发动机实际运行所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能力的专业人才。鉴于目前所设置的汽车专业课程体系,如何在专业课程大纲所规定的学时内,使学生既了解和掌握汽车发动机构造专业基础知识,又提高了他们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汽车发动机构造》专业课程教师所面临的新挑战。

1目前汽车发动机构造课程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理念陈旧,课程教学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课程教学大多以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被动听讲为主的单向教学模式。教学理念陈旧,忽略了学生由自发学习兴趣所产生的对理论知识的需求和热情,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观能动性难以有效发挥。

1.2课程学时数短,课程内容较难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

汽车发动机构造课程涉及多门基础和专业课程内容。通常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前,应具有机械零件和制图、液压传动以及机械制造工艺、热工学、传热学等专业基础课程知识,并以这些课程为基础,来理解和掌握现代汽车发动机结构和性能。但由于学校采用学分制,部分学生由于选课原因,未能在该课程学习前系统地学习相关课程,因此,在实际的课程讲解时还应包含基础的传热、热工、液压等知识传授,这使实际的32学时发动机构造理论课程教学安排相当局促,有时甚至于无法完成正常的课程教学进度。

1.3 课程内容未反映当前汽车新的技术,课程内容有待于完善更新

课程内容虽涉及有关汽车发动机电控理论知识,但未就现在普遍使用的电动汽车、混合动力以及新能源车等有关理论知识进行有相关介绍。课程内容未能满足学生对现代汽车技术发展的了解,课程内容尚待补充和更新。

1.4理论课程教学组织忽略对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课程教学大多只注重学生对所讲授的理论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缺乏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专业理论知识,对所面临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创新意识的培养。

1.5课程考核缺乏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的评价

课程在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实际考核方面,未能就有关学生在创新意识驱动下对知识的运用、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做出相应的评判,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对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积极性的培养,同时也不利于教师对课程创新教学的组织和开展。

2课程创新教学的对策和实施

2.1建立以兴趣、探究、互动为导向的创新教学理念

将实际的课堂教学改变为向学生提出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对课程问题兴趣,并有意识地启发学生运用已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对课程问题进行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同时对超越学生理解范畴的知识点进行重点的讲解。由于这种学习兴趣是由学生本身自发形成,并始终贯穿于学习的整个过程,因此它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和理解课程知识的最佳学习过程。这种以兴趣、探究、互动为导向的新的教学理念下的教学过程,克服了教师课程讲授过程模式单一、枯燥的特点,将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课程讲授者转变为课程的组织和启发者,而将原有课程的被传授者学生,转变为课程的参与和组织者,实现了课程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学的双向互动。

2.2 组织多种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及自主学习的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教学气氛,同时通过采用任务驱动模式的互动教学,大大激发起学生对课程知识了解和掌握的参与需求,有利于其对课程内容问题的独立思考,从而促进他们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运用已有的基础和专业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如在进行发动机机体组和曲柄连杆机构部件课程教学时,首先在课堂上提出关于发动机设计轻量化、工作可靠性等方面的意义以及在具体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学习小组讨论,然后由教师在课堂上就这些问题的讨论结果和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必要讲解,使学生能从所提的问题出发,就活塞、连杆和曲轴等部件关于轻量化和工作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多方面思考,并在課堂教学时配合发动机实际结构案例,运用PPT动画等教学形式展示给学生,以激发起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分析、探求和创新的意识和兴趣。这种以提问、研讨式的教学形式与主体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独立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其对问题的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2.3 补充、完善和更新课程相关教学内容

随着国家对汽车排放法规的愈加严格,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电子、计算机控制技术等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汽车发动机系统中,汽车发动机构造课程所涉及的技术内容也在不断扩大。学生对于这些汽车的新技术的了解,有助于他们把握当前汽车科技新的发展趋向,激发他们对新技术的求知和探求的欲望以及其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培养。因此,在实际的发动机构造课程教学中,除了对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内容讲授外,还应介绍最新有关汽车发动机相关技术和发展前景,从而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增进学生对汽车发动机新技术、新知识了解的兴趣。

2.4 注重课程考核体系中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运用能力的评价

针对目前课程学时数较少以及考核结果缺乏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运用能力方面评价等问题,在实际的课程结果测评中主要以课堂进行的小组讨论学生课堂表现和学生个人关于课程学习报告等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取得。学生个人的课程学习报告主要涉及汽车发动机新技术以及当前汽车科技新方向内容。由于本课程实际的理论学时少,在课堂教学时未能就此相关内容做详细的讲解。通过学生课程报告的形式,培养学生独立查找相关资料,并运用已掌握和了解的相关基础和汽车专业知识,在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理解的基础上完成课程报告。本课程测评成绩以学生的课堂表现10%和课程报告5%包含在学生总的课程考核结果中。虽然从成绩形式上看这一比例并不是很大,但它的确是给予了学生在创新意识以及对课程知识运用、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做出相应的评判,这在某种程度上不仅增强了学生对创新意识以及提高对知识运用能力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对课程的创新教学形式的开展和组织。

3结束语

为适应新时期下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提高汽车发动机课程教学质量,针对该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教学模式单一,理论课程缺乏对学生运用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相应的评价问题,从教学理念、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对课程考核体系中创新意识和运用能力评价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教学实践表明,改革后的课程教学不仅有助于教师建立起以兴趣、探究、互动为前提下的新时期教学理念和对课程创新教学形式的开展和组织,同时也极大增强了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兴趣,提高了他们在对未知问题的探究过程中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蒋跃,邓磊,等.研讨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11,25(4):306-309.

[2]李惠娟,杨彦伟,等.基于创新教育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5,(5):160-161endprint

猜你喜欢

本科教学创新教育教学改革
完善教学信息反馈体系,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