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笔情墨趣快乐体验

2018-01-19连元耳

考试周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快乐体验笔墨

摘 要:小学的中国画教学要以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中国画的笔墨韵味,掌握用笔用墨的技巧,体验学习过程的快乐。我在教学策略上主要是通过简化造型,降低难度,增加趣味性以及教学模式的多样化,突出笔墨训练这一重点,创设平台让学生的才艺得以展示和发展,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充分发挥美育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中国画;笔墨;兴趣;快乐;体验;教学模式

中国画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通过国画笔墨技法学习和作品欣赏使学生对中国画这一中国特有的艺术门类的艺术特征有初步的认识与了解,是传统文化普及与传承的重要渠道。我在近几年的小学美术教学中进行中国画教学方法、模式的探索。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学校形成了浓厚的书画学习氛围,学生在各级教育部门、文化部门主办的展览和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书画特色成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也受到各级教育部门的肯定。我在国画教学中就“如何培养学生对国画的兴趣”及“如何优化国画教学效果”所进行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的探究概括地讲就是突出“笔情墨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快乐体验”。具体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趣味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国画学习的兴趣。

中国画独特的表现技法和审美取向对小学生来说是抽象的,是较难以理解和掌握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充满兴趣的“玩”的过程中感受笔情墨趣,消除畏难情绪。

我在国画教学的入门阶段突出:“趣”字当先、“玩”中学。初接触国画,要掌握毛笔的用笔方法,线条的轻重、缓急、粗细,中锋与侧锋;墨色的浓淡干湿焦、泼墨法、积墨法等技法,是比较难的。按照传统的教学、训练方法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缺乏兴趣并产生畏难情绪。教师要善于巧妙地化难为易。我在教学示范线条画法时,让学生把毛笔的笔锋当成是一只蜘蛛(或蚊子、蝴蝶)在空中跳舞,飞来飞去、转圈圈:顺时针、逆时针;绕过来、绕过去;一会儿快,一会儿慢……学生进入了游戏的情境中,玩着玩着学到了用笔的技法,对国画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可以使学生保持新鲜感,避免因教学模式的单调而产生枯燥感、厌学情绪。学生认识事物的兴趣与热情是“喜新厌旧”的。所以在教学中即使是同类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也要多样化,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教与学的互动中来。比如教学画写意蔬果和写意动物,我就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写意蔬果》一课,先欣赏水果图片和实物,说说各种水果的形状和颜色有什么特点?味道各是怎样的?调动学生的味觉、视觉、生活经验与想象一同感受,使其产生学习的冲动,然后一起研究如何调出你所喜欢的水果的色彩,怎样去表现。《写意动物》一课,则是从欣赏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开始,观察分析影片中各种动物的表现方法有什么异同点,分别突出了动物的那些主要特征?然后与实际动物的图片比较,了解、学习画家用笔墨概括形象的方法。接着再欣赏名家相关作品,从中选一种动物来分析画法、临摹、尝试改变动态或添画配景,进而看动物图片尝试表现、创作。教学方式的设计是以教学内容的特点为依据的,有所侧重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形式与内容的高效统一。

我的课堂教学模式多样性的另一种尝试是打破欣赏课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等不同类型课的独立性,将其中的两种或三种课型重新组合、交叉、渗透,既可提高学习的效果,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加深对艺术的理解和感悟,把技法教学与情感教育融于一体。如欣赏课教学,欣赏名家作品的艺术特点时可结合教师的笔墨演示或学生对某一技法的尝试来更好地体会到作品的艺术特征、画家高妙的创作技法。或模仿名作的构图画个小构图,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 简化造型、降低难度、突出笔墨训练

国画的“韵味”从哪里来?形式上主要是笔墨。认识笔墨,掌握用笔用墨的技巧,学会处理笔墨关系,这些就是初学中国画的主要任务。为了突出笔墨这一重点,我在处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时有意简化对造型复杂性和准确性的要求,降低学习难度,把重点放在认识分析笔墨、学习用笔用墨的方面上。这样处理既符合这一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又符合写意画的艺术特点。例如教学画葡萄的叶子,简化成三笔,重点教学如何调出有浓淡变化的墨,如何用中锋或侧锋的笔触画出“个”字形叶子。又如画荷花,减少花瓣的数量,注意利用提按勾出有弹性、有粗细变化的线条。简化造型、降低难度包括简化构图关系,以基本的简要的构图为主,让学生学会比較基本的构图方法。如三角形构图法、“S”形构图法,“T”形构图法等。在临摹名家作品时,老师帮助学生删繁就简,或取其中一部分作为新构图,只要能抓住作品的艺术特征、学到其中的主要技法就行。

三、 传统笔墨技法与现代表现形式相结合,传统绘画题材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历代国画大师给我们留下了大量优秀的国画作品,其中的表现形式与题材包罗万象,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是学生进行笔墨、构图等基本功训练以及鉴赏的极好范本和创作的参考资料。例如现代国画大师齐白石的写意花鸟虫鱼作品,笔墨简练、生动有趣、贴近生活,深受大家喜爱,是小学生学习写意画的极好的参考教材。在向传统学习的同时,也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把生活中那些我们感到美的、前人没画过的花草虫鱼、生活学习用品、交通工具、生活场景等作为表现的对象,探究它们的画法,表达我们的感受,创作出具有时代感的作品。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即是要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在表现形式与技法上也要与时俱进,融入新观念、新材料,并适当借鉴和吸收其他艺术形式,敢于创新。清代画家石涛就曾说过“笔墨当随时代”,更何况今天的我们!教学中以传统笔墨技法和传统题材的学习为主,适当穿插写生课程和探究性课程。写生课程既有室内的事物观察写生,又有室外写生,以及课外对自己身边的对象进行写生表现。探究性课程包括构图、技法、综合材料、表现形式、主题创作等内容。例如,我在六年级上了一课自己设计的探究性主题创作课《太空之旅》,先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力,确定表现内容,但是怎么用国画笔墨去表现呢?师生一起尝试宇宙飞船、飞碟、星球、外星人……的画法,甚至采用了矾水、胶水、蜡笔等材料做特殊效果,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效果很好。通过写生、探究、创作等形式的学习,可以深化对传统笔墨、构图等表现方法的理解和巩固,又能培养观察力、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提高学习兴趣。

四、 为学生搭建、创设才艺展示平台,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

“成就感”对学生来说既是对自己付出的努力的一种肯定,又是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它能提升学生的自信心,给学习生活带来快乐的体验。所以,教师要善于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搭建展示才艺、学习成果的平台,给他们体验成功的机会。我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以下几种方式:

(一) 课堂上的优秀作业展示。这里的“优秀作业”是相对的,它可能只是作业中的哪个部分画的比较好,比如用笔、构图、墨韵不错,或者有新意,有时只是比原来有所进步,老师把它拿出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展示,对被表扬的学生就是莫大的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教室里设置一个学生作品展示栏,及时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也可以把黑板当做临时的展板。

(二) 举办班级画展。收集学生平时优秀作业或布置学生创作某个主题的作品,尽量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并可邀请其他班的学生来欣赏、交流。

(三) 举办校性书画现场赛或书画作品展。利用元旦、国庆、“六一”等主要节日举办全校学生书画现场赛或师生书画展,营造一个全校性的文化氛围,让有书画特长的学生有展示的平台,让全体同学有学习、欣赏的机会。

(四) 组织、指导、推选书画水平较高的学生和作品参加各级教育部门举办的书画比赛和展览。

由于中国画教学的特殊性,我在教学中把它作为一个探索课程,经过多年努力,逐渐成为我校的特色课程。教无定法,国画教学的方法、模式的探究需要更多的实践和理论来充实和完善,需要更多的教师参与到教学研究与交流中来,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需要专家和同仁的建议和指导。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连元耳,福建省龙海市,福建省龙海市紫泥中心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快乐体验笔墨
笔墨童年
愉快教学让音乐课堂轻松快乐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