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案例探析

2018-01-19张金翼

考试周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探析有效教学新课程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也是更加重视。本文围绕有效教学的概念,通过对于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现状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有效教学策略,旨在提升我国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水平,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有效教学;探析

一、 有效教学的概念

有效教学的核心在于有效性,它主要是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和策略,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高效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目标。有效教学是在新课程理念的熏染下发展的一种教学思想和策略,它不仅仅关注学生对于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心得,更关注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效率的提升,从本质来说能够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等多方面的发展,对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现状分析

通过对于当前我国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我们发现目前初中物理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应有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动力。特别是女生在学习物理方面本来就存在一定的劣势,在学习之前很多人就已经产生了畏难的情绪。其次,很多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很低,一方面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养成提前预习的好习惯,在课堂中容易出现跟不上老师进度的情况,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很多学生的学习状态较差,加之课堂内容枯燥无聊,上课很容易出现走神、瞌睡之类的情况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最后,教师对于学生物理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引导不足。很多时候,我们学习物理并不是简单地学习一些物理概念或者计算公式,而是学习物理学习的思维和方法,这些方法一旦掌握,学习就会变得很轻松。但是,显然初中物理教师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还是远远不够的。

三、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

(一) 确定课堂教学的有效知识量

整个课堂当中的教学内容并不意味着全部都是有效知识,也有很多是没必要的或者与所学内容不太紧密相关的。因此,对于初中物理教师来说,首要的教学任务就是确定课堂教学的有效知识量,充分考虑初中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和学习物理的心理规律,明确每一节课的有效知识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 提升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当中,影响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最大的因素就是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教学方法使用不当的话,教学效率必然是低下的。物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和科学性较强的学科,更是十分讲究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初中物理教学为例,当前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很多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实验教学、情境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方法不仅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物理的积极性,还能够最大程度地提升物理学习的效率。

(三) 注重教学媒介的有效使用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来说,各种教学媒介的使用更是不可或缺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教师的工作量大幅度减少,工作效率得以提升,进行教学设計与备课工作也变得更加简单易行。此外,学生还可以获得大量的学习资源,比如关于各种物理现象的视频、关于各种物理实验的操作步骤演示等,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升。

(四) 提升教材的利用效率

物理教材是学生进行物理学习的载体,也是教师进行授课的主要依托,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对于教材的利用和挖掘来提升教学质量。首先,教材是教师把握学生课程学习重点和难点的主要依据,因此教师在正式开课前必须达到对于整本教材有一个透彻的理解的程度,明确教学的目标与任务,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学习。其次,鼓励学生培养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如果在每节课之前都能够对于教材中的新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那么其课堂学习的效率将会变得很高,理解起来也容易得多。最后,教材中的物理习题以及物理实验都是考试的重要内容,教师必须加以重视,鼓励学生积极完成习题作业以及做实验的活动。

(五) 改变教学评价策略

教学评价策略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有效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就初中物理教学而言,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标准都太过单一,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因此,本人认为应该实施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使学生的物理学习效果得到一个全面的考察与评价。比如除了期末物理试卷上的笔试成绩之外,我们还可以将平时的课堂表现、物理实验操作能力等加入到评价体系当中。

四、 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案例研究

我们针对“什么是密度”这一教学案例为主要内容进行案例探究。首先,在课堂上教师不直接给出密度的概念,而是演示了两个小实验,第一个是用纸包着一块肥皂和一块泡沫,两者的长、宽以及厚度都一样,但是让学生用手掂量却发现肥皂的重量远大于泡沫。第二个实验是两个同样的烧杯分别装着体积不同的水和煤油,而两者防治天平上却能够平衡。紧接着对学生进行发问“为什么体积相同的物质质量却不同”“为什么体积不同的物质质量却相同”,进而慢慢引出密度的概念。

五、 小结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效率,因此本人提出了确定有效知识量、有效的教学方法、有效使用教学媒介、有效利用教材、有效进行教学评价等策略,并进行了具体的案例分析探究。

参考文献:

[1]赵旭娟.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学案例研究[J].新校园旬刊,2015(3):75-75.

[2]杨磊.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案例探析[J].现代交际:学术版,2016(23):211-211.

作者简介:张金翼,山东省滨州市,山东省无棣县第二实验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探析有效教学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烹饪与食品安全的实践探析
VR阅读探析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ABC法在中小企业的应用探析
HTTPS探析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