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守儿童个案研究

2018-01-19王建鑫��

考试周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个案研究问题分析留守儿童

王建鑫��

摘 要:本文运用了调查研究的形式,对本班留守儿童尚柯羽进行了调查分析。首先了解幼儿的家庭基本情况,然后通过观察她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对她身上的问题进行总结。通过教师和其他小朋友的关心、加强亲子沟通,尚柯羽逐渐适应集体生活,性格变得开朗活泼。

关键词:留守儿童;个案研究;问题分析;措施

一、 个案研究来源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涌入城市,但也引发了“留守儿童”的问题。许多“留守儿童”出现情感淡漠、脆弱、无助感、被遗弃感、性格孤僻、任性、内向、攻击性行为、自杀行为等诸多心理健康问题和溺水、烫伤、烧伤、幼女被强奸等生命安全事故。留守儿童缺少亲情的温暖,缺少父母的关怀与爱,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们需要竭尽全力帮助这一个特殊的群体,因材施教,让他们健康的成长、愉快的学习。我从我们班几个留守儿童中选取了一个较为典型的孩子——尚柯羽,作为我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我将从家庭情况,日常行为,问题分析等几个方面对她进行研究。

二、 个案情况

姓名:尚柯羽

年龄:6周岁

性别:女

现抚养者:爷爷奶奶

家庭住址:宏基花园

基本情况:通过家访了解到尚柯羽家庭经济状况良好,其家庭六口(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妹妹和她)三代组建成一个大家庭。其父母均在安徽从事水果批发,一年回来一两次。爷爷奶奶年纪大,体弱多病,没有培养孩子好的卫生习惯。他们觉得只要孩子按时吃饭,按时上学,他们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尚柯羽在大班上学期转入我们班,她平时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衣服穿得皱皱的,头发也邋里邋遢。放假孩子就在家里自己玩玩具看看电视,很少跟小伙伴一起玩耍。

三、 日常行为中出现的问题

(一) 场景一

尚柯羽平日里沉默寡言,集体活动时,总喜欢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发呆。一次,我组织孩子到户外做早操,所有孩子都出来了,就只有尚柯羽在门口站着,我微笑地向她招手示意,让她赶紧出来了。但她假装没看见,眼睛也不盯着我看,我口气稍微硬点说:“快出来,老师要生气了。”她突然开始哭起来,从她的眼睛里我看出了愤怒。

(二) 场景二

体育课上,这节课的内容是练习拍皮球,孩子们拿着皮球来到了操场上,找到自己的小伙伴后,玩得不亦乐乎,尚柯羽站那一动不动,于是我对她说:“尚柯羽你怎么不拍球啊?要認真练习的呀。”她看着我,眼神里充满无辜,没过一会儿,眼睛里就含着泪水了。我蹲下身去,看着她问道:“你是不是还不会?”她没说话,只是点点头。我摸摸她的头,说:“你不会拍皮球老师也不会怪你的,很多小朋友现在也不会,练练就会了,来,我来找个小朋友来帮帮你吧!”她用手臂擦了擦眼泪,点了点头,在别的孩子的帮助下,她逐渐掌握了拍球的技巧。

四、 问题分析

我通过家访、与本人交谈、长时间细心观察、与同伴的交流等多种方式。不断深入了解尚柯羽和她的家人,最后我得出尚柯羽小朋友身上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 隔代教育问题

爷爷奶奶年纪大,没什么文化,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老人认为,孩子只要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行了,对孩子没什么别的要求。老人们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孩子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还要承担家务劳动,根本没时间去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中,对尚柯羽十分溺爱,大事、小事都迁就她,不忍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教育,连日常生活小事都不舍得让她做,甚至连整理书包这种小事都包办了。

(二) 父母不正确的教育和不合理的疼爱方式

由于尚柯羽的父母常年在外地务工,她的生活中缺少父爱和母爱,父母很少回来看看孩子,平时没事也不会打电话回来关心孩子。在外的父母心里觉得内疚,因此对孩子处处补偿、事事迁就,生怕亏待了孩子,特别是在物质上,她们对孩子更是有求必应,但和孩子在思想上的沟通却是极少的,对学习更是不闻不问。

五、 主要措施

(一) 用“爱心”唤起信任

俗话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孩子还小,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强,当父母不在身边时,孩子的心灵得承受多大的压力啊!为了让尚柯羽对我有依赖感和信任感,我时常跟她谈心,陪她玩,因为她爱美给她起了外号“尚美美”。周末,我把她带到我家来玩,带她去公园、书店,让这个小丫头也好好的玩个痛快。渐渐的,她对我不再是对老师的敬畏,而是把我当成了一个大姐姐。

(二) 教师为幼儿和家长的沟通提供机会

缺失家庭温暖使的留守儿童心理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变异,因此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被遗弃的感觉。对于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的她,要增多与家长电话沟通的次数,向家长汇报她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疏导。同时,班级开展围绕反映留守儿童家庭的班会,引导学生形成关于父母外出打工现象的正确认识;也可以邀请有外出打工经历的父母参与班会,通过他们打工经历的讲述,和打工者与学生间的直接交流,使留守儿童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形成正确的生活观。

六、 效果分析

经过两个月的努力,我感觉到尚柯羽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自卑胆小的小女孩了。在课堂上,积极的举手发言,每次都能看见她把小手举得老高;在游戏中,她不再是那个躲在角落的女孩了,她有时候能想出好多有趣的玩法,所以小朋友都喜欢跟她做游戏;在生活中,她除了在家看电视玩玩具,还时不时地去小伙伴家做客。尚柯羽在老师和小伙伴的帮助下变得开朗阳光,这是让我最欣慰的。

参考文献:

[1] 方铭琳.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机制[J].中国农村教育,2007(10):79.

[2] 李颖.留守儿童:“亲情饥渴”谁来填补?[N].科技日报,2012-02-04(10).

作者简介:

王建鑫,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市陆家中心幼儿园。endprint

猜你喜欢

个案研究问题分析留守儿童
小学课程整合模式的个案研究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ICF-CY在学前融合教育中的应用探索——个案研究
孤独症倾向儿童强化和示范作用的个案研究
中共党史学个案研究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