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法”巧解高中化学题

2018-01-19刘粉仙

考试周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解题方法高中化学技巧

摘 要:化学属于高中课程体系中比较重要的一门理科课程,在学生的升学考试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作为一名高中学生,要想更好地提高化学成绩,就需要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技巧,这样不仅可以简化运算过程,缩短解题时间,而且还可以减少出错率,确保解题的正确率。本文将会对高中化学解题的守恒法、筛选法、变形法给予介绍,以期帮助学生提高化学解题方法与技巧。

关键词:高中化学;解题方法;技巧

对大部分高中学生而言,化学课程的学习难度比较大,理论知识抽象性明显,而且与实际生活缺乏必要的联系,从而掌握起来比较困难,这无形之中就增加了解题的难度。因此,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地解决上述现状,教师就需要在基础知识讲解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正确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而且还能通过解题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和准确率。

一、 守恒法巧解高中化学题

与其他理科学科一样,高中化学在解答过程中也需要大量的推理验算来对其相关理论进行验证,因此,守恒法在化学解题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守恒是最常见的词语,是化学方程式的核心理念,如质量守恒、能量守恒、电荷守恒等,这样一来在进行高中化学解题过程中应用守恒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在进行高中化学学习时我们知道,在生成物和反应物之间具有质量、体积等守恒的关系,即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得失的电子数都守恒。

例如,取3.84 g铜和一定质量的浓硝酸进行反应,当铜反应完时,共收集到标准状况时的气体2.24 L,若把装有这些气体的集气瓶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需通入多少升标况下的氧气才能使集气瓶充满溶液?

解析:铜失电子数=被还原的硝酸得的电子数=氧化硝酸的还原产物NO,NO2消耗的氧气得的电子数,省去中间计算,则铜失的电子数=氧气得的电子数。则

n(O2)=n(Cu)×2×1/4=3.84 g÷64 g·mol/L×2×1/4=0.03 mol

V(O2)=0.03 mol×22.4 L/mol-1=0.672 L

若用常规解法,应先求出NO,NO2的物质的量,再根据:

4NO2+O2+2 H2O4HNO3

4NO+3 O2+2H2O4HNO3

计算出O2的物质的量,并求出其体积,常规方法运算量大,中间计算多且复杂,容易出错,用电子守恒法综合考虑,可省去中间的各步计算,使计算简化。

在进行化学解题过程中,运用守恒法进行解题有时候事半功倍。在进行化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对物质反应的前后变化、结构等掌握不清楚,此时就需要借助守恒法对其进行求解,从而使题目变得简单。

二、 筛选法巧解高中化学题

高中化学问题设置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考查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并非对学生运算技能的考察。因此,在实际解题过程中,要想在较短的时间完成对题目的解答,就需要借助筛选法。筛选法是高中化学解题过程中应用比较多的一种解题方法,其可以提前剔除一些不正确的答案,有效地简化和缩短了解题过程,最终得到正确答案。筛选法主要应用于化学概念或原理解题等题目之中。

例如,题目:如果把几类气体均匀混合在一起,可以得到红棕色的气体,随后加入一定量的水后进行摇晃,可以得到棕色水,并且气体的颜色开始慢慢地消失,随后将混合气体与外界空气进行接触,就又可以得到红棕色。试问:混合气体是由哪几种气体组成?选项有:A氧气、二氧化氯、一氧化氯;B氧气、一氧化二氮、液溴;C二氧化氯、氮气、液溴;D二氧化氯、氮气、一氧化氯。

通过对上述几种气体的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来对各选项进行分析。首先,能够产生红棕色的气体包括了溴蒸气和二氧化氯,并且只有溴蒸气与水反应才可以得到溴水,然而二氧化氯与水发生反应只能得到硝酸和一氧化氯,因此四个选项中不含有液溴的选项A和选项D可以排除。随后通过对题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氧气与混合气体发生接触后会生成红棕色的气体,而选项中的气体只有一氧化碳满足要求,因此可以排除选项B,则选项C为正确答案。

三、 变形法巧解高中化学题

化学式是高中化学解题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主要是用元素符号来对物质组成的式子进行表示。在进行化学题目解答过程中,通过对已有的化学式进行变形,不仅能够使题目的解答思路变得清晰,而且还可以缩短题目的解答时间,可以使學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正确的答案。

例如,题目“在氧气中5g的C6H12O6完全燃烧,将燃烧后所得到的气体通过过氧化钠 Na2O2,发生一系列反应后过氧化钠 Na2O2增重多少?”

在对上述题目进行解答过程中,可以借助方程式对反应后水和二氧化碳的量进行计算,这样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而且所得到的结果容易出现差错。此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化学式进行变形,即过氧化钠 Na2O2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后得到Na2CO3,可以将其变形为Na2O2·CO,而过氧化钠 Na2O2和水发生反应后得到的氢氧化钠NaOH可以变形为Na2O2·H2。通过变形后可以发现,如果过氧化钠Na2O2增重,将会等同于与二氧化碳反应增加氧和碳的重量,同时包括与水反应增加的水中氢。然后把C6H12O6变形成(CO)6H12,就能够得出Na2O2反应后增重5 g。这样的解题方法不仅可以使解题过程简单明了,而且还能缩短解题时间,提高解题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在高中学习过程中,化学课程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其具有非常强的逻辑性和实践性。在进行化学解题过程中,如果未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不仅会增加解题的难度,而且还会降低解题结果的准确性。因此,为了有效改变上述现状,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善于从日常学习和解题过程中不断地积累解题经验,从而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解题技巧,有效地缩短解题时间,提高解题的效率和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王敏.高中化学解题对守恒法的应用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3(12):126-127.

[2] 孟令艳.高中化学解题策略以及方法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13(09):62.

作者简介:

刘粉仙,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云南省红河县第一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解题方法高中化学技巧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
高中数学函数解题思路多元化的方法举例探索
排列组合的几种解题方法分析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