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条件下小学教学方式变革

2018-01-19王淑平

考试周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小学教学变革信息化

摘 要:随着社会飞速发展,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在当前已经逐渐融入了社会的各行各业当中去,并且也产生了较高的价值。信息技术在小学的教学当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在信息化条件下小学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明显的改革和创新。本文主要对信息化条件下小学教学方式的变革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小学的教育发展提供一些有益建议。

关键词:信息化;小学教学;方式;变革

一、 前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发展,人们大跨步向信息化社会飞速“进军”,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融入了我们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信息技术在改变我们生活环境的同时,也改着我们的思维方式。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在当前已经逐渐融入了社会的各行各业当中去,并且也产生了较高的价值。例如:我们可以通过现代信息化手段进行网上聊天(QQ和微信等);也可以足不出户“逛”全国名店,购买自己想要的物品;网络蕴藏的知识很丰富,也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需要的知识。总的一句话,现在的人们离不开现代信息化。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进行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在当前将阶段的教育教学内容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因此,当前阶段来说教师在教学行为上也需要做到与时俱进,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的脚步,达到更高的教学效果。下面将对信息化条件下小学教学方式的变革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分析。

二、 信息化条件为小学教学带来的好处

(一) 开发学生潜能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让学生得到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传统教育模式当中教师始终处于高高在上的状态,教师讲学生听,这样的模式导致学生受到了严重的思维限制。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教学,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制定,从而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泛的平台,根据学生不同的阶段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同时,信息化教学当中避免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加强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对于培养学生兴趣,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也将产生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个性化的发展。

(二) 弥补教学不足

小学教学当中书本上的知识是具有一定限制性的,教师通过信息化的融入对教学来说能够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弥补传统教学当中的不足之处。同时也能改变原有的集中化学习模式,让学生能够实现自主性的阅读和学习,并且能够通过网络方式实现资源共享,达到资源上的补充,提升教学当中的创新性。同时课本当中很多的内容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展现出来,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的生动化和直白化,这对小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展现出教学优越性。

三、 信息化条件下小学教学方式变革的策略

(一) 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要想让信息技术真正融入到小学的教学当中去,首先应当对教学有一个正确的定位,然后才能让信息化发挥出更高的效果。当前阶段的小学教学当中,很多的教师年龄比较大,他们认为自己是没有必要学习信息技术的,缺少对信息化教学的正确认识。信息化教学是社会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在信息化条件下也为教学方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学优化的重要作用,然后全面改变自己的思想,积极地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知识,从而促使教学真正的发生改变。只有当前阶段积极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才能让教学得到创新性发展,为学生的知识性提升和能力素质提升提供保障。

(二) 继续完善硬件设施,深入研究开发优质软件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做无米之炊”,所以必要的硬件设施是信息化辅助小学教学的基础条件。领导要对信息化教学大力的支持,加大资金投入,满足必要的硬件设施的购置。在发展硬件实施的同时也要注意开发适合小学生课堂教学的软件环境。积极鼓励小学各科教师参与到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整合的课件制作。或者让各科任课教师和计算机老师合作,优势互补,构建真正适合小学生课件。

(三) 重建教学方式,重构课堂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先进的教学手段,展示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诱发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是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它主要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对信息技术学习要有稳定的兴趣,或是学习信息技术的成功,或是老师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或是先进的教学手段等诸多因素形成的。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選取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或资讯,如实物图片和动画等等,增加内容的生动形象性。

(四) 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应用技术

在信息化发展背景下小学的教学方式已经开始逐渐的产生变化,面对信息技术当前阶段要想让其发挥出更高的效果和价值,那么教师在教学当中还需要熟练地掌握更多的计算机使用技巧,并将其应用到实践教学当中去,为教学效果提升提供保障。对此学校方面应当进一步完善现代化教学设施,建立起校园网,并成立网络中心。在网络当中应当包含相应的教学书籍和视频资源库内容,以便教师之间能够相互学习和观摩,为教师团队的整体结构完善和素质提升提供保障。同时,作为教师一定要学会对常规性的软件应用,能够在计算机当中进行资料分析、写作或者是网络阅读等,达到网络应用能力的提升。在使用网络资源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帮助教师得到自我的提升,这对于适应学校信息化环境,强化自身信息素质也将产生重要意义。

四、 结语

总之,信息化条件下小学的教学方式所发生改变的地方是很多的,要想让信息技术的作用得到发挥,教师还需要对此进行深入化的研究,找到更加合适的方式来实施教学,达到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明霞.开放教育公司财务课程面授课教学模式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4).

[2] 李艺.面向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教研观察[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05).

[3] 杨建军.甘肃省白银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对策[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6.

[4] 喻建晖.Blog及其在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5(06).

作者简介:

王淑平,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民勤县新民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教学变革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变革开始了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细读的运用探讨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
创新IT 赋能变革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