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对策

2018-01-19唐文慧

考试周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现状及对策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摘 要:思想教育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事业各项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下,高校所展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与挑战。因此,高校在发展的新时期应运用新方法,大力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文是基于其现状,对其对策展开研究。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

一、

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开始进入互联网时代,在网络化的大环境下,人们的思想政治意识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网络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都产生了相应的影响。高校大学生是我国未来推动社会发展的人才,为促进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高校需要在新时期加强对我国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随着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为促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国高校逐渐将网络融入到该项工作中,从而实现了先进的网络技术与传统的思政教育工作的结合。这一工作,是在以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基础上,如:计算机、多媒体与现代传媒技术等,并结合当代大学生的行为特点与思维认知,而设计出的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该方式通过加强思想政治的网络建设与各种信息资源的收集与制作,继而形成具有正能量与教育意义的网络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令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 网络思政教育的现状分析

由于网络可实现生活中的各种信息的汇总与传输。因此,网络信息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众多领域,及图像、声音、文字、录像等多种表现形式于一身,使得大学生可以更加容易地通过网络实现对各种信息的获取。因网络令各种教育资源得到了充分的交流与融合,顺理成章地成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动有效的资源平台。

另外,网络为高校开展该项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教育方法与教育手段,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变革与发展。在没有网络平台之前,高校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利用面对面的教育方式,偏向于强制性与灌输性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上述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令学生形成反感心理,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逐渐觉醒。传统的方式已不适应时代教育的发展。而网络思政教育实现了大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角色的转变。网络化的信息交流平台的运用将大学生视为思政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讨论各种问题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化被动为主动,有利于减少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触情绪,从而起到良好的教育成果。

四、 网络思政教育的对策实施

(一) 加强网络载体建设

为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应大力加强网络载体建设。其中除网站这一主要载体外,还包括Email、 BBS论坛、QQ、微信、短信、博客等众多的网络传播媒体。

首先,应加强校园网站建设。在校园网站的建设过程中,高校应根据学校自身发展以及本地区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创建具有本地区文化特色与学生特色的校园网站,不断丰富校园网站的内容、加强网站各板块的结构设计、在网站内容上不断地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靠拢,多多利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

其次,加强其他网络载体的建设,即为对Email、 BBS论坛、即时通讯软件(QQ、微信等)、短信、飞信、博客等众多的网络传播媒体的建设与发展。通过上述各种传媒资源的建设,促进该项教育工作的有效进展。如Email(电子邮件)较传统的书信具有更加快捷与方便的优势,逐渐成为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沟通渠道。高校可利用好电子邮件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各项精神的传达。QQ是被大学生广泛利用的网络即时聊天工具,聊天氛围较为轻松愉快,有助于教师以轻松的方式向学生传达思想政治内容。此外,还有较多的传媒工具,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此不一一列举。

(二) 加强网络思想政治队伍建设

为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高校应着力加强网络思想政治队伍的建设,建设出一支具有专业性强、素质高的网络思政教育队伍,为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良好的保证。

首先,高校应做好选聘工作,保证所选出的教师具有较为扎实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专业的业务素质与能力,对思政工作的特点有较高的掌握程度。此外还应熟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众多方面的知识,为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添油加力。

其次,高校应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思政教育队伍的培训。具体而言,高校应组织相关教师加强对我國思政道德理论的学习与研究,以先进的思想理论作为武器,从而展开该项工作的实践活动。如组织教师进行政治理论以及网络技术知识的学习,令其树立运用网络实现思政教育工作的思想意识,并掌握与网络相关的知识与技术,从而推进该项工作的开展。

(三) 加强网络监督与管理

推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应加强对网络的监督与管理,从而形成一个良好、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为此,该项工作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加以努力与配合,形成一个齐抓共管的局面,纷纷投入到对网络环境的建设中来,努力做好网络监督与管理工作。政府应加强立法工作,再极力对网络不良信息加以遏制,努力维护好、发展好、打造好一个积极的网络环境,促进网络信息传播的规范化、法制化、公益化。

五、 结论

总之,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革新,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挑战。基于此,我国高校应大力加强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推进,不断促进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庄秋琴.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对策[J].现代交际,2012(06):250-251.

[2] 姜丽莉.浅议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对策[J].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2014,35(01):31-33.

作者简介:

唐文慧,海南省海口市,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现状及对策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云南省高校女性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