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与管理学院班导师制尝试

2018-01-19王磊

考试周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本科生高校

摘 要: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是现在各大高校普遍尝试的一种教育制度,是我国高校实行学分制后积极探索实践的一项新型教育管理模式。以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班导师制为例,介绍班导师工作的主要内容,以及分阶段进行的学生指导工作安排,为我国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本科生;班导师制;高校

一、 班导师的工作内容

所谓本科生导师制,是指由高校教师担任大学生的导师,在一定期间内,对少数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的教学方法。导师制可以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大的自由空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师不只是关心学生的学业,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实施专业班导师制,它不仅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更培养学生独立吸取新知识,独立参加社会实践,增强创业信心与能力,也培养学生做人做事的本领。

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班导师的工作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学业指导部分、双创引导部分和思政教育部分。在学业指导部分中,班导师的工作内容为:(1)开展专业思想教育,让学生了解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划、培养方案,了解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2)开展专业学习指导,对学生选课、职业规划与选择、学习方法等进行指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对高年级学生进行考研指导;(3)指导学生制定学业规划,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制定、调整并执行个人的学习规划;(4)重点帮助学习困难学生,积极与各任课教师沟通,了解学习困难学生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定期督促、检查;(5)鼓励并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等级考试和资格考试,获得学校规定以外的各类等级证书和资格证书;(6)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第二、第三课堂活动;(7)培养学生的课外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双创引导部分中,班导师的工作内容为:(1)有针对性地带领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撰写论文等,引导学生逐步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培养科研与创新意识;(2)引导学生深入开展与专业学习密切相关的实验、实习、实训等学习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3)指导学生参与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训练及课外实践活动,指导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结合专业实际,鼓励并指导学生参与或组建创新创业团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在思政教育部分中,班导师的工作内容为:(1)与辅导员、班主任顺畅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生活和学习等情况,在专业指导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定;(2)结合班级学生实际,适时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教育以及形势政策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时政、融入主流。

因为滁州学院从岗位设置上有辅导员负责学生的生活、思政教育、人生引导方面的工作,因此班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学业指导和双创引导、就业指导,在思政教育方面和辅导员相配合完成相应的工作。

二、 分阶段指导学生的具体工作

1. 大一阶段

大一阶段是学生从中学跨入大学后的第一年,学生还处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型期。因此,在大一阶段,首先要先向学生解释说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让学生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即“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国际经济与商贸人才为目标,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以“三个课堂一体、三个平台联动”为实践育人特色,采取“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以就业为导向”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所需的系统的经济学、管理学、贸易与报关实务和相关法律法规等专业知识与技能,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和创新型国际化专门人才”;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国贸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通过召开学生集体指导会议,让学生了解大学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要求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其次,指导学生有计划有目标的读书,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书籍,比如名人传记、经管类经典图书、心理学、成功励志类书籍等,组织学生分组交流读书心得。阅读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量,陶冶情操,更为其后参加科研活动、学科竞赛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并能使学生对人生有多样的领悟和思考。

最后,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打工或进行社会实踐调查,参加暑期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体察社会、生活和市场的能力以及学以致用的能力。

2. 大二阶段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大二学生要学习“财政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知识产权”“市场营销学”“WTO概论”“电子商务概论”“线性代数与概论统计”“创业文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再加上“大学英语”,课程较多,学生课后的学习、阅读时间相比大一阶段来说有所减少。根据大二阶段的课程以及学生情况,班导师具体的工作可做如下安排:(1)及时指导学生学好专业基础课程的方法,同时对学生考研究生、科研、就业方面的答疑解惑。(2)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毕业后的就业方向,把学生分成科研小组、学科竞赛小组、外语学习小组,指导每个小组的定期活动。每个小组的活动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比如科研小组在班导师的指导下学习经典的英文原版经济学教材,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宏微观经济学基础,还可以增强英语阅读能力,不仅适用于科研小组的学生,同时也适用于打算考研的学生和外语学习小组。学科竞赛小组涉及

撰写参赛策划书,所以需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阅读商业类书籍,如营销、产品、竞争战略等方面的书籍,积累一定的参赛理论基础,并为今后就业工作打下基础。(3)指导学生制定个人目标学习计划,有针对性地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制定长期和短期个人学习计划,对自己进行有时劣势分析,并形成书面材料。(4)作为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大三阶段

进入大三阶段,根据学生的毕业后意向,需要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具体工作安排如下:(1)针对考研的学生,指导他们扩大英语阅读量、强化英文写作能力,巩固数学、宏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知识。(2)向学生介绍就业的发展趋势、引导和调整学生就业心态、指导学生未来的就业如何做事做人,学会与人交流与人共享。(3)作为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大二阶段参加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所积累的经验,大三阶段主要由学生自我思考该如何撰写参赛策划书,如何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4. 大四阶段

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大四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专业课,作毕业设计与实习,完成最后一年的教学任务,因此大四阶段指导的重点:(1)与学生个别交流了解学生当前的思想状况和就业去向,搞清学生反映在专业学习、就业态度以及人生价值方面的心理状态,及时和学生沟通,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最后一年的学习。(2)指导学生选毕业论文题目,引导学生积极与毕业论文老师请教交流,按时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3)帮助学生调整实习心态,指导学生撰写应聘简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求职招聘会。

三、 班导师制的配套制度的完善

班导师制度作为一项基本的教学制度,其目的是为社会提供大量应用型人才,为社会更好的服务,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还应建立班导师制的保障体系,包括学生选课制度、学籍管理制度、实习实验制度、学分制等管理制度。此外,在学生工作方面、财务管理、后勤保障等服务方面,应切实建立起与班导师制相配套的服务体系,班导师制度将会进一步得到完善。

参考文献:

[1]黄蔚,熊本峰.商务策划学院导师制尝试——以2001级商务策划专业为例[J].现代大学教育,2005(2):75-78.

[2]邱国玉,王佩,谢芳.在我国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8(9):25-27.

作者简介:王磊,安徽省滁州市,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本科生高校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作品精选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探索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