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赋能未来交通

2018-01-19王琳琳

中国公路 2017年24期
关键词:高德交通实验室

文/本刊记者 王琳琳

2017年12月7日,中国公路学会联手高德地图在北京举行发布会,宣布共同成立未来交通与城市计算联合实验室,并推出“十百千计划”。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翁孟勇出席并致辞,中国公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文杰出席、高德地图副总裁董振宁出席并讲话。

(从左至右)清华大学-戴姆勒可持续交通联合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萌,同济大学教授杨晓光,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翁孟勇,高德集团副总裁董振宁,中国公路学会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徐丽,中山大学智能交通研究中心主任余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云鹏参加了揭牌仪式。

翁孟勇在致辞时说,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为优化出行服务、改善出行体验注入了新动能。交通本质上是人和物在时空上的位移和变化。在21世纪,数据是很宝贵的资源,未来的交通是可以精确计算的,新成立的联合实验室就是要构筑数据生态,打造开放的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未来的交通和现在的交通在维度和空间上不一样,未来的交通不是平面的,而是多维度的,新成立的联合实验室也将专注于升维。

翁孟勇表示,中国公路学会是交通运输部、中国科协领导下的科技平台,一直积极支持各类新兴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推广运用。高德地图在交通大数据和产业应用两端,形成了独特的优势。为全面促进交通运输行业大数据产、学、研发展,经过认真酝酿和精心筹备,中国公路学会与高德地图决定联合成立未来交通与城市计算联合实验室。今后将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务实的举措,集合高德地图和中国公路学会的力量,携手行业精英,汇聚各方智慧,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交通。

“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交通拥堵、路权争夺等大城市病,依旧是资源争夺、信息孤岛的老问题所致。成立未来交通与城市计算联合实验室,就是希望通过数据插座、产业推动、计算赋能三大投入,推动交通出行领域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发现未来交通的新变量。” 董振宁在发布会上说。

董振宁表示,联合实验室的使命可以概括为三大连接,即连接创新和应用,连接社区和人才,连接现在和未来。在连接创新方面,首批清华大学李萌团队、同济大学杨晓光团队、中山大学余志团队、浙江大学王殿海团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云鹏团队5大科研团队已经入驻。初期,他们将分别针对智能驾驶调度、城市“CT”、城市交通大脑、交通需求管理、智慧公交等方向与高德展开联合科研。在连接人才方面,联合实验室将在科研、学科设置、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4个方面发力,着力发现和培养人才,建立面向未来交通出行领域的人才社区。在连接未来方面,帮助入驻联合实验室的科学家和项目组,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进行联合研发,将联合实验室建设成为未来交通领域的科研基础设施,推动交通出行领域新技术、新工具、新形态早日落地。

董振宁说,高德地图将打造“十百千计划”:未来10年对联合实验室连续投入,与百所高校合作,培养千名面向未来交通出行的专家级人才。

据悉,目前联合实验室在交通大脑、智慧诱导、智慧公交三个方向的研究成果已初步落地,分别在杭州、北京、成都等地应用。

猜你喜欢

高德交通实验室
繁忙的交通
等车望眼欲穿高德新出的实时公交APP
江苏高德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小小交通劝导员
高德地图车机版正式发布
圣人的告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