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岛的新名片
——上海市崇明区大力推进市级文明样板路建设

2018-01-19王琳琳上海市崇明区公路管理所陆枫枫沈佳佳

中国公路 2017年24期
关键词:管理所管养崇明

文/本刊记者 王琳琳上海市崇明区公路管理所 陆枫枫 沈佳佳

投入1974万元,对港东公路全线路面进行中修工程,同时对两侧绿化进行调整。

投入802万元对富民沙路开展中修工程,对全线绿化缺株、生长不良绿化进行补缺,同时加强对道路全段面的日常养护管理。

投入450万元,对东江路实施桩工保塌,加强路面清扫、绿化修剪、除草、病虫害防治,针对东江路路肩容易被冲涮这一病害,利用二类项目资金砌筑路缘石挡墙。

分别投入50万元、30万元,加强三华公路、向化公路路面清扫、绿化修剪、除草、病虫害防治,在道路一侧增设景点、丰富道路景观。

……

这是上海市崇明区近两年创建上海市文明样板路的部分举措。在已有市级文明样板路的基础上,上海市崇明区近年积极推进样板路的连续创建和升级改造。富民沙路、三华公路、东江路、港东公路、向化公路、港庙公路……一条条“绿、洁、畅、亮、美”的文明样板路,不仅惠及当地百姓,也成为了崇明区生态岛靓丽的新名片。

近年来,崇明区公路管理所积极贯彻上海市路政局“体现科技领先、管理领先,形成示范效应”及创建市级文明样板路的具体要求,陆续制定了创建市级文明样板路的工作计划。通过一系列文明样板路创建工作的开展,多条公路达到了“绿、洁、畅、亮、美”的文明样板路标准,并通过示范作用,带动了全区公路的生态文明水平。

建管养统筹

在创建初期,各管养单位首先确定了现有公路设施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对照交通运输部的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逐一找出差距,确定整改方案,明确时间节点。他们统一了思想:除了道路大修及新建道班房重新投入资金外,其他方面遵循“日常养护为主,集中整治为辅,不另增养护经费投入”的原则。严格按照市级文明样板路实施标准,开展以路面为中心的日常养护工作,有效提高养护质量。例如,原先每天按要求对管养路段进行一次清扫,如今增加巡视次数,尤其是在双休日和节假日也不松懈,发现路面不洁及时处理,始终使路面保持整洁的良好状态。

在文明样板路创建过程中,崇明区尤其重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质量创优,将“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理念贯穿到整个日常养护管理中。养护工作尽量避开交通流量高峰时段,施工中做到为民、便民、利民,如修补坑槽只需两个小时就能开放交通,路面全线灌缝只需半个小时就能分段开放交通,做到了集中快速文明养护、文明施工,有效提高了道路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东江路是横沙岛上的区管道路,全长5.48公里。原先的东江路路况较差,乔木品种单一,离市级文明样板路的标准有较大差距。2011年,崇明区对东江路进行了全线大修,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施工周期,把养护施工给行人和行车造成的不便降低到最小程度。2012年,区公路管理所又安排养护计划,对东江路路肩狭窄、易形成缺土的地段进行了砌筑挡土墙处理,确保了路肩宽度和边坡的稳定。

三华公路是通往崇明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明珠湖的交通要道之一,原先的路况基本处于良好水平,但随着明珠湖的对外开放,来往交通流量锐增,三华公路出现了路面网状裂痕增多、桥头跳车的现象,距离市级文明样板路的标准有较大差距。2012年,区公路管理所从二类经费中投入135万元对三华公路全线进行预养护处理及桥头跳车修复,严格安照文明施工的要求进行了施工。整改后的三华公路路面平整、路肩整洁、桥涵完好、绿化美观、标志鲜明,达到了市级文明样板路的标准和规范。

港东公路是崇明区第一条市级文明样板路,也是通往景区东平国家森林公园的主要道路。于2003年3月初次通过创建验收。

向化公路全长7.16公里,是崇明区第二条市级文明样板路,是通往G40(沪陕高速公路)的交通要道,也是崇明区对外交通的主要窗口之一。两侧有向化镇现代农业园区的花菜基地。

三华公路于2013年12月初次通过创建验收,是崇明区进入旅游景区明珠湖的主要道路,也是展现崇明公路的重要窗口。

内业强化管理

按照市级文明样板路的创建要求,各创建单位还加强了创建工作的内业管理,建成了“内业来源于外业,又指导于外业”的有效管理体系,使内业既反映养护实际情况,又对养护工作量做出有效统计,为正确反映和分析养护实况提供了有效基础。在创建工作中,做到了各类报表填写工整,全面、正确、及时地编报各类养护维修资料,使得内业资料得到了进一步规范。

为创建市级文明样板路,区公路管理所专门在创建公路沿线设置了专业养护道班,道班内窗明几净,物品摆放整齐,各项内业资料规范、齐全,每天的养护工作都有原始记录,并做到记录及时、准确、真实。道班内生产设备、燃料等放置符合要求,消防器材齐全、完好。同时,还注重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明确工作职责,如道班内建立健全政治学习、劳动考勤、安全生产、路况巡查抢修、材料机具管理、生产检查6项制度,制订了道路工作岗位职责、计划统计员职责、学习生活员职责、质量安全员职责、料机管理员职责5项职责,还设置了统一的“九张图表”,使职责和责任分工一目了然,职工对创建文明样板路的知晓率达到100%。

组图:港庙公路于2015年12月初次通过验收,成为崇明区第一条农村公路市级文明样板路。公路旁修建有人行步道和市民公园,方便当地百姓锻炼休息。

“要我创建”变为“我要创建”

为提高全体员工对创建市级文明样板路的认识,崇明区公路管理所和各养护公司专门召开会议,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落实创建工作责任制。各养护公司还召开了各级动员大会,使全体员工充分意识到,创建文明样板路既是推进公路养护工作的重要抓手和新颖载体,也是全面提升公路养护综合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有效途径。

广泛深入的动员取得了实效,各条创建公路职工热情高涨,从“要我创建”变成了“我要创建”,他们决心以创建市级文明样板路为契机,积极改善公路面貌,全面提升公路的质量和养护水平。他们团结协作,管理人员不断迸发创建灵感,一线人员自觉提高作业水准,内外形成了一股合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创建市级文明样板路工作落到了实处,得到了顺利开展。

管养分开 职能清晰

崇明区在创建市级文明样板路过程中,采用了管养分开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公路部门履行政府管理职能,实施养护监管;养护企业实施具体作业,双方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履约。公路管理部门从源头抓起,制定和汇编养护技术标准、规范性文件,建立并完善养护监管办法,如开展文明养护工地达标创建活动,对养护企业的质量管理、安全管理、道班管理标准作出明确规范。养护企业也能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发挥主观能动性,依据合同内容和要求,实施标准化养护作业,做好日常的养护维修工作。例如,东江路、三华公路创建文明样板路的经费,除了将新建道班房及道路大修经费作为计划外养护,全部整治工作的养护费用都在养护企业当年的养护经费中列支,没有额外增加养护成本。

社会各方共同创建

近年来,崇明区逐渐形成了与社会各方共同创建文明样板路的新机制。如发挥公路路政部门、交警部门的作用,对超载车辆行驶、路面散落物现象进行整治,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加强与沿线乡镇的共建,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社会监督作用,通过政府合理置换土路肩绿化用地,创造创建文明样板路的条件;共建单位发现路况变化,及时通报给管养单位,帮助管养单位掌握道路情况,以便及时整改、修复。

崇明区有2700余公里的农村公路,总量居上海市第一。2015年前,崇明区有区管公路市级文明样板路5条,但农村公路文明样板路为零。为填补这一空白,崇明区公路管理所结合以往创建经验,严格按市级文明样板路创建标准,形成与沿线乡镇、有关部门多头互动的工作机制,终于在2015年年底成功创建了上海市第一条农村公路文明样板路——港庙公路,这是崇明区农村公路一次质的飞跃。

港庙公路全长7公里,是连接港西镇、庙镇2个重点乡镇的主要道路,由于交通流量较大,产生了路面裂痕、路缘石下沉、桥头跳车等病害。2013年至2015年,庙镇、港西镇多次调整养护方案,投入补贴资金对港庙公路全线路肩土地同沿线居民进行了置换,清理土路肩内居民堆积物、建筑物,并进行路肩集中整治、绿化更新、挡土墙建设、路面修复及桥头跳车修复。同时,崇明区公路管理所还联合庙镇政府在庙镇段建设了人行健身步道、市民公园,铺设了排水管道,并于2015年投入补贴资金170万元对公路局部开展了安保工程和路面修复,对全线绿地进行了集中整治。

如今,港庙公路升级成一条路面平整、绿化怡人、环境整洁的全线优等路。尤其是路边的人行健身步道、市民公园,为附近村民休闲锻炼提供了场所,港庙公路成为了崇明区农村生态公路建设的示范道路,也为上海市农村公路生态建设探索提供了“崇明样本”。

“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的建设如火如荼,我所将不断推进市级文明样板路的创建工作,把搞好公路生态作为崇明公路发展的一个重大任务抓紧抓好,实现‘四季常绿、错落有致、色彩丰富、简洁明快’的公路生态文化,为崇明区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添砖加瓦。”崇明区公路管理所党支部书记鲁栋梁表示。

猜你喜欢

管理所管养崇明
国道218线那拉提至巴伦台公路隧道管理所设置方案探究
上海浦东新区公路智能管养模式实践探析
关于做好房地产管理所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
船闸管理所降本增效路径探讨
绿色厚植,生态崇明
基于BIM的资产管养信息化系统在南京三桥的应用
修致富黄金道 养和谐民生路——福建省农村公路建管养纪实
四川九寨沟地震致震区部分文物受损
冬日时节必吃哪5道地道崇明菜?
当上海菜系碰撞崇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