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文化视角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探析

2018-01-19陈光连

福建茶叶 2018年12期
关键词:茶文化思政思想

陈光连

(金陵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 211169)

思政教育作为对学生道德、思想进行培育的一门学科一定要经得起时间和生活的考验,且能够真正起到规范学生人格的作用。同以往相比,现代的大学生面临诸多个人问题。首先,互联网的盛行使得学生被动接收大量的信息,对于尚且不具备成熟信息处理能力的大学生来说,这些信息对他们看待这个世界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都有很大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养成了对信息严重依赖的习惯,变得“人云亦云”;其次,我国的改革开放初期是一个百废待兴的阶段,那个时候只要认准一个行业去做就可以在这个行业干出自己的一番事业,而到了目前的阶段,很多行业都已经饱和,同父辈相比,目前的大学生面临创业、就业上的压力要大很多,他们更需要一颗强大的内心来对待生活的挫折。由此可见,高校思政教育对大学生在心智和素质上的提升格外重要,是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必由之路。我国茶文化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诸多原则不谋而合,是值得大学生了解与学习的重要思想。因此,从茶文化视角探析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就是既要将茶文化思想融入到思政教育内容中,又要将茶文化思维应用到思政教育改革的思路中,以此为高校教育的创新提供完美的改革策略。

1 茶文化思想的内涵

1.1 “以人为本”是茶文化思想的核心

茶文化从萌芽到成熟,“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其发展的始终,并成为其核心思想。茶文化中的“以人为本”是指将“人”作为事情发展的核心而非事件本身,充分尊重和保护人的利益,以促进个人价值的实现。比如,普通的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机构,如果企业家仅仅只是考虑企业的利益,那么他们大可以只给员工以既得利益,而不考虑任何附加福利。然而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注意力投放到员工的综合发展中。很多企业家在本公司内部为员工开设健身会所用来锻炼身体,组织员工集体旅游,为员工的体检买单等等。而这些并不属于企业的义务,为员工提供这些福利其实质就是在践行“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在众多传统文化中,唯有茶文化的群众基础是最广泛的,这也是因为茶文化是最倡导和践行“以人为本”理念的一种传统文化。茶道礼仪中所表现出来的待客之道就是对“以人文本”理念的最典型的诠释。茶道礼仪是以制茶、饮茶、敬茶为主要活动的生活艺术。从茶道礼仪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尊重,能够见识到最质朴的传统思想美德。而这些都是茶文化中“以人文本”理念的具体体现。

1.2 “尊重自然规律”是茶文化思想的精髓

早在《茶经》著作中,陆羽就非常强调对自然规律的尊重意识。茶文化取自于“茶”,而茶的自然属性是一种自然合成的农作物,因此,自然规律是茶文化从茶叶经济开始就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尊重自然规律”是茶文化思想的精髓,帮助茶文化在适应社会和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一个热爱饮茶的人,也会热爱养生。而养生的基本理念就是尊重身体和自然的规律。比如在养生学里就提到,在食物的选取上人们应该选择自然、应季的食材作为每日营养的补充,这不仅是因为这些食物健康,还是因为这些食物是大自然发展规律的结果,因此,能够借助自然的力量帮助身体发挥更大的能量。茶叶的生长是尊重自然客观规律的,因此,茶文化思想更是对自然规律进一步的提炼和总结,我们可以在一些茶文化现象和茶类诗歌中看到前人对于自然规律的感悟,这些都从侧面上印证了“尊重自然规律”的确是茶文化思想的精髓。

2 目前高校思政教育现状

2.1 教学内容有待改进

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仍然以课堂为主,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国家政治、马克思哲学以及中华传统美德。不可否认,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些内容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世界每天都在变化,思想都在进步,如果思政教学内容无法与先进的思想相匹配,那么思政教学就失去了其意义了。思政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优秀思想的传授让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成熟的心智以及坚强的意志。但是,显然传统的思政教学内容并不能够完全实现上述目的,因此,高校教学内容的确存在诸多要改进的地方。另外,国外的思政课程以实践课程为主,真正书本讲解的内容非常少。比如美国某高校为了磨炼学生的意志,经常带领学生前往比较艰苦的环境,让学生领略生活的另外一面,从自身实践中获得对生活最真实的感悟,让学生懂得生活的来之不易,即使是处于优越的生活环境中也应该保持对生活的警惕,且拥有随时准备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国外高校的思政教学模式从思政教育的目的来看是切切实实的教育。相反,我国的思政教育的内容就缺乏实践基础,很难感受到教学的诚意。

2.2 教学太过权威

迷信“权威”几乎是我国目前所有教学的通病。在教学过程中,但凡书本上的知识师生都被一致认为是正确的,偶尔有几个质疑的声音也会很快被大量的理论推翻。关于考卷的设计,绝大多数都是选择题和填空题,而问答题通常配备有标准答案,偏离答案的没有分。这些带有极强权威性质的教学安排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国外教学中,绝大多数的问题都是开放性问题,没有一个绝对标准的答案。在国外思政教学课堂上,教师不是教学的主导者,只是帮助启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只有学生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在国外思政考试中,问答和论述题占据着试卷内容的主体部分。并且外国教师的阅卷习惯跟中国大不相同,中国教师会将参考答案放在一边,对着参考答案批改试卷。而外国教师通常没有参考答案,对于同一问题的不同解答,只要答案呈现出合理的依据和独立的思考就会被认为是完美的答案。事实上,我们从小就被告知“事物中的正确答案不只一种”这个道理,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又犯了对权威太过迷信的左倾错误,这是我国思政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

3 茶文化视角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

3.1 在思政教学中践行茶文化“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近几年来的思政教学改革中,大部分高校只是在围绕着“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等话题来讨论改革方案。但是,事实证明,这些思维的落脚点均没有让我国高校的思政教育表现出明显的进步。茶文化思想以“以人为本”思想为核心,意在表达人的所需才是一切问题的首要出发点。同样,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在以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为目的之前,需要先关注大学生自身的成长,以大学生实际所需为创新改革的首要出发点。在为大学生设计和安排教学课程内容时,要多选取可以激发大学生丰富情感、唤醒大学生生活梦想的课题作为思政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确也是值得大学生学习和研究的,但是高校没有必要为了让学生认同社会主义而导入过多的马克思主义内容,过多的涉入反而使学生对思政课程产生更多的厌倦情绪。

3.2 增添思政教育的灵活性

增添思政教育的灵活性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取消思政考试选择题题型,由开放性的问答题型取代;二,尽可能对地开设思政教育实践课。茶文化是一切以自然规律为前提的思想文化,因此从茶文化视角看,思政教育更应该遵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随着生活文化的开放,很多过去认为是权威性的观点在现代看来都是老派、陈旧的理论,关于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现代人应该具有符合现代气息的新的思想。固定的选择题只会将从大学生头脑里萌发的新思想扼杀在摇篮里,从而让大学生变得顺从和适应。因此,让开放性问答题取代选择题是思政教育创新的第一步,也是促进大学生思想解放的第一步。另外,传统的授课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教育目的了,创新教学模式,增加大学生的实践机会,让大学生从思政教育实践中收获更多切实的情感和经验,这对大学生思维和意志的塑造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猜你喜欢

茶文化思政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