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民族乐器演奏对茶艺表演的作用

2018-01-19

福建茶叶 2018年12期
关键词:曲风器乐茶艺

熊 鹰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江西南昌 330027)

1 茶艺表演概述

1.1 茶艺表演环境要素

在茶文化的各类茶思维元素中,“场所思维”是茶文化应用最广的艺术性思维。场所思维主要指场所的艺术价值,即不同场合的环境对场所内事物发展的影响。在现代人追求身心享受和审美观感的当下,场所思维发挥的效用更大。在茶艺表演中,人们首先对观看茶艺表演的场合及座椅都有要求。具有美观设计的场合,能够把人带入到茶艺表演的场景中,激发出内心深层次的感受。场所中舒适的座椅能让人的身体完全放松下来,对茶艺表演的内容有更加深层次的体会。而古朴的茶具、桌边的装饰摆件,以及适度的灯光,则是营造茶楼环境的直观视觉美学要素。除此之外,音乐背景也是场所环境的重要因素。音乐能够使人身心愉悦,提高场所艺术对人的感官价值。合适的民族器乐背景音乐,也更能把人带入到茶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全面享受当下茶艺表演的艺术性。

1.2 茶艺表演器乐伴奏

自周代开始,我国就出现了制作精美的乐器,并分为“八音”体系。而在茶艺表演中加入音乐,自隋朝开始就有记录,在唐代时期便正式作为必要性的背景音乐进行演奏。自唐朝到现代,茶艺表演的民族器乐伴奏也在发展中有了各类分支。一方面,从茶艺表演的分类上来看,位于江南的“西湖茶礼”多用江南丝竹的音乐,有委婉空灵之感,符合江南当地的风土人情;而在禅茶活动的茶艺表演中,多用佛教的音乐。在茶艺表演中更细化来说,“陆羽派”茶艺表演多用弦乐器,而朱权的茶道艺术文化表演则多用古筝、琵琶器乐。另一方面,从民族器乐的音乐特征来分类,有赣南音乐、苏南吹打、山西鼓乐等音乐体系。这类音乐体系多应用在当地的民族茶乡茶艺表演中,具有独特明显的民族特色。

1.3 茶艺表演美学观感

在茶文化场所艺术的启发中可知,茶艺表演的美学观感,不仅存在于茶艺表演中表演者的动作、服装及茶具样式中,音乐背景也对其美学观感具有重要影响。美学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审美享受,还包括触觉、听觉、味觉等多种总体感官感受。民族器乐提高了茶艺表演美学观感的层次,并能够让人更清晰地体会到茶艺的美学内涵。例如在民族茶乡的茶艺表演中,部分对当地习俗文化不了解的游客,对于茶艺表演中的肢体语言理解不足。但是通过民族器乐的伴奏,游客能够先从伴奏整体中体会到当地茶艺表演的大体风格;再从伴奏中的起承转合、高潮点和情绪点,逐渐体会茶艺表演的内涵。除此之外,在现代流行音乐风靡的当下,人们对古风器乐了解不多。造型独特、具有个性化的民族器乐,在审美的视觉观感上也是一种享受。综上,民族器乐伴奏在多重元素下,为民族器乐表演带来了美学感受。

2 民族器乐演奏在茶艺表演中的效用分析

2.1 常用器乐演奏分析

根据上文可知,不同民俗茶乡的当地特色演奏器乐都各有不同。但从全国性的普遍演出来看,茶艺表演的常用演奏器乐,最基本的有二胡、笙、小鼓及古筝、笛与萧。先前,唢呐还作为主要演奏器乐进行伴奏表演;近代人们的音乐性要求提高,更喜爱声音舒缓的音乐。古筝作为弹拨乐器,音乐性丰富,能够诠释的音乐观感也较多,因此,古筝作为单独的乐器伴奏,便能够撑起整体茶文化表演的音乐观感。现代茶文化的年轻受众群体越来越多,人们的音乐享受和音乐体验也有了质的改变。常用的器乐演奏虽还能够体现茶文化的历史厚重性和古朴感,但缺乏丰富茶艺表演的现代感。基于此,民族器乐表演正在逐步进行创新发展。除将各类小众器乐重新投入使用,以增强人的听觉新鲜感外;民族乐器也开始尝试与其他现代乐器融合,创造出茶艺表演的新型曲风脉络。

2.2 规律器乐演奏分析

在茶艺表演中,器乐的表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从乐器的分类上来看,有吹管乐组合、打击乐组合、弦乐组合等,其组合中的固定编曲模式基本保持不变。从器乐演奏的整体上来看,规律性的演奏包括全曲引、渐进引、循环体、联曲体等等。这类风格的曲风,都有固定的基础伴奏标准。现代茶艺为创新发展,除基础的固定风格伴奏外,还加入了许多小打的装饰音,丰富了器乐的听觉感受,促进了茶艺表演的文化体现。为进一步提升创造茶艺表演的器乐风格,现代茶艺表演开始尝试进行仿古的古风编曲,并将编曲进行规律重构和电子存储,作为现代的规律器乐演奏方案。

2.3 器乐演奏内涵分析

除了音乐能够愉悦身心、放松饮茶人的心境外,茶艺表演中器乐演奏的最大效用,便是从乐器的音律和乐曲的风格走向中,体现茶文化的内涵。宏观上来说,从月琴和柳琴的演奏中,我们能体会历史上朝代的兴衰感;从小鼓的击打鼓点及节奏的变换中,我们能够体会到茶文化的繁荣和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在各个民族茶乡茶艺表演的微观上来看,不同的乐器能够体现当地茶文化的风情和特色。从哈尼族的巴乌中体会到民族的雄厚感;从侗笛中体会到侗族人的热情和活泼。综上,器乐演奏体现茶文化的内涵,促进茶艺表演和民俗文化的复兴发展。

3 民族器乐演奏在茶艺表演中的深化发展

3.1 现代流行元素的融入

在民族器乐创新发展的当下,流行音乐元素的融入显得尤为重要,一批批由流行音乐元素改编的琴曲也不断推出。例如周杰伦,王力宏等明星创作的歌曲中时常运用到民族乐器古筝,琵琶,笛子等,这些脍炙人口同时又具有浓厚民族韵律的歌曲,是茶艺表演中受年轻人喜欢的表演伴奏音乐。这些融合了流行元素的音乐对于茶文化的复兴繁荣,吸引年轻受众群体,促使茶艺表演走出国门,登上国际舞台都起到了积极作用。茶艺表演的国际化,使现代流行音乐元素融入传统民族乐器演奏成为了可能。其中,使用古筝作为打底的基础旋律乐器,在与民族弹拨乐器,吹奏乐器进行表演的融合中,不会过于突兀。古筝作为可舒缓、可轻柔、可快速的具有丰富性的乐器,与其他乐器的融合发展,能够丰富茶艺表演的整体音乐观感。当然除古筝外,琵琶在民族音乐中的使用率也是极高的,琵琶作为民族弹拨乐器的首座地位,即可独奏,亦可伴奏、重奏、合奏。是一种具有两千多年演奏历史的民族器乐。它变换多样,与众不同的演奏风格和音色可与茶艺表演进行有机的结合。综上,现代流行音乐元素作为主旋律加入民族茶艺表演,不仅能够丰富茶艺表演的情感体验,还能够为我国民族乐器的创新发展提供平台基础。也能够与民族茶艺表演进行结合演奏、多元创新发展。

3.2 标准基础曲式结构

上文提到,茶艺表演已有自身的曲子结构和乐器的基础框架。但在现代茶艺表演中,民族器乐开始与现代西方器乐融合发展,以往的标准茶艺表演基础曲式已不能再进行套用。基于此,为普及茶艺表演,方便许多非创作型的演奏者,茶协会研究人员要与音乐研究人员进行合作,创作出标准的现代茶艺表演背景音乐结构。在创作中,要结合不同民族的特殊民俗风格进行分类创作。演奏者根据创作的基础曲式进行演奏,并通过茶艺表演中的风格情感,在框架中自行发挥加入装饰音,但总体风格保持不变。不仅稳定了演奏者的发挥,还规范了茶艺表演的整体文化。

3.3 变奏多元内涵曲风

茶文化的内涵丰富,茶艺表演要想在音乐中表现出茶文化的丰富情感,必须多元变换,尝试各类创新曲风。一方面,在民族器乐演奏中,演奏的手法可以适当进行变换更改,尝试用不同的手法对器乐进行诠释。另一方面,在民族器乐的创新发展下,借鉴现代流行曲风,将古曲风流行化。在多元曲风发展后,民族器乐在茶艺表演中的价值越来越高,其自身的发展脉络也开始打开市场。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曲风怎样变换,都不能脱离茶文化的文化性质。

4 结论

通过文本对音乐及茶艺表演的沿革研究可知,民族器乐在茶艺表演中具有必要存在的重要价值。其作为基本要素,已经成了茶艺表演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现代流行音乐和多元曲风的发展,使茶艺表演的器乐伴奏开始具有多样性。通过现代的基础钢琴旋律伴奏,茶艺表演诠释给人的感官感受更加丰富。以钢琴伴奏为一个基础突破口,其他西洋或中国现代的器乐,也开始融合民族器乐,在民族茶乡的茶艺表演中有所展现。不仅丰富了茶艺表演的内涵,将中国茶文化以现代化的方式诠释出来;还促进了民族器乐的现代化创新发展,扩大了传统小众民俗器乐的传承路径。

猜你喜欢

曲风器乐茶艺
中国器乐表演艺术研究的理论建构
Big Big World
媒介视角下中国民族器乐的传播和发展
茶艺
用音乐赏析活动来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的研究
校园茶艺飘香
黑猫·雪山
婚外恋酿成的苦酒只能自己尝
办好茶艺技能大赛推动茶艺教学发展
中国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