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文化与20世纪法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典型取向
——革命史和心态史

2018-01-19童松辉

福建茶叶 2018年12期
关键词:史学家史学茶文化

童松辉

(豫章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 330103)

提 要:20世纪的法国史学与整个西方史学的发展方向密切相关,法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潮是法国史学流派纷呈格局中的一股重要力量,呈现出了颇具特色的史学实践风格和学术研究取向。法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是现当代西方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当代法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基本进程的各阶段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下对于法国革命进程的各类分析模型及各时期代表人物。法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成为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反映了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新趋势。

1 当代法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基本历程

20世纪的法国史学与整个西方史学的发展方向密切相关,法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作为现当代西方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表现如下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战后初年,这是马克思主义史学与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涌动时期。时代构筑了学派的基本雏型,史学渊源主要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渊薮。1920年法国共产党诞生,成为法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重要前提。从政治实践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法共领导人多列士(Maurice Thorez)等人非常关心史学界对于法国大革命史的研究。

第二阶段,二战后50、60年代,以索布尔和伏维尔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与西方新史学理论方法及其他社会科学理论方法,共同促进了法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法国大革命史学研究取得建树的重要阶段,期间实质性的学术团体纷纷成立。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起,视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崛起阶段。标志为索布尔等人宣传唯物史观及在同一时期的法国新史学得到认可,呈现出了法国史学的双轨并行。特别是1979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和多列士研究所合并为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法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与西方新史学的进一步对话与融合中共同发展。1974年,由罗伯斯比尔研究会和巴黎大学法国革命史研究所等学术团体发起并主持了“马迪厄和勒费弗尔诞生100周年讨论会”,主要讨论如何在新史学潮流的影响下,重新定向关于法国大革命史研究的问题。

2 茶文化对法国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启示

对于茶文化理念而言,其影响作用不只是单纯地对人们的思维进行完善,同时还具备了提升文化理论整体性的作用。在当时的法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将茶文化元素与之形成融合,可以确保其社会文化体系传承与发展达到最佳效果。传统茶文化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其是经历几千年的沉淀所形成的一种文化形式。其中包含了许多元素,可以完全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此外,还可以通过茶文化中的多样化理论,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分析,文化所表现的不只是理念,面是一种人们所追求的理念。特别是处于社会发展不断加快的20世纪,马克思主义在法国形成了一定的实践与深化。从而可以让马克思主义对其经济、政治、文化形成有效指导,最终形成一个较为成熟的系统化体系。茶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进程中,能够为马克思主义的不同理念、观点以及思维模式提供启示作用,并能够让其融入到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这样的发展模式,可以对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内含进行检验,还可以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思想内涵的不断深化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的法国能够得到发展,主要是马克思主义与其国家的传统文化形成了有机融合,并通过一种社会民众所接受的方式进入融合。茶文化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并能够让社会大众更容易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因此,在茶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进行结合时,必须要意识到茶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存在的融合点。对于马克思主义理念而言,虽然是一种西方的文明机制,但如果将东方文化中的茶文化融入其中,对马克思主义形成一定的启示,可以更好地体现出社会科学成熟发展状态。因为,想要某种思想理念的发展,需要以传统文化体系为切入,并有利于其文化体系的传播。例如: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的所提及到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等等,都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行提炼与融入而形成。所以,茶文化体系的融入,能够为马克思主义在法国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借鉴理论支持。根据茶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发展所起到的促进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马克思主义发展与应用过程中,可以为法国提供具有特色的马克思主主指导理论。(2)茶文化的融入,可以为马克思主义发展提供优秀的思想内涵。这也是成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得到发展与传统的基础。从本质上来分析,法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主要是以其传统文化理念与马克思主义不断融合的一种文化。同时,这成为了在其国家社会民众生活与生产过程中形成其特色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所以,茶文化与20世纪法国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根源,都是建立在人民群众基础中所形成的一优秀思想内涵。简单而言,茶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形成了相互促进的作用,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保持持久生命力奠定了基础。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将茶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并形成传承与融合的发展趋势,必须要对茶文化思想体系中的相关思想内涵以及相关的应用价值进行精准的认知。要改变以往人们对茶文化认知过程中的错误理解,关注社会民众对文化创作过程中的价值作用,为马克思主义与茶文化的融合与应用提供条件。因此,马克思主义在发展过程中,融入茶文化是一种较文化内涵的融合,对于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群体中的传播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3 米歇尔·伏维尔与心态史的新史学研究取向

在法国大革命史研究传统中,传统史学家忽视和曲解了集体意识心理和革命政治活动的关系。如自复辟王朝的基佐(Francois Guizot)、梯叶尔(Augustin Thierry)、米涅(Francois Auguste Marie Mignet)等史学家,强调政治斗争和阶级冲突的政治史传统,这种研究取向在法国大革命史研究领域中长期占统治地位。然而,受到马克思主义影响的具有激进主义思想倾向的史学家或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们,依靠群众心理研究的方法,开辟了法国大革命精神状态史研究,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这种传统最初由勒费弗尔尝试,经由对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群众心理大恐慌状态研究得到开创,1982年后,以伏维尔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借用现代心理学理论,在《大革命精神状态》等论著中加以发展了。这样对群体的“整体心理状态”的关注和追求,构成了精神状态史学家从事开发史学新领域的主要动机。

伏维尔站在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立场上,认为法国传统马克思主义大多仅仅关注社会历史的经济史解释和社会史解释,主张史学研究应开辟新的途径与领域。他把从精神状态史研究看成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重要责任,要求史学家研究社会历史时,既应立足于物质生活和经济基础,同时又放眼于人类社会生活的综合考察,最终揭示特定历史时期那些作为人类社会思想的核心内容的人们心理状况和精神状态。

通常认为,法国以年鉴派为先导的新史学主流价值取向,就是试图在丰富多彩的历史内容和总体各层面上对社会历史进行研究和解释问题。而心态史或历史人类学领域的成就,其实反映了当代法国与西方社会历史中人们的现实心态与需求:撰写一种有血有肉、生动深刻的社会历史。这种历史的历史性与传统史学的非历史性是不相容的,法国新史学家以全新的历史人类学方式和心态史方式,开拓了社会历史的一系列貌似琐碎的新领域,从面使史学恢复了其历史性:从社会政治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心态结构、地理-生态结构、科学技术结构的整体多层次、多方面分析出发,史学揭示了人类文化的历史变迁真实图景。

作为法国精神状态史学派中的重要成员,伏维尔在政治文化与心态史研究方面的贡献和成就,主要表现在历史研究领域的扩张、方法的革新、史料观念的变革方面,强调历史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特别是现代心理学学科之间的知识交流,倡导多层次的历史时间观在史学研究中的灵活运用。论者认为,实质上伏维尔的心态史研究是建立在一个预设的“中长时间”跨度的理念上,而这种“中长时段”的理论,又区别于布罗代尔的长时段。伏维尔与法国年鉴学派第三代中心人物如勒高夫、杜比与勒华·拉杜里等人一道,把具有法国特色的一种文化史研究或思想史研究取向的心态史之历史解释模式,提出到一个新的阶段。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以法国年鉴学派的代表人物对“心态史”的追求与新史学范型转变的关系重大,但我们也不可忽视诸如伏维尔那样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法国心态史研究领域中的地位。是故,伏维尔是“当代最细致、最有想象力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同时对‘新史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猜你喜欢

史学家史学茶文化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司马迁对历史学作用的认识
史学漫画馆
史学漫画馆
史学研究纵横谈(三)
史学研究纵横谈(上)
芬兰军事史学家与军事科学院进行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