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茶道感悟高校教师专业情意的培育之道

2018-01-19琼,梁

福建茶叶 2018年12期
关键词:情意茶道高校教师

李 琼,梁 伟

(红河学院,云南蒙自 661100)

我国传统茶文化中的茶道思想,经历了千年的文化沉淀拥有非常深厚的哲理和内涵。茶道感悟主要以寂、清、真、怡、和这五大真谛为核心表现,并随着历史变迁一起流传至今。因此,茶道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在许多领域被感悟、被拓展。高校教师的专业情意培育,犹如茶道一般,需慢慢浸泡、细细品味,方能醇香四溢,感染他人。高校教师专业情意的培育,可以借鉴茶道思想的丰富内涵和哲理,运用茶道思想的五大真谛来完善和提高。

1 茶道思想简介

茶道思想是基于茶文化所延伸出的一种思想,其中包含了我国儒、道、释各大家的哲学理念。茶道思想的核心之所以能够在各地得到广泛传播,主要是茶道思想所推崇寂、清、真、怡、和五大真谛。其真谛能有助于陶冶人们的情操,并能够在其思想感悟下感受到茶道精神的核心内涵。人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先古人民的积极生活态度,从而能够以此态度来感悟生活。比如:以儒家茶道思想为例,茶道思想中的谦和以及中庸之美,都可以促进人们和谐人格的养成。同时,在开展各种茶事活动过程中,均需要表现出“和”的寓意,泡茶与饮茶都非常注重谦和之仪。再比如:佛家非常注重在饮茶时来参禅悟道,在此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让自身的心性得到修行。而道家推崇的茶道精神,主要是以宁静、淡泊为核心,最大化地体现出了道家所追求的返璞归真的人生哲理。

2 以茶道思想感悟高校教师专业情意培育的可行性分析

以茶道思想悟教师专业情意培育之道。在高校的校园文化和高校教师群体职后教育中融入茶道思想,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可行性。(1)在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改革中,高校教师作为当事人,首当其冲成为改革的先锋,面对繁重的职业发展压力,部分高校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了缺少责任心、教学态度不严谨、教学常规工作敷衍了事等问题,职业发展进入瓶颈期,产生了职业倦怠。此时,应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排解,帮助教师正视职业发展中的职业倦怠,加强专业情意的培育和熏陶,重新燃起职业发展的热情。茶道思想恰恰可以应用在帮助教师成长的策略之中,通过茶道使高校教师悟道,提升高校教师的道德修养和专业情操。(2)茶道五大真谛所蕴含的丰富思想内涵及哲理,每一“道”都能幻化出无穷的魅力,借以促进高校教师的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和专业自我多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因此,茶道思想在高校教师专业情意培育中的运用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可实践性。

3 茶道思想在高校教师专业情意培育中的应用策略

3.1 通过茶道思想中的“清”促进专业性向发展

教师“专业性向”,指的是教师持续一贯的适应于教师职业的人格特征和魅力。简单而言,就是教师适合教职的一种个性倾向。对于茶道思想中的“清”,可以将其理解为“清洁”、“清廉”、“清静”之意。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内心的幽静并具有廉耻之心。高校教师群体是一个文化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其思想活跃、富有创造性,教师在传授知识和与学生的沟通中,其个性特征、德行品质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高校教师队伍数量庞大,教师的育人方式也各有千秋,有温和舒坦之人,亦有急躁癫狂之士;有一心悟道传道之师,亦有追名逐利之徒。将茶道思想中的“清”的哲理融入到高校文化建设中去,还高校一方净土,让教师明确自身的责任,在教学活动中突显教师的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言传而身教。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围绕茶道思想中的“清”来端正教师的言行,淡泊名利,追求真知,让学生得到高尚情操的教育。此外,高校教师还应发挥自身知识积累的优势,以正确、清晰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为此,必须要在日常工作、学习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结合自身特点构建一套科学化、合理化的育人方式。通过先进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不断积累基础理论知识并开展实践探索。当在教学中发现学生错误时,需要给予学生明确正确的学习指引。同时,通过茶道思想中的“清”,还可以让高校教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精准地掌握新时代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的教育目标,并树立起坚实的信念,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茶道思想中的“清廉”、“清雅”作为师者的处世态度,修身之道。

3.2 通过茶道思想中的“寂”时刻鞭策专业自我的发展

教师“专业自我”,是教师对整个教育工作的体会而形成的肯定、认同的态度。要促进专业自我的发展,可以围绕茶道思想中的“寂”这一思想内涵,保持对所生活的空间持有空灵的心境,并从品茗之中来体会茶香所带来的虚静。从而可以让自身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形成特有的眼光来看待自我。简单而言,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面临很多的压力,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些压力对于个人发展存在一定的阻碍。想要缓解这些压力,则可以通过茶道中“寂”的感悟来不断地激励自我。在内心中形成保持冷寂之心、完善自我的心态,树立圣洁育人的教育信念。此外,茶道中的“寂”还具有另一层意义,既是一种人生修行的准则,同时又可以在“静”中寻求到创新。在这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高校教师群体需要“静”的感悟来不断反思,让自身保持“静心”,过滤掉任何来自外界的不良影响,在内心中生出智慧,感悟个体专业自我的发展。此外,高校教师通过茶道思想中的“寂”来领悟其所蕴藏的“精”。通过茶道思想不断提升自我,并感悟“精”的最高境界,在教学工作中,时刻保持精心、细心和用心的严谨态度,以精益求精的教育理念对所教学科开展科学的批判性解读,让教学工作达朝着精致、创新、务实的效果发展。

3.3 通过茶道思想中的“怡”提高专业情操

茶道思想中的“怡”,主要是以在不同类型茶事活动中,体会对事物的美,从而可以对不同层面的事与物形成一种精神层面的意境与审美感知。通过不断地探索茶道思想中“怡”的哲学理念,可以让高校教师进入到明心养性的思想境界,让自身的专业情操得到最大化地升华。同时,借助茶道思想“怡”的理念,还可以为高校教师形成一定的启示,规范教师行为,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保持乐于奉献的精神,兢兢业业,潜心育人。“怡”的氛围,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并在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收获更多的知识。高校教师需要将教学工作与自身的价值追求以及情感进行有机整合,确保自身能够保持积极的教学态度,发挥出教师的责任心和爱心,帮助学生迅速成长。这也是高校教师体会奉献快乐的一种途径,并在整个育人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情操,“怡情”、雅致。

3.4 通过茶道思想中的“真”促进专业理想的发展

茶道思想中“真”的理念,寓意在待人接物中应该保持真心与真诚。这是一种高尚的思想境界,更是一种人生处世的理想状态。在进行高校教师专业情意培育过程中,可以围绕茶道思想中“真”的理念,让其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真心,并以真诚的态度来对待每一名学生,真正热爱教育事业,在学校发展、学生成才的过程中实现教师专业的发展,积极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共同体,让教师与学校、与学生共同成长。

3.5 通过茶道思想中的“和”严格要求自己

千年沉淀,茶道思想中“和”的理念形成了“度”、“宜”、“当”三个维度的思想。这些思想所表达的是一种中庸的态度,更是茶道哲学理念的核心所在。特别是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间,高校教师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面临着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想要切实提高教学实效性,鼓励教师爱岗敬业,“和”的理念不可少,以茶道思想中的“和”来确保自身保持平和的心境、积极的态度。在教学工作中以健康、和悦来严格要求自己,协同学校一起为校园的安全、和谐与稳定作出积极的贡献。发挥茶道思想中“和”的中庸之美,促进自身道德修养和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

4 结语

综上所述,茶道思想在经历几千年的沉淀之后,形成了“寂、清、真、怡、和”的五大真谛。将这些满含哲理的思想融入到高校教师专业情意培育过程中,可以有效地促进高校教师道德修养的不断提升,调动教师自我发展的内驱动力,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向前推进。

猜你喜欢

情意茶道高校教师
寻迹万里茶道
论新时代中国茶道精神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谈谈高校教师的教学学术
基于主观幸福感的高校教师工作绩效提升策略
文字让情意轻舞飞扬
茶道人生
李忠宪:“绿叶”对“根”的情意
心愿之选
《茶道六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