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符号学视域下的采茶舞蹈研究
——以湖北地区土家族采茶舞蹈为例

2018-01-19赵新哲

福建茶叶 2018年12期
关键词:土家土家族民间舞蹈

周 乐,赵新哲

(1.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2.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吉林长春 130024)

土家族采茶舞依托于当地特色旅游产业兴起,是土家族民间舞蹈艺术精神发散的传播形态。目前随着湖北地区采茶舞大赛的成功举办与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采茶舞的传播,已有着独立发展的态势。从符号学的视角来看,采茶舞中充满表达意义,饱含民族风韵的符号,实现了土家族茶文化在当今时代的意义与价值。其深沉充满智慧,灵动与执着的艺术精神是土家族采茶舞不朽的灵魂。其细腻充满率真,绵远与原始的艺术精神是土家族采茶舞纯粹的真善美,是土家人“和”的精神内核。

1 舞从茶中来——舞蹈现象缘起

“土家族采茶舞蹈”(以下简称为茶舞)是在湖北地区茶产业的不断成熟与人们对审美意识的追求下,依托着当地的旅游文化,以湖北省宜昌市土家族自治州五峰县为中心悄然盛行起来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2017年,茶舞开始独立于旅游活动之外,其中以五峰采茶舞蹈为代表。该舞蹈好学易懂,大方美观,深受当地百姓的热爱,风靡全县,形成了土家采茶舞蹈现象,它也成为了土家茶文化的符号。本文借助符号学相关理论深入浅出地分析五峰茶舞中所蕴含的文化精神。五峰采茶舞是湖北地区茶文化的符号,我们从该舞“种茶,采茶,敬茶”这些形象丰富的肢体语言中,带领大家一起感受其中所承载的土家族人民勤劳、朴素、重道的土家民族精神。

2 无声的言说——茶舞形态符号

在罗雄岩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程》中说道:“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有它们各自形成与发展的规律;都有显而易见的部分和难于发现的深层文化因素。”这其中包含的“显而易见的部分”与“深层文化因素”两个部分即体现了符号学的思维方式。舞蹈具备一套独特的符号系统,通过其运动线路,动作质感,力度变化,幅度大小等基本元素来传达埋藏在动作下面的深度信息,我们从舞蹈结构的承载者——身体为出发点,通过“摘茶,种茶和喝茶”的动作形态,运用“所指”和“能指”的一对概念来探寻舞蹈中的多重隐喻。探究出群体以茶为生的生存方式,更能揭示出更深层次的土家民族精神。

从茶舞的整体来看,首先是“同边顺拐,屈膝弓背”的体态呈现。一是由于地理环境的制约,土家族所处武陵山区,生活交通不便,在土家人上山下山采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双膝均匀颤动的下肢动律特征;二是由于茶树高度的制约,五峰地区的茶苗较矮,需要弯腰屈膝才能得到茶叶,茶农在弯腰摘取—放入背篓这两个动作间循环往复,即带动身体有规律的前后左右摆动,在这两点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了“身体前倾,后背弯曲,同边顺拐,屈膝弓背”的体态。

其次是茶舞明快有力的节奏型,且动作质感干净利落,这与当地的日照情况和茶叶鲜嫩易损的特性有关,还与五峰虽处武陵山脉的亚热带地区,但这正午时太阳毒辣,而嫩茶叶又不能被太阳晒到,这就对采茶速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赶在正午之前及时将新鲜的茶叶采摘下来,这种对速度的高要求决定了茶舞欢快有序的节奏基调。

从茶舞的动作构成来看,可分为采茶动作与表意动作两类。

在动作采摘中特意强调了拇指与食指的运用。茶农摘茶时为保持嫩叶完整,要运用单手或双手提手采这种特定的操作手法。我们可以看到,在采茶时两个手指“横移平抹收回”的运动轨迹被细心的土家族人民编排到舞蹈动作中,不仅隐喻了劳作情景,而且取胜于细节,使得土家族采茶舞与其它地区的采茶舞从风格特点上区分开,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在动作割草中,两只手臂直立在身体前方与两侧,像剪刀一样在胸前的空间内横向摆动。该动作的空间高度是由茶树的高度所决定的。

还有一些表意动作贯穿其中。在动作扇风中,左手边遮阳,边向右挥动呈扇风状。这样的表意性动作丰盈了采茶人的形象,展现了茶农们有忙有闲,忙里偷闲的生活态度。

透过这些动作的名称就感受到其中浓郁的生活气息,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地域性。而茶舞所运用的道具,也源自于茶农劳作时用于摘茶的背篓、筛茶的筛子等一些随手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具,无论是从动作类型还是道具选择上来看,都十分贴近土家人民生活,充满着乡土风情和独特民俗风味。

3 历史的回溯——土家民族精神

茶舞不仅在外观上具有极强的观赏价值,回望土家的的悠久历史,形成了种茶、摘茶和喝茶等朴实无华的劳作形态,其中隐喻着其民族精神。笔者认为土家族采茶舞蹈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包含务实精神与礼让精神两个方面。

务实精神是土家人极为突出的优秀品格,胡炳章先生指出:“就土家族的信仰文化而言,其主旋律乃是务实精神,即对群体或个体生存利益的渴盼和不屈不挠的追求精神。”土家族传统舞蹈作为其民族文化与精神的主要载体,充分显现了“务实”这一文化品性。从茶舞动作来看,大多是与茶产业的需要而增减,无论是手臂的运动空间,手指的相互配合运动,双膝的下沉颤动,肢体的前倾,抑或是这些部位的综合舞动,都呈现出简洁之感,动作的写真性,让人过目即懂。从文化层面来看,土家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只有自己的语言,为了便于沟通,肢体语言的呈现在一定要尽可能的精炼,以求得最大限度的相互理解。

礼让精神是我国传统文化精神。土家族人民淳朴好客,在客来敬茶,上门送茶,千里寄茶等传统礼节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而茶舞中也隐喻了礼、尊、敬的礼让精神。在动作敬茶中,身体向下弯曲埋头,双手打开呈托杯状态至身体前方,同时微微颔首双手前伸。在其中我们能看到”客来敬茶“礼节的舞蹈化呈现。敬茶时,讲求”端、斟、请“,而动作中“一手托杯,一手护杯,附身前送,恭谦有礼”是土家族人民礼让精神的外化,是外在形式与内里精神的统一。

4 未来的展望——在“文化自信”旗帜下

土家采茶舞蹈不仅将本土茶作为文化符号传播出去,更是积极响应并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提出的“文化自信”理论方针。在湖北省以五峰县为代表的知名茶乡,在“文化自信”的关照下,也开始注重茶文化的传承,2016年来自中国社科院等十余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重新探访五峰古茶道遗址。至今五峰县已举办土家茶乡女儿会四次,被评选为十大魅力茶乡,举办了春茶乡村游、春茶开园节,生态体验游等各种体验活动,在活动上,不仅可以种茶,更重要的是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从茶中品德,从茶中悟道。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灵魂丢了,这个国家就失去了自己的文化根性,失去了发展前进的内在力量。只有坚持从历史中走来,带着自己的思想文化向未来走去,才能将民族文化的血脉传承下去。茶舞文化作为土家文化形式之一,逐渐有了自己的发展脉络,同时也向独立的民间舞蹈体系进发着,丰富了我国民间舞蹈文化的宝库。民间舞蹈的多样化实则是文化的多样化,各种民间文化相互碰撞融合中,爆发出艺术建设大繁荣的活力。

5 结语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渐远离了传统的采摘方式,并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来代替,茶农们传统的人工采茶模式逐步消失是必然的。但采茶作为土家人民最基本的生存手段,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在历史的因袭中仍留存在人们的心理,其并成为土家人民勤劳、重礼的符号代表,这种长期沉淀的民族印象不是科学技术的介入就可以轻易改写的。而采茶舞蹈正是利用了人们头脑中对采农采茶的固有印象,从采茶动作形态入手,艺术化的复现采茶情景,通过舞蹈符号的隐喻性质,揭示出悠久历史沉淀的茶舞形态背后所隐喻的务实精神与礼让精神之和,即土家民族精神,同时又结合了当下的“文化自信”方针对分析了茶舞的未来走向,要在丰富、规范茶舞动作的基础上,坚持土家茶文化的传承,让茶舞成为土家茶文化的名片。

猜你喜欢

土家土家族民间舞蹈
探析民间舞蹈传承的现状及发展
Dancing for theDead
土家族情歌
达斡尔民间舞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三峡地区土家族摆手舞艺术特征分析
———评《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钟 鸣艺术作品欣赏
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如何传承民间舞蹈艺术
土家摆起来
土家摔碗酒
明清两朝地方文献辑录的土家语词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