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代诗歌作品中的茶意象审美内涵分析

2018-01-19

福建茶叶 2018年12期
关键词:茶文化时期意象

薛 婷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成都 610066)

唐代诗歌的发展,是我国古代诗歌演变历程中的重要节点,不仅出现了诸多诗歌大家,人们对于诗歌的热爱、推崇也达到了历史中的高度。针对唐代诗歌的研究,不仅可以体会古人生活、社会背景、品格、行为方式等,还可以了解古代文化的发展,其中茶文化就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唐代诗歌作品中的茶意象审美内涵,对该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和不可忽略的价值。

1 关于唐代茶主题诗歌的分析

1.1 初唐时期的茶主题诗歌

唐朝的诗歌与茶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可以说,在唐朝诗歌发展的全历程中,均可以发现“茶文化”的身影,唐朝诗人对于茶的推崇也到达了历史中不可忽略的高度,由此也可以证明,茶文化在古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可以说是古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初唐时期,茶已经开始出现在诗人的诗歌中,其中骆宾王的作品《畴昔篇》中曾提到过茶,但在具体的内容中茶是被作为背景出现,对于茶的整体描述和赞美并不突出。初唐时期的诗歌和茶文化结合,只是历史发展的开端,一方面来说,唐朝初期的诗歌发展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诗歌盛行还需要时间培育,进而导致诗歌与茶的结合作品数量并不多,另一方面来说,茶本身的种植、引用还处于发展阶段,尚未形成规模,这也导致人们对于茶的认知、喜爱还不够深入。但不可忽略的是,在我国初唐时期,诗歌与茶的结合已经初见端倪,并为后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 盛唐时期的茶主题诗歌

盛唐时期是唐代诗人、诗歌的高产阶段,现在为人熟知的唐代诗歌大家大多在盛唐时期闻名,并且留下了自己多篇美妙的诗句,包括诗人李白、诗人杜甫以及诗人高适等。诗人对于茶的偏好在盛唐时期也越来越凸显,多首专门咏茶的诗歌流传开来,其中李白的作品《赠玉泉仙人掌茶》更是第一次将名贵的茶作为诗歌的主题,在李白的作品中详细阐述了仙人掌茶的口感、种植环境以及功效,同时也为后人研究该类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另一方面来说,在唐朝以前的隋朝时期,茶作为一种饮品是宫廷中的御用之物,但是在盛唐时期开始,茶已经逐渐成为文人雅士生活中的必备品,极大程度促动了茶文化的普及和推广。

1.3 中唐时期的茶主题诗歌

中唐时期是茶主题诗歌的繁荣时期,根据不完全统计数据情况来看,唐朝诗歌中以茶入诗的作品接近350首,而中唐时期的作品超过200首,可以说中唐时期是对茶诗发展贡献最大的时期,也充分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茶的推崇、喜爱以及涉猎的广泛。其中白居易是唐朝著名的爱茶诗人,其关于茶诗的产量也是高居唐朝的榜首,被称为“别茶人”。在白居易描述、咏叹茶的诗句中,不仅充分体现了历史发展状况,还为后代研究古代茶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文献,另外诗人卢全也曾作出流传千古的茶主题诗歌,即为《七碗茶诗》,还有元稹的《一字至七字诗·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研究意义。总而言之,中唐时期是茶与诗歌重要的融合阶段,作品的文学价值、历史研究价值均属唐朝之最。

1.4 晚唐时期的茶主题诗歌

经历了繁华时代,晚唐时期的唐朝发展已经开始了下坡路,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于茶诗的发展也产生了直接性的影响,尤其是在晚唐时期的诗歌逐渐出现“颓态”,另外由于诗僧的加入,为茶诗带来了大量关于佛法、佛家的意象。总之,尽管该时期的茶诗发展较为成熟,但作品产量并不高。

2 关于唐代诗歌作品中的茶意象审美内涵分析

2.1 关于唐诗中茶叶的审美内涵分析

茶叶作为隋朝宫廷的御用之物,在唐朝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发展,大量的古代典籍和唐朝诗歌都可以作证,即“茶兴盛于唐”。随着茶的繁荣发展,唐朝诗人对于茶叶的描述也越来越多,其中《咏茶十二韵》中曾针对湖南所产的茶叶被长途跋涉运送到京城的场面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也侧面证明唐朝运输领域的发展对于茶文化的发展具有直接性的推动作用,另外可以充分体现出古代文人对于茶的喜爱、以及当时茶文化风靡,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人们对于茶的追求不断提高,对于茶的欣赏、品味也越来越高。唐朝诗人对于茶叶的描述,其表达的寓意早已超过了茶叶本身的习性、特征,而是将自身的生活理念、品格追求进行寄托,茶叶被看做是一种圣洁的物品,也是一种有灵性的物品,品茶的实质是品味淡薄、清高、芬芳,品茶不仅可以陶冶自我,还可以作为三五好友之间进行交流、往来的纽带,可见茶叶已经成为文人墨客生活中的必需品,是交友文化中的重要因素。

2.2 关于唐诗中茶艺的审美内涵分析

我国传统的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早已超脱了茶作为饮品的物理属性,更多的是精神内涵和人们寄予的品格特征,在对茶的追求过程中,关于煮茶水、煮茶的木材、茶本身、茶具以及品茶的步骤等都具有详细的介绍和偏好,并且已经逐渐成为一门艺术,也就是所谓的“茶艺”。复杂、全面的茶艺不仅体现在文人墨客的日常生活中,更被带入到诸多作品中,比如说关于煮茶水,多个诗人都曾表示“山泉”为煮茶的上品,白居易的《山泉煎茶有怀》和皎然的《对陆迅饮天目茶,因寄元居士晟》都曾提出山泉水煮茶,不仅是山泉水本身的物理属性,更是山泉水的清澈、自在寄托着诗人的情怀,将山泉水与茶进行了融合表达。另外关于煮茶的木材也被多次提出,诗人孟贯和戴叔伦都在诗中指出“松木”作为煮茶工具最佳,除了松木本身就具有清香的特征,松木本身的内涵也受到广大文人墨客的青睐和推崇。因此,在茶艺发展的过程中,更是丰富审美内涵的发展,是古代人思想、品格推崇的集中表现。

2.3 关于唐诗中茶道的审美内涵分析

古代文人墨客对于茶的追求,除了品茶形式上、环节中的创新,更是在关于茶的思想领域进行了深入的开拓,也就是所谓的“茶道”,并且在“茶道”的表达和交流过程中,讲究的是思想与情感是否能够达到共鸣。在我国茶道的发展中,受到包括佛教文化、道家文化以及儒家文化等的影响,可以说针对相关诗句进行研究,可以看到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璀璨,是我国茶文化发展中的一次质的提升。

在诗僧皎然的作品《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第一次正式提出茶道,并且在茶文化中融入了佛教文化意象,不仅将自身的诗歌文化得到充分的体现,还将对于茶的理解、赋予的内涵尽心淋漓尽致地展现。后期还有诸多诗人提出自己的品茶过程中悟出的“道”,也成为唐朝诗歌发展中的重要组成,更是思想提升的集中体现。茶文化的视角来看,不仅能够看到我国唐朝时期诗歌的发展历程,更是历史的重要见证,对于历史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追求动态均具有直接性的反应,是我国古代研究的重要瑰宝。

2.4 关于唐诗中茶的现实内涵

在唐朝时期,诗人对于茶的描述,不仅体现自身对于茶的推崇,对于茶文化的研究,还借助茶来体现当时的社会环境,尤其是对于统治残酷的讽刺。在古代,茶的种植过程并不轻松,是茶农勤苦劳作的结果,但权利阶级对于茶的浪费,对于茶农的压榨、剥削,体现当时社会中普通劳动人民生活的艰难,也表达出诗人对于残酷官吏的痛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比如说在《茶山诗》中的内容“亦有奸佞者,因兹欲求伸。动生千金费,日使万姓贫”的句子,将统治阶级的无情压榨、劳动人民的生活困难体现的淋漓尽致。因此,在唐朝的诗歌发展中,茶诗不仅是文人墨客对于茶叶、茶艺、茶道的追求和体现,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茶诗的研究可以作为古代生活、政治统治、社会环境研究的重要参考和借鉴。

3 总结

本文通过阐述了在不同的唐朝阶段的茶主题诗歌的发展,以及在唐代诗歌中茶意象的审美内涵,对于我国茶文化的钻研、分析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通过茶文化的研究还可以更好地还原古代生活环境和政治环境。总而言之,茶文化的发展是我国古代历史中的重要瑰宝,希望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钻研,切实促进该领域研究的进步。

猜你喜欢

茶文化时期意象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意象、形神
开心一刻
一战时期蛰豪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