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辅导作用分析

2018-01-19严交笋

福建茶叶 2018年12期
关键词:茶文化思政理念

严交笋

(江西传媒职业学院思政部,江西南昌 330224)

引言:在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想日渐凸显。从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角度来看,高校不仅要在专业上体现自身特色,为大学生融入社会提供支持;更应该坚持德行兼备的理念,推动思政教育的开展,为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与思想塑造中顺利适应现代多元社会的发展。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它不仅为拓宽了传统艺术表现形式,更是在精神层面为整个民族提供充足的养分,并促进了民族性格的形成。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茶文化,对于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具有重要辅助作用。

1 茶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辅导作用

第一,茶文化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思想认识的提升,以及行为规范的塑造。茶文化虽然在文学、艺术等形式上有着具体的呈现,但是其根本的力量却是对人的思想与行为构成的潜移默化的指引,茶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而我们在传统文化中塑造自己的思想行为,自然也能够接受茶文化的熏陶,对于大学生而言,教师可以渗透茶德,让学生在赏茶、品茶的过程中放下浮躁的情绪,更加理性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世界;可以为学生渗透茶礼,利用仪式化的品茶礼节规范学生行为,以缓解学生行为与外部世界之间的矛盾。第二,茶文化有利于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创新思政教育形式。传统的思政教育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大学生在长期的接触中失去了新鲜感,并在学习中形成惰性,同时课堂教学手法单一也加重了学生对思政教育的抵触,而茶文化的渗透可以从内容上让思政教育课程焕然一新,同时在方法上也打破了课堂讲解的局限,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活动的机会,进而推动了思政课程的转型与创新。第三,茶文化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在当前文化多元的背景下,树立文化自信是我们对外交往的根本,而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内容,能够让学生提高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肯定,进而树立文化自信,提高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现状

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高校是现代专业化人才输送基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宣传的重要场所,因此,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该绷紧思政教育这根神经,将德才兼备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文化多元已经成为开放社会的常态,而各种价值理念的交织与冲突也使得高校的思政教育开展困难重重。大学生作为思政教育的主体,其在价值理念塑造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自我认识片面,学习动机不明显,大学生的思想价值体系尚未成熟,对于社会中存在的种种现象缺乏深入分析与理解,并在高效率的信息传播中形成了错误判断,甚至陷入了虚无主义的泥潭,认为在社会关系网中,自我努力微不足道,影响了专业学习;“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价值倾向在校园中蔓延,尤其是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使得一些学生对名利失去正确的价值判断,陷入了盲目追求“金钱”、“名利”的泥潭,从而失去了对社会发展的关注,将个人价值凌驾于社会发展之上,为大学生未来融入社会埋下巨大的隐患。

3 加强茶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辅导的策略

3.1 创新思政教育理念,探索多元化的教育手段

茶文化之所以能够在上千年的传承过程中从未间断,其关键就在于根据时代的发展创新理念,并增加新的文化内容。因此,从茶文化的视角来看高校也应根据当前社会多元价值理念的现状,对思政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提出的新要求,以打破传统沉闷僵化的教学氛围,提高大学生对思政理念的接受与理解程度。例如,教师可以将茶文化引入到思政教育中,依托茶文化内容设计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其中开展茶文化讲座,培养学生学习茶道等活动,则能够让思政课堂别出心裁,焕发新的活力。

3.2 优化课程结构,渗透茶文化思想精髓

茶文化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并在上千年的发展中与不同的艺术形式相融合,发展出别具特色的文化体系。课程结构是思政教育开展的依据,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教师可以结合茶文化内容丰富、完善思政课程体系,从知识层面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了解不仅限于马克思主义,还应该延伸到中国传统文化,并在文化的熏陶中提升道德修养与思想品质。文化的渗透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在茶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利用专业课程,为学生提供系统专业的文化指导,例如引入《中华茶文化》、《茶文化概论》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专业学习氛围,树立基本的文化观念;另一方面注重日常教学的渗透,如在讲解“文化自信”内容中教师可以渗透茶文化,让学生根据自身的体会理解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以强化大学生对茶文化的理解,树立文化自信。

3.3 打造思政教育第二课堂,组织茶文化实践活动

与专业课程相比,思政教育一直处于高校教育教学培养的“边缘”,学校、教师习惯于将专业教学放在首位,忽视学生在未来适应社会过程中需要的思想价值理念。针对此,高校应调整课程教学局限,让学生从专业理论与实践培养中跳出来,在课外实践中获得更加直观而深刻的体会。例如,思政教师可以利用茶文化内容开辟“第二课堂”。在“第二课堂”上,教师通过设计教学培养项目,并项目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不仅能够在实践中感受、体会、接受茶文化,还能够发挥自我价值,将思政教育理念融入其中。例如某高校管理专业与茶企业合作,打造“爱心茶室”项目,将学生引入到项目管理中来,让学生的管理专业学习不再局限于理论,而融入到实践探索,并在探索中得到道德修养与政治思想的全面培养。

3.4 利用新媒体手段,提高茶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辅助效果

随着信息化教育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在校园内的渗透也不断深入,大学生作为最活跃的网络群体,他们在互联网上广泛涉猎信息,而一些不良价值理念也趁虚而入,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带来了困难。针对此,高校应充分分析互联网发展与大学生成长的关系,将利用网络资源,优化网络环境作为信息化教学的重点内容。不可否认,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为高校在思政教育提供了更丰富的渠道。根据茶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辅助作用来看,教师对茶文化的渗透不应仅限于语言说教,还应该充分利用信息化教育手段,让学生在情景融合中接受茶文化的熏陶。例如教师可以根据茶文化内容探究思政课程的呈现方式,并制作网络课程,将课程资源上传到教育教学平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机会;再如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平台打造茶文化公众号,并利用文章推送以及各种活动鼓励学生阅读,并将思政教育内容渗透其中,让茶文化在学生的碎片阅读中占据一定地位,以强化茶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辅助作用。

4 结束语

总之,在现代社会多元价值理念交织并行的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情况日益严峻。忽视思政教育会造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失衡,使得一些学生在纷繁的价值冲击中陷入误区,并为未来走向社会留下隐患。针对此,高校应重新重视思政教育的在学生未来发展中的价值,并从传统茶文化中汲取养分,发挥其教学辅助作用,转变思政教学理念,探索思政课堂开展的新途径;优化课程结构,引入更加符合当前大学生发展的思政内容;拓宽第二课堂,丰富思政教育实践;发挥新媒体作用,丰富思政课程资源。这样才能实现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认知发展的契合,进而塑造积极健康的思想价值体系。

猜你喜欢

茶文化思政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