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文化在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运用

2018-01-19殷林林

福建茶叶 2018年12期
关键词:饮茶茶文化素质

殷林林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四川成都 610101)

1 现代茶文化的系统构建

1.1 茶文化人文素养

茶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民族文化,饮茶也是文人墨客陶冶情操的交互活动。茶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素养,从古至今渗透在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首先,茶是优雅的代名词,饮茶能够舒缓内心,饮茶活动是文人的日常活动。古时著名的诗篇或画作,其灵感往往是人们在饮茶活动时的互相交流中迸发的。其次,茶文化流变千年,包含内容甚广。从戏曲艺术到书法文化,从诗词歌赋到雕塑设计,都具有我国传统文化的厚重性和人文气息。我们从茶文化的历史沿革中,可以体会不同时代的人文素养。最后,我国地域幅员辽阔,各民族茶文化都有不同的特点。不同民族茶文化下的采茶戏、茶艺、制茶文化也多有不同。从茶文化的民族性和区域性中,能够透析出不同地域的人文特征,从而理解当地的人文素养。

1.2 茶思维教育渗透

茶文化发展到现代,逐渐开始具有现代化的茶文化体系。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大力弘扬,传统茶文化开始以各类形式,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茶文化为基点的各个企业的核心文化、以茶思想为指导的高校教育改革事业、和以茶贸易为突破口打开传统文化类商品市场,是茶文化现代化发展的主要三大方向。目前,茶思维教育方式渗透在高校的各类学科教学中;并且其作为高校素质教育改革转型的重点,茶思维的渗透力必须加强。现代高校教学中,茶思维的渗透方式多以课堂理论教育为主。茶文化的背景与各个学科的背景进行结合,学生通过了解茶文化的具体内容,来提高学科理解能力;并在茶思维潜移默化的逻辑渗透下,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然而,现代各类互联网软件的兴起以及茶类娱乐场所的兴建,分散了以往传统茶文化课堂教学的注意力,要想让茶文化能够更好的对高校教育进行构建,必须以多种形式进行渗透。

1.3 茶艺术课外培养

采茶戏、茶歌及乐器演奏、茶画、茶具设计等艺术类内容,都是在茶文化背景下出现并发展的茶衍生艺术文化。现今我国对茶文化的各类文化传承关注度提高,采茶戏作为非遗文化,已渗透在各个高校。采茶戏的高校渗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气息和综合素质,还能为茶戏的传承提供更好的受众平台。除此之外,其余茶艺术的教学因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场地限制等原因,并没有过多的渗透在高校教学之中。然而,单一文化素质的培养,并不足以构建大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基于此,各高校开始试行茶艺术的课外培养方案。对于高校能够提供场地和师资的茶艺术项目,学校将其项目作为选修学科,供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对于部分小众茶文化艺术项目,学校也会帮学生找到正规的平台机构进行学习。茶文化内容众多,如何将其全面运用,更加深入的构建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系统,值得高校研究探讨。

2 茶文化在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应用分析

2.1 文化素质构建分析

茶文化针对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构建,在目前大学生综合素质构建中是最为完善的部分。通过对茶历史文化的研读思考,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知识面得以提高;通过各民族茶文化交流活动和茶博物馆参观,学生的文化素养不局限于书本,开始在脑中有立体感的画面,学生对茶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知。除此之外,部分城市高校还会定期举办茶乡文化郊游活动,让学生在深入茶文化的发源地中,感受传统茶类历史文化及地域人文风貌。从校内到校外以各类形式,熏陶学生的文化素养。

2.2 心理素质应用分析

时代发展的加快与人民对精神财富的需求,使现代大学生形成了较以往更为丰富的情感性心理。现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是教师在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下,需要关注的重点。经调研,因成长环境较为优越,现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力普遍不高、受挫能力较低。茶文化在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中的应用较为普遍。高校会在校内建立茶社,并举办各类茶文化活动,提高学生与教师心理沟通的场所和途径。通过各类茶文化活动,学生也能够陶冶身心、减轻压力,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素质。然而,各类茶文化活动无法更加广泛的影响到学生方方面面的日常心理状态,必须将茶文化的思维模式融入学生潜意识之中,才能够稳固学生的心理基础,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2.3 行为素质教学成果

通过对26所茶乡高校进行调研考察可知,在茶文化的渗透下,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构建体系愈发完善。学生在茶文化的框架中,其自身的艺术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都有一定的提高。然而,学生行为素质的教学成果却跟不上文化素质。究其根本,学生的应试文化教育内容过多、实践能力不足是主要原因。一方面,茶文化为在不影响教学内容的情况下进行体系构建,多是与各类应试学科内容结合;而应试教育的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因此对学生行为素质的教育内容不多。另一方面,学生的素质教育考核目前还未普及,因此学生没有动力去专门进行行为素质的练习。并且,高校涉及社会实践的机会较少,学生的实践场所较为闭塞、实践能力受到限制。

3 茶文化在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应用发展

3.1 科学文化素质拓展

茶科学是近代才兴起的茶文化内容,是关乎茶种类元素等科学实验的科学类文化。在茶叶人文文化素质构建逐渐完善的当下,茶科学文化随之进入大众视野。科教兴国战略下,高校在应用茶文化进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构建时,应当将茶科学文化的素质拓展加入系统构建版块。一方面,在部分物理、化学或计算机等专业课程中,加入茶科学的文化内容和案例分析,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科学知识素养。通过茶科学的加入,学生的课堂兴趣提高,茶种自身的各类试验也得以解决。由此可见,茶科学文化的课堂教学,是科学与教育的双赢战略。另一方面,将茶文化的科学小知识作为兴趣点,在校园公众板报内进行普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对科学文化研究的兴趣。综上,茶科学文化的科学素质拓展,能够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科学知识基础和科教水平。

3.2 饮茶习惯思维培养

上文提到,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需要加强,茶文化对其心理的影响渗透力尚且不足。为优化茶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构建,高校教师可引导学生培养饮茶习惯。首先,饮茶习惯的培养,能够加大学生茶多酚的摄入。而茶多酚有静心宁神等提高身心健康的功效,能够从生理方面促进学生心理状态的提升。其次,饮茶习惯的培养,不仅是对喝茶这类饮食活动的促进,还是培养学生一种“习惯思维”。学生通过饮茶活动,能够透析出“习惯思维”的益处,改掉拖延、做事不规律等自身短板。从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完善自我的途径中,强大自神的心理素质。最后,饮茶习惯的培养,能够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基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是完善茶文化在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辅助网链节点。

3.3 知行合一茶道系统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包括各类“静态素质”,还包括其“静态素质”下的“动态表现”,即行动力。针对部分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较高,却不懂得如何开展行为素质等问题,高校以茶道教育为基点,构建大学生知行合一的综合素质系统。首先,教师以茶道思想作为理论基础,为学生讲述知行合一的观念。在理论分析中,加入与时事相符合的案例进行演说分析,为学生的行为素质做出案例榜样、划定指标原则。其次,进行情境模拟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行合一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与各类茶企或茶活动中心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让学生在社会中切身体会茶道知行合一的真谛,提高自身的行动力和行为素质。

4 结论

在茶科学文化、饮茶文化与茶道文化等茶类文化理论的共同作用下,茶文化在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应用有了新的拓展思路。其应用在纵向上更加深入,在横向上更加广泛。通过对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以及行为素质的习惯培养,大学生的各方面综合素质较以往有明显改善,其素质提高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方向也更加明晰。

猜你喜欢

饮茶茶文化素质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饮茶养生De四季区别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花下饮茶,光阴含香
月下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