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茶道与音乐的结合之路

2018-01-19申桂红

福建茶叶 2018年12期
关键词:品茶茶艺茶道

申桂红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艺术体育部,河南郑州 450000)

作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道不仅涉及品茶,还涵盖了诸多艺术形式,音乐就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种。茶道与音乐的结合,不仅增强了茶道的艺术性、丰富了茶道的内容,还促进了音乐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可谓相辅相成、共生共赢。

1 解读茶道与音乐的渊源

茶道与音乐渊源已久。茶道源于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与厚重的内涵,极具中华民族之气韵。古有记载,早在四千年前,神农氏就认识到茶叶及其提神、醒脑、温润、滋补之效用,并将其引入医疗、养生、保健之中,至此,茶叶便进入人们生活之中,成为待人接物必不可缺的饮品,更有人将其视为生活必备,每每饮之必沐浴、熏香,以泉水煮之,以林火烹之,以精致瓷器盛之,渐渐衍生出茶道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如果说隋朝及之前乃茶道艺术的积淀期,唐朝则是茶道艺术的形成期,随后的元、明、清朝,茶道艺术蓬勃发展,与之相关的行业,诸如茶馆、茶社、茶行等相继形成,至此,茶道艺术已不再是单纯的泡茶、冲茶、赏茶、品茶技艺,而是人们获取身心和谐、内外宁静的重要途径,通过茶道艺术,人们不仅能够放松身体,还能沉淀心灵、升华思想。

音乐与茶道同属文化艺术范畴,虽然二者表现形式各具特色,但内涵、功能方面却有异曲同工之妙。例如,音乐与茶道均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粹、华夏儿女之智慧结晶,都可营造出愉悦、和谐之氛围,达到陶冶性情、完善品格之效。因此,音乐与茶道的结合可令人耳目一新,收获全新的感官体验,进一步升华其精神影响力。实质上,茶道与音乐的结合古已有之,细数众多古文艺术作品,都能见到饮茶抚琴之场景,如明代唐寅的《事茗图》中,青山环抱、溪流围绕的参天古松下茅屋数椽,屋中一人置茗若有所待,小桥上有一老翁依杖缓行,后随抱琴,似若应约而来。细看侧屋,则有一人正精心烹茗。画面清幽静谧,而人物传神,流水有声,静中有动。自唐朝后,以茶助思、以琴雅志之风便盛行各地,众多文人雅士将茶道与音乐相结合,极大地提升了茶道的文化品位与音乐的艺术格局。到了近代,茶馆、茶社等行业方兴未艾,其内不仅供品茶、赏茶之用,还搭建舞台,提供曲艺表演。自现代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休闲娱乐项目逐步增多,对于感官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茶馆、剧院、博物馆等开始将茶道与音乐搬至舞台,人们开始于美妙的音乐中欣赏优雅的茶艺表演、品位多彩的人生。

2 解读茶道与音乐相结合的独特意义

2.1 有助于丰富茶道的艺术形式与文化内涵

在茶道艺术中,茶艺表演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艺术表现形式。深入研究可知,茶道体系涵盖诸多艺术元素,如音乐、绘画、文学等,其中,音乐艺术最为重要,其不仅能够增进人们对茶道艺术形式的认同,还能深化人们对茶艺文化内涵的理解,突出其在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以广西六堡茶为例,其通过茶道与壮族音乐的有机结合,在民族乐器与舞蹈的配合下,将音乐美感与茶艺文化传递给人们,对于该地区茶道艺术表演而言,音乐发挥着主导作用,并深度融入茶艺表演之中,不仅丰富了茶道艺术形式,还极大地提升了茶道艺术的观赏性。不仅如此,在茶道文化体系之中,音乐元素既充当着辅助表演的形式,又是情境引入的重要一环,茶艺与音乐的结合可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解读传统文化,有助于深入洞悉茶道之意蕴,体味别具一格的文化内涵。

2.2 有利于促进传统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茶道与音乐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其不仅体现了诸多民族独特的地域民俗特点,还极大地彰显了各民族的特色文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代表着56种文化,在各民族茶区,都能看到少数民族人们能歌善舞的身影,其将茶道与民族音乐有机结合,不仅有利于展现独特的民族艺术文化,还能够深化人们对于少数民族风情的认知。以藏族酥油茶为例,其与悠远的藏腔相结合,使观众在欣赏之余不自觉地体会到藏族独特的风情,触发人们想要深入认识藏族文化的冲动。如今,茶道已经成为民族音乐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茶乐结合,有助于弘扬传统民族音乐,促进其创新与发展。

2.3 有益于打造相得益彰、别开生面的体验景观

无论是赏茶,还是赏乐,都是探索精神世界的过程,每一次的体验都不尽相同。茶道与音乐的结合,会产生神奇的反应,形成相得益彰而又别开生面的体验景观。音符的碰撞会给赏茶者带来独特的体验,赋予茶道文化更深远的韵味,使之犹如身临如梦似幻的情境中,人们可充分发挥想象力,体会音乐独特的艺术气息,感悟茶道文化蕴含的精神意境。可见,音乐使茶道艺术更具特色,茶道文化则进一步彰显了音乐之形象。茶道与音乐的结合,是对茶道文化精神意蕴的全面扩充,也是对千百年来中华修身之道的深入体现,深刻发挥了音乐的价值与功效。

3 茶道与音乐的结合路径

正如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中所提到的:“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茶道属于一种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不同地域、民族的人们都有饮茶习惯,而音乐作为一种跨国界、跨种族的多元情感表达方式,历来深受人们喜爱。因此,茶道与音乐的结合有其可行性,但还需根据“茶”、“人”、“境”的不同,选择适宜的音乐相辅。

3.1 因“茶”制宜

茶种类繁多,性质也各不相同,因此,在选择音乐上也应有所差异。我国饮茶涉及七大类:绿茶、红茶、花茶、白茶、青茶、黑茶及黄茶,这七大类无论茶形、茶香、茶色、茶味,还是制作、烹煮方式均不尽相同。绿茶清新,选择的音乐应明快、素雅,节奏也应快慢分明,古筝曲、笛声曲更相配,如《姑苏行》、《平湖秋月》、《风摆翠竹》等;红茶高贵而冷艳,素有“茶中梅花”之美誉,因此,可选用《梅花三弄》等与梅花相关的音乐,以彰显红茶的傲骨;青茶中享誉盛名的有铁观音、武夷山茶,为展现茶乡之美,多与《春江花月夜》等古典名曲相结合,使赏茶者感受到茶乡的独特风情;花茶要着重突出花香与茶韵意境,可选古筝、古琴等器乐所演奏的名曲、茶歌,如《茉莉芬芳》,突出花茶之色、香、味。

3.2 因“人”制宜

在当代,茶道绝非只用于传统茶文化的传承与延伸,还蕴含着浓厚的商业色彩,并衍生成为一种市场经济行为。因此,茶道艺术还需依循消费者的喜好,因“人”制宜,选择近现代音乐或西方音乐,最好是为品茶者“量身定做”的音乐,营造出婉转缠绵、高雅细腻的意境,使其在心旷神怡的意境中体会到茶艺之美,达到物我两忘之效。例如,有些品茶者青睐自然之声,可选择《山泉》,以淙淙泉水及啁啾鸟鸣的天籁之音,将其领进清新秀丽的云海大自然中,让人不觉飘飘欲仙,形成“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的韵味。近年来,茶道表演中不乏西方音乐的加入,赋予了传统茶道全新的内涵与文化。诸如《安妮的仙境》、《天空之城》等人们耳熟能详的西方音乐越来越受赏茶者欢迎,还有风靡全球的自然音乐——《神秘园》、《班得瑞》等也与中国茶道相结合,为品茶者营造出一派恬静、美好的田园风光,以缓解现代都市人在每天紧张工作中所积累的压力,让现代都市人疲惫已久的心灵,可以在品茗与音乐中找到放松的地方,忙里偷闲,品茶玩壶,享受人生。

3.3 因“境”制宜

虽然,茶道与音乐具有相通的共性,但二者只有在“互溶”的环境下方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因此,在茶道艺术中,应因“境”制宜,依循品茶的环境、茶道艺术形式等外在因素选择适宜的音乐,将环境与茶艺融为一体,打造出意境深远的品茶环境。若茶艺表演在室外环境进行,可选择高山、流水、鸟鸣、古朴建筑物之间;若在室内,可根据室内环境是当代气息,还是古典气息选择相应的音乐。当然,茶艺表演形式亦不容忽视,要将其视为一种艺术,与说唱、舞蹈等多种形式相融,呈现在人们面前。选择音乐时,切忌过于单一,应依据表演形式、饮茶环境的变化加以变化,还应依循不同民族的风俗特色、风情喜好加以选择,融入独特的民族音乐元素,创新茶道文化,将茶艺表演作为“窗口”传承各地独特的风俗文化。

猜你喜欢

品茶茶艺茶道
在最美的四月天跟着老苏州品茶、赏花、做美食……
寻迹万里茶道
李阳 让品茶成为视觉艺术
论新时代中国茶道精神
品茶养生 千年万亩古茶林——普洱景迈山
茶艺
冬品茶梅
茶道人生
校园茶艺飘香
办好茶艺技能大赛推动茶艺教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