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叶栽培及园艺设计的现状研究

2018-01-19陈君君

福建茶叶 2018年12期
关键词:园艺美感茶树

陈君君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 215008)

1 茶叶栽培技术现状

1.1 无公害标准培育技术

自茶文化复兴繁荣后,茶叶市场产量逐年上升。为提高产销量,许多茶工厂开始大批量生产未达到栽培标准的茶叶。茶叶作为饮食类农产品,具有质量安全问题的茶叶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而当茶叶作为园艺设计的主体植物时,没达到栽培标准的茶叶,不仅会通过空气微分子影响人体呼吸健康,其茶叶的保质期和存活率,甚至整体栽培的美感都会大大下降。基于此,我国政府开始大力推行无公害的标准茶叶培育技术,将茶叶栽培从个体培育,转型为系统化的专门工厂栽培。当茶叶作为园艺设计的主体时,茶叶的栽培方向要从饮食目标转变为观赏目标,关于茶叶的病虫害问题也需得到重视。通过严格的肥料使用规范、定期的病虫害防治规范和无菌操作间等措施,园艺茶叶的栽培发展得以规模化进行。

1.2 茶种引进创新技术

为提高园艺设计的美感、扩展园艺设计的思路,茶叶的栽培形式需要不断革新。首先,可通过不同土壤酸碱度、室温的调和,将原有茶树进行分类试验栽培。在不同的外部环境条件之下,茶树生长的高度、叶片的密集度都会多有不同。这样一来,同种茶树可以作为不同类的园艺主体进行搭配拼接设计。其次,可仿照果蔬植物嫁接技术,将茶树与各类花种进行嫁接栽培,培育出具有观赏性美感的园艺类茶花。根据计算机系统下的茶叶元素自动解析技术,将其与具有嫁接可行性的其他植物进行结合栽培,扩展茶叶园艺的种类。最后,可通过不同种茶树的分类结合种植,培育出新型茶树品种。并对各类野生茶树进行元素分析和茶科学研究,仿照其形态与特征培育出人工野生新型茶种。综上,通过茶种引进的创新技术,茶叶栽培的技术得到提高,茶叶园艺设计的基础扩大。

1.3 规模生产集成技术

茶叶生产栽培的集成工作是在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的。目前,以茶树茶叶茶花等茶类栽培为主的园艺设计和景观绿化应用广泛,园艺设计的主体需求量较大,人工的茶叶培育产出量已经跟不上城市景观绿化及园艺设计的需求和标准。因此,可将茶叶在无公害的栽培标准下,进行规模化的集成生产。即项目组织群体在各地调研出不同民族茶种的标准栽培技术和方案,将其分类整理后,建造出特定的园艺材料生产空间,进行大批量的规模化集成生产。这类集成生产并非在已有的生产技术下进行整体人工培育,而是将茶树栽培技术确定后,利用智能机器进行批量产出。通过恒温测定、智能识别、系统测算等计算机技术,机器可模拟人工,进行园艺茶种的栽培。在智能化厂家集成生产下,茶叶生产的过程更加可视化、规范化,机器栽培测定的精确度相对于人工来说也有所提高。

2 茶叶园艺设计探究

2.1 室内微型园艺设计

近年来,茶叶栽培与园艺设计的发展方向更加广泛。在茶文化生态主义、自然主义和绿化思维普及的当下,园艺设计和景观绿化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要陈设。除原有的园林园艺设计和大型花园艺术设计之外,以室内微型园艺设计为主的“微园艺”开始进入到普通民众的家庭之中。微型园艺设计主打小而简的设计路径和栽培方案。一方面,家庭版的室内微型茶树茶种栽培,多以简易茶种为主,人们只需根据要求自行种植,便可以栽培出适合室内放置的茶叶。在新型茶叶栽培技术下,市面上栽培出了适合盆景、插花用的茶树和茶花,其面积大小不一,不仅方便用户选择、携带和放置,还能够丰富室内景观微型园艺的品种。除此之外,在现代大型园林园艺设计发展的当下,各类为室内民众打造房屋微型园艺的园艺设计师也开始出现。微型园艺设计师可以根据各家各户房屋的构造和走向,设计出专属房屋的个性化微型室内园艺景观。

2.2 城市绿化园艺设计

在茶叶栽培适应度增强、园艺设计普及度提升的大背景下,城市绿化的园艺设计开始以小而精、大而广的两种方案逐步覆盖在各个地区。除了在花坛、绿化带上进行园艺场景的设计之外,设计师可以根据城市的整体脉络,有规律地进行不同色泽、高低茶树的安置摆放,在提高城市绿化覆盖面积的同时增强其美感。在各类城市化较为完善的大型CBD商圈,也要以“小而精”的原则,将城市绿化渗透在现代化商场的各个方面。除此之外,可以仿照现代园林类美食餐饮场所的设计思路,不仅将园艺设计在可以设计的地区,还可将茶叶园艺设计在非绿化场所的地区进行试行操作,在不同风格的反差下体现茶文化的自然生态理论及园艺设计的美感。

2.3 乡村茶田园艺设计

园艺设计多见于城市化的场所或园林景区,主要目的是提高绿化面积及场所植物美感。为协调城乡的园艺设计,将城乡的园艺设计理论和茶生态主义落实贯彻的更加统一,乡村茶田也要借鉴园艺设计的方案,优化农户栽培种植茶叶技术的实用性、提升茶田美感。一方面,乡村农户的茶叶栽培技术要适当更新,以城市标准化无公害的茶种种植技术作为借鉴进行学习,将乡村茶叶种植和茶田施肥打虫标准规范化。另一方面,采取园艺设计的优化方案,将茶种分类分地种植,不仅可以合理利用有限的茶田,还能让农户种植的茶叶从视觉角度上提升整体美感和观赏度。

3 茶叶园艺设计的优化路径

3.1 多样化茶种栽培

在茶叶园艺设计中,其景观绿化的呈现形式主体便是“茶叶”。为优化园艺设计的观赏性美感,在不改变其主体植物的情况下,可以多样化茶种栽培。除现有的土壤栽培外,还可以将部分茶种试行水培技术,呈现出水、土分离式的园艺设计美感。在水培的茶叶根部,还可以适当种植或放置其他水生植物,配合茶叶呈现多元设计视觉观感。在原有茶叶种植空间下,还可以转换成黄土、红土、泥沙等栽培承载土体,优化茶种的整体视觉。

3.2 城市化野生茶种

在城市里的园艺设计中,常见的茶叶品种多是适合在城市环境下栽培和种植的茶种。许多具有特色形态和味道的野生茶,多只生长在乡间茶田之中。在现代城市园艺茶叶品种需求量较大的当下,设计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民族地区形态,寻找适合在城市中进行栽培设计的野生茶种。对于部分在城市中种植出现不服盆现象的茶树,茶叶栽培研究人员可适当改变其原有的特性,或增加部分土壤物质,让野生茶种可以在城市中进行栽培存活。在茶叶栽培标准化、系统化技术升级完善后,可以开始试行人工野生名贵茶种的种植。综上,将野生茶种引入城市进行园艺设计,不仅可以扩展园艺设计的思路及物种基础,还能够借此提高茶叶栽培技术,保护和扩大名贵野生茶种的数量。

3.3 创新型搭配方式

目前,茶叶栽培及园艺设计的设计思路较为丰富,但其搭配方式过于程式化。为创新茶叶园艺设计的搭配思路,设计师开始试行不同非规则的园艺形状及搭配技巧,并以某一文化内涵作为主题,进行错落有致、高低分明的个性化绿化搭配。园艺设计师根据不同茶种茶花的生长季节,进行分类时段种植,呈现出各个季节都具有茂盛园艺的美感。除此之外,还可借鉴花卉的搭配方式,例如花卉中的北国韵律组合(宿根亚麻、虞美人);矮生组合(矮矢车菊、矮蛇目菊)等;也将不同茶类进行文化分层或品种分类重组,创新出具有茶文化内涵的园艺设计搭配方案。

4 结论

在现代茶叶园艺设计逐步发展的当下,茶种的栽培技术精度和创新度都有所提高。通过多样化茶种栽培方案,茶种的栽培技术和呈现出来的园艺美感更加丰富。而在园艺设计中的创新搭配方式开展下,茶树能够以文化内涵的主题作为切入点,与任何植物进行设计搭配。本文从对茶叶栽培技术和园艺设计的发展路径探究中得到结论,现代园艺设计不仅仅是在植物栽培基础上,体现出园艺绿化的美感;园艺设计开始以特定的文化主题和时事作为基础,进行具有深度和内涵的园艺设计。除此之外,园艺设计还在茶种栽培技术的启发下,创新出审美观感和实用价值合一的园艺设计方案。

猜你喜欢

园艺美感茶树
成都好特园艺有限公司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欢迎订阅2022年《北方园艺》
园艺奇葩
平和白芽奇兰的修剪技术要点
茶树工厂化育苗的关键影响因子探析
幼年茶树如何定型修剪
几何映射
园艺
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