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中美茶叶贸易为例浅析绿色贸易壁垒对国际农产品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2018-01-19

福建茶叶 2018年12期
关键词:贸易壁垒壁垒茶叶

刘 佳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德阳 618000)

上个世纪70年代,世界贸易格局巨变之下,贸易保护主义开始在全球蔓延,不少国家先后采取了反倾销、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手段以维护本国贸易体系。近年来,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越来越大,据统计我国在2017年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为2758.12亿美元,达到了我国贸易顺差总额的65.53%;而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为3752.28亿美元,占其贸易逆差总额的66.01%。由此可见,中美贸易存在严重失衡的状况。于是在此背景之下,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企图抑制中国对美的出口。在农产品贸易方面,美国以绿色贸易壁垒为武器将中国的农产品拒之门外,进而导致我国茶叶产品因为农药化学成分含量超标在中美贸易中屡屡受挫。同时,美国绿色贸易壁垒下,繁琐的检测程序与复杂的包装要求也极大地增添了我国茶叶产品的出口成本,不少茶企因此倒在了美国绿色壁垒的关卡之下。眼下,我国以茶叶为代表的农产品出口量越来越小,国际市场的占有份额呈现出不断缩减的趋势。

1 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又称为环境壁垒,是指进口国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由而制定的限制或者禁止国际贸易的措施。当前,发达国家是实施绿色贸易壁垒的主体,其通过设立严苛的高于国际公认标准的市场准入制度以抑制外国商品的进入。具体来说,绿色贸易壁垒涉及商品的研发生产、包装流通、储存运输以及循环利用等所有环节,其要求产品的卫生检疫、安全检测、技术含量以及包装标签等都要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否则即为不合格的产品,此类产品也将会受到进口国的抵制并为市场所排斥。

一般而言,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的绿色壁垒是以合法合理的名义进行的,因为世界贸易组织明确地提出了生态贸易原则,所以,任何国家均可以保护资源环境为名而采取限制他国产品流入的政策。也就是说,只要进口国认定某农产品有危害环境的可能,该国就能以此为由限制此农产品入境。另外,受限于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中国家通常是绿色壁垒的冲击者,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的绿色壁垒名目繁多,其对于农产品的质量要求极为苛刻,农药残留物、添加剂的成分以及包装材料等以最低检测限——“一律标准”为准,即农产品的执行含量不得超过0.01毫克/千克。再者,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绿色壁垒已经遍及国际农产品贸易的角角落落,水产品、动物产品、蔬菜、瓜果以及食用菌等植物产品都被纳入了其管控的范围之内。

2 绿色贸易壁垒对中美茶叶贸易的影响

2.1 积极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贸易保护手段,虽然短期内会对出口国产生负面影响。但是从长远来看,出口国为了打破绿色壁垒,会不断改进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以期达到标准。美国在中美茶叶贸易中一直处于逆差地位,而为了防止逆差持续扩大,美国通常会以绿色壁垒之名,行限制中国茶叶入境之实。我国茶企为了跨越绿色壁垒会自觉改进茶叶的生产技术,并调整茶叶产品的出口结构。例如,我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曾在2007年同德国质量服务国际公司一起联手,先后在各产茶大省举办了多期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的培训,而我国的茶叶质量也自此有了较大提高,并且高端的绿色茶叶产品越来越多,有效地增强了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此外,作为绿色壁垒的实行者——美国,其国内的茶叶产业会迎来短暂的繁荣,茶叶销量也因此大增。

2.2 消极影响

中国与美国自建交以来,贸易关系一直在摩擦与曲折中发展,2018年美国对华出台了2000亿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的政策,再次奏响了“中美贸易大战”的号角,本来深受绿色壁垒困扰的中美茶叶贸易争端也进一步升级。美国高筑的绿色壁垒在短期内限制了我国茶叶的流入,也在无形中增加了我国茶叶出口的难度,极大地压缩了我国茶叶出口的市场,一些实力不足的中小茶企可能会因为茶产品销量不足而无法维持正常运转陷入破产的境地。同时,于美国国内而言,中国的茶叶无法在其市场流通,习惯了食用中国茶叶的美国人民不能从正规渠道获取其所需要的产品,那么茶叶产品走私活动会大肆崛起,中国的茶叶将会以更高昂的价格在黑市中贩售,势必会使得美国茶叶市场秩序遭受更大的破坏。

3 中美茶叶贸易对我国农产品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启示

3.1 建立统一的农产品农药残留标准制度

我国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与国际相脱轨,卫生部所颁布的某些茶叶卫生标准低于欧美等国,这就使其成为了进口国抵制的原因之一。当前,我国针对茶叶生产的质量标准已经形成,但大部分是指向于国内市场流通的茶叶,而对于出口海外的茶叶则缺乏统一的质量检测标准。虽然,“无公害”、“绿色有机”等口号早已成为了共识,但是,其所适用的范围极其有限,只有知名的茶叶——西湖龙井、乌龙茶、君山银针等才受此标准约束,普通类的茶叶产品则不是其调控的对象。这种双轨制措施使得普通茶叶的出口之路频频碰壁,不少茶叶出口商都在美国绿色壁垒之下黯然伤神。因此,我国应该依据国际标准同时以美国的农药残留含量为参照,建立一元化的农产品农药残留标准,切实将农药的残留量作为市场准入的门槛,使所有的农产品均被纳入严苛的农药检测体系之内。

3.2 增强农产品的深度加工能力

我国的茶叶出口大多是初级产品,不仅技术含量低而且附加值也不高。面对激烈的茶叶市场竞争,我国的茶叶产品一直深受美国绿色壁垒的管控。只要美国实施绿色壁垒,我国的茶叶就难以进入其国内市场。所以,我国化被动为主动积极优化了茶叶的生产结构,利用先进的茶叶生产技术对茶产品实行深度加工与制作,从茶叶中提取的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茶多酚在制成相应食用品后受到美国市场的欢迎。所以,我国的农产品应该以此为借鉴,更新生产理念调整产品的生产结构,转换思维方式加强农产品的深度加工能力,改变传统的粗放生产模式并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法对初始化的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例如,西红柿不仅可以直接作为蔬菜售卖,还可以制成番茄酱和番茄汁,也可以同别的瓜果混合加工后形成液态饮料。

3.3 提高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的茶叶产品之所以能在美国市场畅销,主要原因是售价低廉能为普通民众所消费,物美价廉的茶叶极大地挤占了美国本土茶叶的生存空间,以及毫无科技含量的初始茶叶产品形态均为美国对我国茶叶实施绿色壁垒措施提供了可能。因为即使我国的茶叶在美国市场消失也不会震动其本土茶叶市场,毕竟美国可以向印度、英国以及日本等国进口茶叶产品来满足国内人民的需要。由此可见,我国的茶叶产品在美国市场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存在,即使被取代了也不会有人在意。究其原因,我国的茶叶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且尚未形成品牌化效应,也就是说没有强粘性的消费群体。因此,我国的农产品应该汲取教训,加强农产品的研发能力,不断运用新工艺技术对农产品进行科技创新,采用规模化与集约化的生产理念,利用现代农业技术设备对农产品实施自动化与智能化管理,从而在生态环保中生产出能满足大众高层次需求的高品质农产品。

3.4 实行多元化的农产品市场营销战略

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升级,两国间的农产品贸易必然会受牵连。然而,由于中国实施了多元化的茶叶市场销售战略,使得其在中美贸易大战中所受的影响较小。所以,我国的农产品贸易也应遵循“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的策略,将品质安全可靠但却未通过美国绿色贸易壁垒的农产品转向其他国家,选择入驻绿色标准较低的市场。一方面,我国农产品应当制定科学的出口计划,避免把所有的农产品投放于一个国家或地区,而是应当立足世界市场向全球有针对性地输出农产品。例如,我国的茶叶在被美国拒绝后可以运往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广撒网之下总会被接纳。另一方面,我国也应当从进口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本土的农产品数量与种类适度地输入农产品,防止因市场饱和而导致恶性竞争以影响当地农产品市场的正常秩序。

猜你喜欢

贸易壁垒壁垒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打破发挥失常的壁垒
贸易壁垒破解策略分析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国际贸易中的环境贸易壁垒问题及对策
论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
贸易壁垒破解策略分析
香喷喷的茶叶
鱼与鱼缸
车易拍:二手车的壁垒是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