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根深叶茂 花开芬芳

2018-01-18张依

紫光阁 2018年1期
关键词:客票购票杏花

张依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车票,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曾经,围绕着一张小小的火车票,演绎过多少旅客的悲喜:旅客顶着寒风通宵达旦排隊,车站是摩肩接踵、人山人海的购票场景。而今,只要登录12306网站就可以轻松购票了。这背后,就有党的十九大代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所副总工程师兼12306技术部主任、研究员单杏花辛勤奉献、坚守无悔的身影。

她选择了铁科院这片创新的沃土,赶上了铁路大发展的宝贵机遇,依靠自身勤奋努力和团队的力量,在铁路客票技术创新领域埋头苦干、精耕细作,终于花开芬芳、硕果累累。

根植于铁科院:小荷才露尖尖角

20年前,单杏花走进了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开始了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的“亲密接触”。来自不同单位的“云台28将”开启了第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远征。是年,中国铁路成功实现了计算机售票。从1.0到4.0版本,她全程参与了从手工售票向计算机售票、从车站独立售票向全国联网售票的转变。

单杏花初出茅庐就展示了过硬的技术攻关能力。她主持了5.0版本的研究与开发推广工作,在售票组织策略、席位控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技术上的创新与突破。

在铁路实行车票实名制过程中,单杏花带领团队深入系统研发和攻关,加班加点,仅用两个月就完成了任务。在铁路电子支付、学生团体、农民工团体售票系统技术研究方面,她发挥关键技术支撑作用,运用大数据分析客流和应用特点,研究、创新售票组织策略、席位控制等技术,极大地缓解了铁路车站购票的组织压力,为铁路客运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作出了贡献。

在大数据应用方面,她主持研发的铁路客运营销辅助决策系统,首次将数据仓库理念应用于铁路客运营销,建立起客票营销分析数据仓库;首次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的手段直观展现了客流数据;首次用计算机手段实现了全路各层次的客流密度图编制;首次带领团队建立了适合中国铁路的客流预测模型,实现了铁路客流预测系统。

她参与和主持了无数次的客票系统升级,但每次升级一定都是一次通宵达旦的紧张工作,都是一次脑力、体力与时间的竞赛,有失败更有成功。这些技术攻关的历练和积淀,成就了她坚强的意志,磨砺了她坚强的品格,也让她在男性驰骋的技术领域脱颖而出、独树一帜。

根植于铁路:梅花香自苦寒来

机遇总是给有准备、有担当的人。中国铁路史诗般的跃进,铁路服务旅客便捷出行的迫切需求,给了单杏花事业起飞的舞台。

“从12306网站上线运行,到手机购票,再到现在的订餐平台、选座、接续换乘……我们一步步地把这些变成现实,旅客出行更便捷高效了,感觉再苦再累也值得。”单杏花如是说。

曾经,12306网站是一个让人既爱又“恨”的网站。它免去了上亿人起早贪黑、顶风冒雪的排队之苦;但刷不出票来,也一次次令人抓狂。

2011年是铁路实现互联网的关键一年。6月12日,中国铁路售票系统迎来历史性时刻,12306网站售出第一张电子客票,中国铁路正式进入令人憧憬的电子商务时代。

2012年1月5日,12306备战第一次春运,迎来尖锋时刻。在春运前15天内,单杏花带领系统开发人员,白天分析互联网售票的高并发压力问题,寻找系统可优化环节,夜间进行修改、测试,并在凌晨互联网售票系统“天窗”时间更换程序和测试。

忆及那段时光,单杏花印象深刻:“那是12306第一次面对春运大考,我们只能背水一战。当时,网站点击量巨大,购票请求汹涌而来,爆炸式增长。大家特别紧张,紧紧地盯着屏幕,一分一秒地关注网站的运行。”

他们顶住了日点击14亿次的压力,总售票量由60多万攀升到120万张,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他们再接再厉,持续提升用户购票体验。2012年上半年,单杏花带领团队优化12306核心系统架构,9月7日又进行系统架构调整,奋战两天两夜,中间她仅睡了40分钟。

2014年9月18日,12306网站售票达636.8万张,占当日铁路售票总量的16.2%;2017年春运期间,12306网站最高峰日售票超过933万张,创历史新高,其中手机app日均发售488.1万张。12306成为铁路最重要的售票渠道,为中国铁路服务旅客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十年磨一剑,今日把示君。现在,12306网站已经常年平稳运行,网络上“吐槽”的声音渐行渐远,表扬的声音日益增加。单杏花团队没有停止脚步,而是加快了科技创新的步伐,在总公司的领导下,2017年又在12306网站上推出了订餐平台、接续转乘和旅客选座三项全新功能,让旅客购票更加便捷,铁路服务再上新台阶。

根植于团队:百花齐放春满园

“那些杀不死我的,让我更坚强”。无论多大压力,在单杏花看来,都是对自己的考验;无论多大挫折,在她看来都是一种磨砺。2001年,她被发现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这才给加班熬夜时经常出现的胃痛和胸口痛找到了根本原因。开胸手术后,医生叮嘱她静养一年以上,否则会有生命危险。可四个月后,她娇小的身影就出现在工作岗位上了。她说:“一方面进行了一半的工作需要继续,另一方面感觉休养下去,自己肯定跟不上技术的发展。”领导和同事都非常心疼她,在工作生活等各方面都给予她无微不至的关怀,令她备感团队的温馨。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面对诸多诱惑,甚至有公司以百万年薪邀她加入,她不为所动。2001年,中国互联网第一拨大潮,团队中的许多骨干离开。当“云台28将”中最后一名离开时,她拥抱着曾经的战友落泪。“君将陌路我依然”,事业的召唤让她更坚定了继续走下去的决心:“我的事业在铁科院,为旅客购票提供方便,不能让前人辛辛苦苦的创业成果付之东流!”

现在,从事客票系统研发和运营维护的核心技术团队有150多人,与互联网公司动辄过千人的队伍比起来,显得非常精干。正是这150余人,研发了覆盖全国铁路的售票管理、车站/代售点窗口售票、自动售取票、自动检票、电话订票、客运清算……

任何事业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当工作遇到阻力和挫折时,单杏花是全体队员的“防火墙”。作为团队的“大管家”、知心大姐,无论来自内外部压力多大,在她这里都会化解于无形。针对队伍建设,单杏花考虑得更多:“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必须依靠有效的管理带动团队。”她对自己严格要求,一心扑在工作上,持之以恒兢兢业业,努力成为标杆。同时,凝练12306团队文化:团结、创新、肯干、会干。这是新时期铁路精神的传承,她将其传递到铁路IT行业。

单杏花用自己对工作的热情、对同事的真情感染着团队中的其他成员。“团队里年轻人多,上有老下有小,薪酬又与互联网公司没法比。为了稳定团队,就想方设法开展团队自我激励。每一次12306的技术突破,都让大家感受到这份工作很有价值,在这个大平台上能学到东西,有前途、有获得感。”在12306的“老人”王芳看来,团队与一般的互联网公司不同,大家技术上互不设防,生活中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团队的100多个人不仅是同事,也是朋友。

有巨大付出,就有不凡收获。单杏花主持或参与的重大科研项目,曾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铁道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国计算机学会王选奖二等奖等多项奖励。她个人先后获得“铁路青年科技拔尖人才”、第二届中央国家机关“五四青年奖章”、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詹天佑青年奖”等荣誉。2017年,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

面对骄人的成绩,单杏花处之淡然:“我觉得,成绩应归功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归功于铁路的大发展,归功于铁科院给我展现的舞台,归功于团队营造的大家庭环境。我的根在铁路。”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踏着坚实的脚步迈入新时代。深受十九大精神激励的单杏花在新的一年里将以科研人员的责任担当,在践行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崇高事业中实现更美好的梦想。endprint

猜你喜欢

客票购票杏花
不同的购票方法
又见门前杏花开
浅谈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客票电子化通道强化与流量监测
中国铁路客票在跨境客运中的互通方案
直击痛点的“候补购票”可多来一些
铁路候补购票服务扩大到全部列车
杏花
云计算在中国铁路客票预订和发售系统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