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决不让疾病阻断脱贫征途

2018-01-18宝鸡市渭滨区卫生计

紫光阁 2018年1期
关键词:高家住院治疗总费用

宝鸡市渭滨区卫生计

“救护车一响,半年猪白养;住上一次院,一年活白干。”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是扶贫领域的“顽疾”。据统计,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农村2016年共有1396户贫困家庭,其中有476户是因病致贫。为此,渭滨区迅速开展健康扶贫专项行动,经过一年多努力,全区扶贫攻坚工作逐步驶上了快车道。

切中“痛点”:救助机制有力度

“决不能让疾病阻断脱贫征途!”经过缜密调研,渭滨区开始全面推行以新农合健康扶贫报销、大病保险健康扶贫报销、民政医疗救助、“脱贫保”健康扶贫赔付和政府健康扶贫专项救助为核心的“五道机制”,力求根治“无钱治病”这一“痛点”。

“五道机制”实际效果如何?我们从渭滨区高家镇中心卫生院《2017年贫困户住院救助明细表》中找到了答案。该明细表记录如下:郭菊芹,低保贫困户,患“腔隙性脑梗塞”,住院总费用1860.12元,救助后自付金额5.84元;赵凤琴,一般贫困户,患“腰间盘突出”,住院总费用1373.22元,救助后自付金额13.82元……

由此可见,因普通疾病住院的贫困群众得到了“实惠”。但是,如果他們身患重病需要到大医院就诊,“五道机制”还能为他们“护航”吗?

“要是自己掏钱,得8万多块啊,我肯定就不看了。”59岁的高家镇新安村贫困户王福田说。2016年秋天,王福田被诊断为脑膜瘤和胆结石,在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做了两次大手术,住院治疗费用被政府全部兜底,他只花了路费和饭钱。

截至2017年11月20日,渭滨区先后有1645名贫困群众接受住院治疗,住院总费用897.8万元,经过“五道机制”救助,贫困户自付金额仅为3.8万元。

找准“盲点”:全面体检有精度

目前,渭滨区财政设立了1000万元的医疗脱贫专项基金。该基金除了用于看病、住院,还覆盖了贫困户体检这一之前的医疗“盲点”。

渭滨区区委一名干部说:“体检是健康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绝大多数贫困群众却对体检没有什么认知。”起初,即便在区卫计局安排专车接送、免费提供早餐的情况下,很多贫困群众都对统一体检不感兴趣。而当体检结果出来以后,他们才终于意识到体检的重要性。

“如果没有这次高精度的体检,我的病一旦拖到中期或者后期,那后果想都不敢想。”渭滨区高家镇槐树岭村45岁的贫困户李红军说,以前自己身体一直很好,时常在外打工,2016年参加体检时却被查出早期肝硬化症状,目前正在积极治疗,政府已帮他报销了大部分治疗费。

在面向贫困群众的体检中,渭滨区共筛查出患病群众1765人,指导住院治疗1105人。其中,765名长期患病而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的患者得到彻底救治,116名大病患者得到有效救治,218名患者救治后恢复劳动能力,60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全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户数明显减少。遍布“网点”:健康服务有温度

贫困群众点多面广,如何有效进行健康服务?渭滨区的做法是,从病前的健康讲座,到病后的报销窗口,织就一张更有温度的“服务网”。

病后报销最怕资料多、难审核。渭滨区在各镇卫生院及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设立“一站式”报销窗口,实行“五道机制”救助“一站式”结算。同时,严格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取消门槛费)政策,贫困群众在渭滨区6个镇卫生院住院,出院时统一结算费用。渭滨区还协调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承担农合境外贫困群众住院报销费用资料的收集、审核工作,并先行垫付报销费用,保证一周内报销完毕。

疾病预防最需要防患于未然。2016年至今,渭滨区针对贫困区域和贫困群众开展农村健康教育知识讲座255场、3600人次,有效提高了贫困群众的健康素养,降低了贫困群众的患病几率。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家住院治疗总费用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赴七里张家塆村采风有感
老高家黄酒:非遗传承 北派典范
认知护理干预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治疗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京、津、沪、渝四直辖市卫生总费用的比较研究
锦旗献给国土人
康复治疗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个人和社会功能的干预意义研究
21世纪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比例首次低于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