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的论视阈下的茶名外宣翻译

2018-01-18

福建茶叶 2018年8期
关键词:翻译者茶文化茶叶

王 婷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淮安 223001)

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正处于全球化的发展当中,中国国际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科技的发展使信息的传播越来越迅速,中国的产品在这种信息化的传播中成为世界共享的产品,也成为文化发展的桥梁。中国文化的传播,已经成为我国发展和综合国力展示的一个方向。在中国文化历史潺潺流淌的长河中,只有通过文化的共融和传播,才可以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得到世界的注目。这个传播的过程,对中国社会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可以通过外宣翻译的手段,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茶文化源远流长,我国茶叶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千年茶文化的传承,让中国的茶叶成为与世界交流的一张明信片。茶起源于中国,在数百年前将茶叶运往欧洲,深得当地人的喜爱,因此茶叶成为中西方交流互通的产品。茶叶的发展从古至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产品,也是与世界进行交流的纽带,在当前文化交流不断拓宽的情况下,茶叶文化体系的交流成为与国际合作的文化系统,将茶叶的内涵和精神融入其中,通过茶名外宣进行传播,不仅促进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发展,同时对中国茶文化的传承也具有重要作用。

1 中国茶文化的本质和茶名外宣作用

1.1 茶文化本质

中国茶文化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茶文化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中国茶文化的本质在很多方面需要我们去体会。我国的茶文化丰富多彩,茶叶品种繁多,只有形成中国茶文化系统,才能使茶文化不断的发展。茶文化由来已久,从古至今不断的传承,劳动人民将茶叶作为日常劳作的重心,通过对茶叶的精心种植和栽培将茶叶作为他们生存的工具。在茶叶成熟的季节,采茶的劳动人民用自己对茶叶的热爱表达自己的愉悦之情。在采茶的过程中,很多茶歌也从这片茶园上创作,丰富了劳动人民的精神生活,同时让茶文化具有了一定有色彩。茶知识通过不断的积累和发展,对茶叶产业提出新的要求,在茶文化的不断沉淀中将带有地域特色的茶叶进行传承。茶文化深入人心,丰富的茶艺术也为文化增添色彩。中国的茶文化形成了一定的系统,主要是因为数千年来人们对茶文化价值的认知和茶文化理念的理解,这对茶文化的传播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茶文化将一些服务社会的发展观点进行传播,通过内在的价值挖掘进行文化体制的建立,对于茶文化走向世界奠定了文化内涵。

1.2 外宣文化作用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与世界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在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交融的过程中,外宣翻译对中国走向世界具有推动的作用。只有让世界了解中国,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才会有一席之地,外宣翻译成为重要的载体。随着中国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外宣翻译的重点从国际交流转向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民族的即是世界的”,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发展对中国走向世界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使得世界更加了解中国,中国文化大国的概念深深植入人心。外宣翻译一直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中国的茶文化想要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传播,外宣翻译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茶文化的翻译重点在于茶名翻译,茶是提升文化和品味的象征,茶饮不但可以带来口感上的享受,还可以健康身心。我国的茶叶因为地域不同,出产茶叶品种也有所不同,因此茶叶的名称形式比较多样。茶叶的命名有的是靠产地,有的是靠颜色等等,还有一部分茶叶的命名具有历史的传承,这些茶名都具有一定的艺术感,同时又具有一定的传统文化价值。茶名的外宣主要是依靠翻译者对茶的理解以及对语言的把控进行翻译,通过茶的文化内在进行表达,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深入了解茶文化的背景等等。如果翻译的方式比较直白,可能缺失了茶文化的审美感,如果比较深入,又会增加茶文化了解的难度,因此,将茶文化进行传播需要将茶文化进行研究,对外国的语言有深厚的基础,加强对茶文化内涵的理解,这样才可以为茶名外宣起到良好的作用。

1.3 茶名外宣翻译

随着中外贸易的交流,中国和外国的市场发展越来越频繁,非常多知名企业将自己的产品输送到国外,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实现这种交流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外宣翻译,外宣翻译可以让中国的产品与世界产品一起融入全球化的市场,对于传统茶叶也具有同样的作用。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叶种类繁多,茶的命名也不尽相同,根据茶的颜色和口感进行命名的茶叶不在少数,还有一部分茶名与产地息息相关。茶名是茶叶的名称,是茶叶进行流通的标志符号。茶名已经超越了茶叶本身成为文化交流的支撑,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民族内涵。在对茶名进行翻译时,需要了解茶叶的文化背景,将翻译的文字尽量契合阅读者的水平,将茶叶的美名进行传承,通过茶名中的深刻意义进行翻译,不仅要从字面意思进行翻译还需要将茶名背后蕴藏的寓意翻译出来,这样才有了利于中国茶叶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的消费者更加了解中国的茶叶,将传统文化融入世界。

2 茶名外宣的发展现状

2.1 简化茶名

我国的茶叶种类非常多,同样音译但是不同字名的茶叶也比较多,这就需要在翻译的时候注意茶名的差别,不能因为音色相同而简化茶名,引起阅读者理解错误。还有些茶名音和字差不多的,也很容易混淆。比如在“毛尖”和“毛峰”中,两者都属于绿茶,毛峰属于徽茶,生长在安徽,毛尖生长在信阳,两者的产地不同,但是翻译却通常有偏差,毛尖经常翻译为“maojian”,但是毛峰经常翻译为“Feng Mao”,从性能上而言,毛峰比毛尖更耐泡,这两个词虽然发音相近,但是翻译完全不同,但是内涵和茶的口感完全不同,这样会造成很多人对两种茶认识不同,所谓的绿茶范围又比较广,因此很容易造成错误理解。还有一种字面意思相近,但是完全不同的茶名,花茶和花果茶,从字面意思理解,花茶是非常多的鲜花构成的一种茶,但是花果茶则是由很多水果和花构成的,虽然饮用的方式相同,但是味道却差距比较大,花茶中有菊花茶、洛神花茶等,花果茶中有柠檬茶和柚子茶,这些茶必须在翻译上进行区分,才可以外国消费者对中国茶有清楚的理解和认识。

2.2 茶名翻译误导

对于中国非常多的茶名,必须对茶的背景进行全面了解,才可以进行翻译,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注意茶的出处,比如茶中比较常见的铁观音,这种茶属于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属于半发酵的茶类,是乌龙茶的一种,与观音洞没有丝毫的关系,但是人们认为它的发源地与梅岭一代,因此就给它加上了很多别的色彩,其实铁观音生长在福建,这样就会完全曲解了茶名的真正意义,不利于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2.3 茶名重复

茶叶在我国的分布比较广,茶名也非常多,茶名翻译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并没有将很多茶名进行完整的翻译,带有一定的不统一性。比如红茶,英文为Black tea,红茶的发展在中国已经有一段时间的历史,但是红茶分为非常多的种类,比如滇红、苏红、川红等等,这就给翻译者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难免会产生多种茶是一个意思,或者是一种茶多个意思的翻译情况,会让很多国外的消费者对茶的名称和饮用方式产生疑惑,因此,在进行茶名外宣翻译的过程中,需要精炼语言形式,将茶文化所要表达的内涵展现出来,在音译的基础上进行茶文化本质的理解翻译,保留了茶文化的特点,还要让阅读者理解茶名的意义。

3 如何展开外宣活动

3.1 顺应外宣翻译目的

对于外宣活动其实是一种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的活动,在进行实施的过程中,具有一定差异性。外宣翻译素材在一定程度上要通过素材本身的特点进行翻译,这种翻译方式还要抓住素材本质,顺应翻译的目的,结合具体的素材内涵进行翻译,才可以完成翻译目标,实现外宣翻译真正的意义,就如同翻译茶名而言,茶名的种类比较多,每一种茶名具有不同的内涵价值,这就需要外宣翻译通过文化背景和生长产地等等进行翻译,这样才能体现茶文化的内在精神。

3.2 外宣翻译多样化

外宣翻译不仅仅注重翻译素材的本质,还需要将翻译方法进行灵活运用,不论是音译的直译法还是其他的翻译方法,都是需要翻译基础作为依托,将茶名进行翻译时,通过茶的一些资料进行整理,然后对茶的一些外宣素材进行查阅,两者进行结合,通过茶名的音色,这样多样化的翻译,才可以将茶名真正的意义翻译出来,从而保障茶名能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传播,并且让国外的消费者能够接受。

3.3 对翻译材料进行分析应用

茶名的外宣翻译不仅仅局限于对材料的认知,还需要对材料进行深刻的分析和理解,以便更好的应用,在外宣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将翻译材料进行统一查阅和规划,做到真正的了解,对翻译结果要清晰明了,这样才可以进行外宣翻译活动将茶名很好的翻译出来,正是通过茶名外宣翻译,让材料得以良好的应用,有利于实现翻译活动的价值。

4 茶名外宣翻译发展策略

4.1 使用多种译法

中国的茶名非常繁多,因此很多翻译者在外宣翻译时需要抓住其精髓,提炼语言进行翻译,翻译的茶名尽可能的靠近阅读者的理解。在外宣翻译的过程中,翻译者需要掌握技巧,通过多种方法进行茶名翻译,通过对茶叶的分析进行选择。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各种茶名命名方式比较繁多,文化内涵也非常丰富,根据不同茶的品种以及产地,可以将茶名外宣通过直译、意译等方式进行翻译。还有很多茶名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时间久远,仅凭借几个单词很难将茶文化表达出来,这样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注释意译的方法进行诠释,便于世界消费者了解中国茶产品。

4.2 对茶叶进行整体了解

翻译者在进行茶名外宣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茶文化,将茶文化的历史和发源进行详尽的理解,许多外宣翻译意思不明朗,主要是因为没有对茶叶本身进行整体把握,不理解茶文化的内涵,导致翻译不准确,如果需要将茶文化传递给阅读者,需要搜集茶文化素材,了解茶文化的背景,通过正确的运用,实现翻译的传达。中国的茶文化具有非常强的地域性特色,这就需要翻译者在研究茶文化领域方面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通过对每个地域不同茶文化进行翻译,了解当地特色,将茶名进行良好的翻译。茶文化的区域性只是一个方面,在这种形势下,将茶的命名方式进行全方位的考察,通过茶叶的文化内涵和本质进行翻译,找到茶名的真正意义,这样对世界了解中国茶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4.3 站在阅读者角度翻译

翻译者需要站在阅读者的角度进行翻译,这样才可以让更多人了解翻译的内容。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还是具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了,因此在价值观和世界观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的文化需要融入西方的文化中,并且找到适合西方人表达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满足西方读者接受的能力,这需要翻译者不仅仅了解中国茶文化的背景,还需要对西方文化进行了解,对于文化背景中语言的差异做好注释,准确的传达茶名外宣翻译,让消费者更加了解中国茶文化。

4.4 制定统一翻译规范

我国的茶叶品种比较多,因此翻译中会有很多问题,这需要统一翻译规范,将茶名翻译进行逐步的一致化管理,在中国的茶名中,有很大一部分不能够翻译准确,这就造成了翻译片面和翻译混乱的现象,不利于我国茶文化额发展,针对这一情况,需要进行翻译统一规范,加强外宣翻译的管理。

5 结语

在目的论视阈下,中国茶名外宣的作用非常重要,是沟通世界市场与中国市场的桥梁,让更多的外国消费者了解中国茶文化,促进了中国茶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宣传。虽然在茶名外宣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翻译者着力茶文化的整体和文化背景,规范茶文化外宣翻译规范,结合国外的翻译习惯,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国际交流,对巩固中国的社会地位起到了重要作用。

[1]洪伟.目的论视角下的茶叶企业对外方面进行宣传的资料英译研究[J].福建茶叶,2017(12):377.

[2]胡仲彬.从翻译目的论出发分析国内茶说明书的英译[J].福建茶叶,2017(2):168-169.

[3]康翠链.目的论视阈下的广告翻译——以英译茶叶广告为例[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4(1):194-195.

猜你喜欢

翻译者茶文化茶叶
诠释学翻译理论研究
《茶叶通讯》简介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论翻译者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香喷喷的茶叶
论翻译者的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