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茶曲钢琴改编曲创作特点及演奏技法
——以《采茶扑蝶》为例

2018-01-18梁智源

福建茶叶 2018年8期
关键词:技法旋律戏曲

梁智源

(四川理工学院音乐学院,四川自贡 643000)

1 戏曲的创作根基

当前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逐渐将焦点转移到精神生活中。从古至今,中国文化生活一直被世界各地所称赞,国家更是大力鼓舞艺术家们创作文艺作品,尤其是在戏曲创作方面出台了许多扶持政策,让戏曲一步步走进花繁叶茂的新时期。

1.1 戏曲创作的政策扶持

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有了政策的指导,文化就相当于有了一双隐形的翅膀。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政府为了鼓励文学、戏曲、书法的发展,出台了相关政策,艺术家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作出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作品,为人们的生活带去了新的光亮,而后有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景象,也促成民族艺术文化创作的新起点。昆剧《牡丹亭》、《长生殿》经典戏曲就是优秀作品,这些艺术作品结合当下的社会现状,将人们的现实生活与文学艺术结合在一起,不仅有着浓厚的艺术性,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2 戏曲创作的文化底蕴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茶文化闻名于世界。民族底蕴丰富是发展茶文化的重要基础。在时间的积淀下,茶文化内涵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文化内容与时俱进。

老艺术家总是喜欢把大众喜爱的文化素材作为艺术创作的基础,这样创作出的作品不仅仅艺术形式多变,还可以被广泛的大众所共鸣,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众的关注度。例如,戏曲家将戏曲与茶文化相结合,就产生了全新的采茶曲。采茶曲一经出世,就拥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因为茶文化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有着光辉的发展历程,历经上千年的沉淀,当艺术家将两个受大众喜爱的文化结合到一起时,就会赢得大众的追捧,如著名采茶戏曲目——《采茶扑蝶》。《采茶舞曲》一经出世,就红遍大江南北。

1.3 戏曲创作的经济作用

对于我国社会发展来说,政治、经济、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三匹马,一个因素落后都会阻碍其他两个因素发展。但是如果其中因素发展起来了,就会拉动另两匹马的发展。戏曲创作彰显出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例如儒家文化、汉语文学、老庄文化等,这些都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成功典范,使得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也让各国人民开始了解中华文化。从一定层面上讲,增加了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带动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发展受阻,社会发展也困难重重。但随着“走出去、引进来”政策的提出,我国茶文化走出国门后,受到世界很多国家的认可和喜爱,这也拉动中国济贸易合作的多边关系,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2 采茶曲的发展分析

采茶曲这种艺术形式,不仅受到了国内戏曲观众的欢迎,也获得了西方观众的极大追捧。文化发展带来的文化自信,是一种社会繁荣的标志。很多优秀的采茶曲就收获了一致好评。采茶曲的诞生是戏曲与茶文化结合创作的成果,曲艺剧作家将观众的焦点放在两个适合传播的文化当中去,谱写了采茶曲。

2.1 采茶艺术的发展

谈起戏曲,人们最常想起的还是元杂剧等作品。一直以来比较有名的戏曲家有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等。很多成熟的曲剧种都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在京剧中发展出评剧,在越剧中发展成昆剧。随着时代的发展,茶文化在中华文化地位中的日益凸显,艺术家们也纷纷将茶文化加入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去。例如,《采茶扑蝶》就是将戏曲和茶文化结合起来,打造出一种独特地艺术表现方式,并在文学艺术界中站稳了脚跟。

2.2 采茶曲目的多样

戏曲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戏曲艺术文化创作形式复杂繁琐。包括剧本,表演,导演,演员,音乐和舞美等影响因素,每种因素在整体舞台艺术中都占据着重要的表现效果。戏曲音乐就像是人的脸,脸长得端正,五官得体就会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不同戏曲的种类在表演时,给人营造出一种视听享受。在改编采茶曲目时,有些歌唱演员是唱着采茶曲的调子,表演着京剧的动作,这种情况在采茶曲刚刚诞生时十分常见。后来随着文化的发展,采茶曲得到人们更多关注后,艺术家逐渐重视这一块新生戏曲,改编采茶曲目中加入了中国独特的茶文化,将茶文化用戏曲的方式表现出来,又将戏曲融入了茶文化元素。

2.3 演奏技法的提升

艺术创作力发展所依赖的因素达到高度饱和状态时,艺术家便可以创造出风声并茂的艺术品。现代艺术家要努力发挥自己的真才实干、勇于创新。在原有的艺术创作基础上加入新元素,创作出更好的艺术作品。在弦乐器演奏技法上,艺术家们要多学习不同类型的音乐风格。弹奏时注意调整手势,手指摆动姿势灵活。除此之外,艺术家们观察不同的乐曲时,要注意多种乐器之间的配合,钢琴家们有关于钢琴的演奏方法,小提琴家们有着关于小提琴独特的方法。尤其是采茶曲背景音乐创作中要选择合适的采茶曲演奏技法。例如,《采茶扑蝶》的曲调婉转、音调轻快、章节衔接精密,因此可以选用民族乐器来演奏,如长笛、二胡、古筝、琵琶等;但也可以加入西方乐器元素,如钢琴、萨克斯、手风琴等。

3 采茶曲钢琴改编曲创作特点及演奏技法

在曲艺方面总是存在“高原”和“山谷”的现象。这是当前艺术创作力缺失的表现,也是我国文学艺术发展的壁垒,主要原因是文学艺术从业者的平均文化水平不高,具有文化底蕴和艺术素养的艺术工作者数量较少。

3.1 改编采茶钢琴曲

在演奏采茶曲时,艺术家们一般会使用民族乐器,但是在特殊场合时,如在纪念西方节日或者欢迎外国领导人访华,就会将西方文化融入采茶曲,将采茶曲用西方乐器演奏。如圣诞节时期,大街小巷都会响起用钢琴演奏的音乐旋律。近几年中西茶文化的交流发展日益密切,采茶曲作为中国戏曲的一颗新星,经常出现在中外茶文化交流的舞台之中,艺术家经常会在演奏时,按照不同地方的音乐习俗,加入当地的文化元素。比如,闽赣地区的方言以白话语系为主,白话的语速较快,所以当地的采茶戏曲音乐的旋律较为紧凑,对话和旁白的篇幅短小;而京津地区,语言嘹亮大气,语速较慢,所以当地的采茶戏曲旋律悠扬,对话和旁白衔接较多。《采茶扑蝶》是中国采茶曲的代表作品,主要描写福建茶农们采茶的愉快场景。整首曲子旋律高昂、轻快,容易使观众身临其境,仿佛看到了茶农们生活多姿多彩的画面。所以当轻快的曲子从优雅的钢琴中演奏出来时,又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3.2 创新演奏技法

曲子内容需要通过音乐旋律和演奏技巧表现出来。这对于曲艺创作者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演奏技法通常只是分布在大合唱,合体演奏等大型音乐表演中。完整的采茶曲需要演员、演奏家相互配合,演奏家控制乐曲的进度,演员呈现内容。在演奏技法上,艺术家以剧情、台词和旋律来设计舞台表演,让演员的表演能够收放自如。比如《采茶扑蝶》中,艺术家可以加入钢琴伴奏,通过演员的肢体语言配合钢琴旋律的变化,演绎出追蝶、赶蝶、觅蝶、扑蝶的生活画面。

另外,在西方交响乐团的表演中,指挥家手拿指挥棒站在乐团的中间,指挥着所有乐器。这一点可以借鉴到《采茶扑蝶》表演中来,根据不同的情节篇章,选择演员和音乐旋律,让演员和音乐融为一体,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听盛宴。

4 结论

利用钢琴改编采茶曲,并在采茶曲中借鉴其他乐器的演奏技法,成为采茶曲创新的趋势。因此采茶曲用钢琴改编及演奏,目的是促进采茶曲在艺术上有一个全新的突破。

[1]王雄宪,刘庆涵.国际贸易中茶叶的文化要素分析及其应用价值思考[J].特区经济,2015(5):135-137.

[2]傅夏.刘一虎试析茶叶的文化要素分析及其应用价值[J].品牌(下半月),2015(12):252-253.

[3]付嘉.试析茶文化自信的文化要素分析及其应用价值[J].黑龙江科学,2016(8):113-115.

[4]李娟.粤北采茶民俗及茶文化艺术形态分析[J].福建茶叶,2016(7):357-358.

猜你喜欢

技法旋律戏曲
唐代口哨旋律拟解
戏曲从哪里来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中国画技法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作品一
例析三角恒等变换的三种技法
精通拍摄技法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