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茶文化理念的高校人力资源柔性管理

2018-01-18萍,吕

福建茶叶 2018年8期
关键词:茶道柔性茶文化

李 萍,吕 虎

(1.南昌理工学院人文教育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4;2.南昌理工学院,江西南昌 330044)

1 前言

步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社会得到飞速发展,与之伴随的就是对人才的需求不断上涨,在这一背景之下,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合理开展高校管理工作,有利于促使高校培养出社会所需求的人才。人力资源管理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受到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说文化理念的缺失、缺少合理的流动机制等,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求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在茶文化理念的指导下实施柔性管理,因此,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要在明确现阶段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哪些方面问题的基础上,采取合理的措施来予以实现,从而促进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得到顺利开展。下面笔者就来分析一下茶文化在高校人力资源柔性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2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内容研究

这一章节主要探讨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高校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从茶文化理念出发来开展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必要性,通过对这两个方面内容的明确,从而为后续的探讨奠定基础。

2.1 高校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合理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于高校的整体发展而言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存在不少的可题,而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一直以来,我国在教育体制上对教师是实行评职称终身制,在这一体制之下,对于没有评上职称的教师而言,还具有一定的竞争压力,而对于已经评上职称的教师而言,就会丧失危机感,处于安于现状的状态,与此同时,在这一教育体制之下培育出来的教师,无论是在知识面还是学术水平都呈现单一、老化等方面的特点,而在如今的发展时代之下,以职称、学历为主要衡量标准的话必然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随着知识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若不加快学习步伐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因此,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中,正是由于时代要求要从教师的教学能力、学习能力、知识内涵等多方面予以考核,因此,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大的难度。第二,任何一项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如果没有有效的工作方法来实施的话,最终获得的效果必然是不尽如人意的,同时工作的开展需要相对应的工作人员参与其中,工作人员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工作的开展质量,而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中,工作人员方面还存在着工作能力不强、素质不高等方面的问题,再加上使用的管理方法太过于单一化,进而影响了整体的进步与发展。

2.2 从茶文化理念出发来开展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在近四千七百余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种中国人独特的精神需求。茶文化的涵盖领域广泛,从实物性茶叶、茶具出发,逐渐形成了一种独有特色的中国“茶精神”。在精神层面上,茶文化主要在“清、敬、怡、真”四个方面有所体现:“清”取清廉、清洁之意,为茶道的根本。“敬”表示敬仰万物,对世间事物报以尊重之心,为茶道的态度。“怡”原指调和,在行茶道时要注重调和之道,为茶道的方法。“真”指真理,表示在行茶道后的收获的感悟,为茶道的结果。上述四点涵盖了茶道的基本方向呢,也是茶文化在精神层面上的直接表现。

而对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而言,传统茶文化、理念对于人力管理工作的施行和完善都有着重要的启发性作用。茶文化博大精深,门类繁多,在历经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有无数充满智慧的理论和观点提出。茶文化的哲学注重融合,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常见问题有着完美的契合。所以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管理者完全可以借鉴茶文化中的相关理念精神。茶文化丰富的内涵和先进的哲学方式方法都可以为高校工作者在管理工作中予以指导和参考。

3 基于茶文化理念下开展高校人力资源柔性管理的措施探讨

基于茶文化理念下开展高校人力资源柔性管理,不仅有利于提高高校内部教师的教学前力、学习能力、知识内涵等,而且也有利于促进高校得到更好的发展。那么,在茶文化理念指导下,如何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开展高校人力资源柔性管理呢?这一章节就主要针对于此,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进行探讨和研究,希望可以为实际高校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提供一些参考意见,从而促进整体的进步与发展。

3.1 如何应用茶文化的核心思想

茶文化“清、敬、怡、真”的核心内涵要求在进行茶道时需要注重的流程和方式方法。同样的,管理者在进行管理工作的开展时也可以按照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在借鉴的基础上有机地整合吸收,形成一套独特的“茶文化”管理模式:

1.清:“清”在茶道中原指茶汤清凉透明。而在人力资源柔性管理过程中,保持各个管理流程环节的透明性也是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良好的透明性会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中让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各司其职、按章办事。可以这么说,管理机制就是一杯清茶,清澈的环境机制是良好管理模式的外部条件。

2.敬:“敬”要求茶道者怀着敬畏之心去对待茶器茶具进而发展到对待外部事物。在人力资源柔性管理过程中,以敬畏管理的模式的科学性为前提,怀着认真的态度去应对管理的各个细节也是一个正确的科学的有效的基本前提。对于管理者而言只有具备茶道那样敬仰万物的态度,才能更加专注的开展工作。达到管理效果的最大优化。

3.怡:“怡”有调和、快乐之意。在茶道中,怡作为一个方式方法的抽象概括。饮茶啜苦咽甘这一过程就是“怡”的具体表现。在人力资源柔性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怎样通过“怡”的这一手段让被管理者感受到一个“啜苦咽甘”的过程一直是管理者面对的主要问题。在一些管理方法上,一些时间跨度较长的方法经常会遭到被管理者诟病。通过“怡”的方式恰恰可以很好的解决类似问题。

4.真:“真”在茶道中指饮茶后收获的结果。“真”这个结果不仅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得来的,在探索的过程中也应该具备一个正确的态度。人力资源柔性管理工作要想收获“真”就必须在管理方式设计安排、科学执行、纠错调整等各个环节下气力,真作为。

3.2 建立优化人事管理细则,定期开展以茶文化为主的活动

在茶文化的精神内核与管理相结合的基础上,高校实现人力资源柔性管理,所能采取的第二个措施就是建立优化人事管理细则,定期开展以茶文化为主的活动,以此来促进高校内部各个方面实现协调发展。要想提高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质量,关键在于要摒弃原先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方式,所使用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方式要建立在茶文化理念的基础之上,因此,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并且建立优化人事管理细则,从多个角度来管理高校内部的人员,从而为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与此同时,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具有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茶文化理念下实现高校人力资源柔性管理,要充分发挥文化的这一特性,通过定期开展与茶文化有关的各项活动,在加强茶文化宣传和推广的基础上促进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得到良好开展。而开展与茶文化有关的各项活动,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开设茶文化专题讲座,让高校内部的人员积极的参与其中,以此来有效发挥茶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第二,茶文化作为一种大众文化,是一种以茶为主的大众文化,因此,在高校中可以开展一些茶文化交流会、茶叶展销会和茶文化有关的活动,在这些活动开展过程中,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且为其提供一个可以自我管理、服务的平台,通过对茶文化的了解和学习,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

4 结束语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高校运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完善的文化理念之下来开展这一项工作,不仅有利于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而且也有利于推动高校得到更好发展,为此,本文从茶文化理念出发,探讨应该采取哪些方面的措施来促使高校实现柔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希望通过上述论点的探讨,能够促进高校在实际发展中得到全面发展。

[1]陈娇燕.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措施[J].人力资源管理,2017(07):309-310.

[2]程媛媛.论茶文化在高职高专院校教育管理中的运用[J].福建茶叶,2016,38(12):164-165.

[3]郝二亮,杜建伟.从中国传统文化看和谐柔性管理[J].经济论坛,2010(02):190-191.

[4]解晓燕.儒家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柔性管理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

[5]黄康森.论柔性管理的文化涵义与实践意义[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02):60-62.

[6]陆国祥.柔性管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趋势[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01):40-41+44.

[7]余绪缨,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柔性管理的发展及其思想文化渊源[J].经济学家,1998(01):85-91+127.

猜你喜欢

茶道柔性茶文化
一种柔性抛光打磨头设计
灌注式半柔性路面研究进展(1)——半柔性混合料组成设计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寻迹万里茶道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论新时代中国茶道精神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茶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