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中西方茶文化差异比较研究

2018-01-18曹丽英

福建茶叶 2018年8期
关键词:语言学茶文化内涵

曹丽英

(湖南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湖南湘潭 411104)

就当前中西方茶文化的表现状况看,我们不仅能够感知层次化的文化内容,同时也能够对其具体的文化差异形成层次性理解。因此,我们可以说,中西方自身独特的文化环境与氛围造就了内涵不同,风格不同的茶文化机制。

1 中西方茶文化的发展状况及内涵认知

从文化传播理论看,任何文化都是基于发源地,并经过持续扩散,所具体形成的具体文化元素。对于中西方茶文化来说,其在具体形成过程中,围绕茶这一元素所形成的文化内涵。正是中西方不同文化环境的综合影响,从而形成了极具差异性和特殊性的茶文化。

1.1 我国茶文化发展及内涵认知

我国是茶叶产地,也是茶文化最早出现、最为独特、最为成熟的地区。在了解和认识我国茶文化时,需要从物质前提、文化升华和精神本质等三个视角来形成全面认知,因此在这一背景下,系统化认知茶文化机制中所具体表现的精神和文化理念,就成为当前我们更好了解我国茶文化发展状况的基础和前提。总之,我国茶文化从出现到发展成熟,其中所具体传递的都是大众利用与认同。

1.2 西方茶文化发展及内涵认知

实际上,茶叶原本是东方元素,其与西方各国之间本身并无太大关联。在近代世界融入一体之后,西方茶文化发展成为重要的世界性文化元素。我们看到西方茶文化体系中,包含诸多特殊性。无论是西方茶文化的具体内涵,或者是西方茶文化中所包含的复杂元素等等,实际上都是基于西方文化环境本身所形成的文化机制。从西方茶文化的内涵和形成背景看,在自身本土文化的具体影响下,西方茶文化明显形成了自身特色。在研究西方茶文化时,其前提是对西方文化氛围进行理解与认知。尤其是西方茶文化形成与近代时期,此时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加上西方饮茶习惯是从贵族群体中所延伸而来的,所以奢华、丰富的饮茶环境就成为西方茶文化的重要特色。

2 认知语言学理论内涵分析

结合现代语言学的具体理论内涵看,我们认为认知语言学是整个语言学理论的分支,其以认知科学为基础,通过融入哲学内涵,从而产生了认知语言学这一全新理论。结合当前语言学理论日益成熟背景看,其中包含了人工智能理论、心理学理论和系统论等诸多内容,因此在认知语言学理论时,都需要通过具体认知来细化语言知识的理解。

在具体认知语言学理论时,我们必须认识到该理论主要是基于一般认知前提下,来具体认知语言学现象。在该理论研究过程中,其通过借鉴心理学中,关于范畴化和记忆等诸多成果,从而来完善研究者自身的理论,从而使得整个认知语言学理论,更具有特性和活力。就此,我们能够看到语言与诸多认知机制之间的密切关联性。在认知语言学理论中,句法是一种普遍认同的模式,语言通过具体的句法模式来传递内涵。所以,结合约定俗称的符号特征,从而为我们应用认知范式界定了具体的语言内涵。

结合认知语言学的具体内涵看,其主要有如下特点:首先,其认为人的语言能力并非独立的语言独立能力,其通常与人的认知能力之间有着重要结合点。当然在该语言学理论中,其认为句法作为语言结构的组成部分,其与语言体系中的各个要素,比如词汇和语言之间有着重要关联。

其次,在该语言学理论中,其认为整个语言内涵本身并不是客观上的内容,而是基于主观理解与客观影响的结合点,所以在该理论研究过程中,其不仅从客观表面出发,同时也将大众的主观理解与心理素质融入整个研究过程之中。最后,在认知语言学中,其认为整个语言体系中所包含的单位范畴之间的边界并不明确。同时该语言学研究时,既要认识到人类共同性的理解与认知,同时也要站在民族特性的关键前提下,分析不同民族认知特点对整个语言表达活动的实质性影响。

3 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中西方茶文化差异比较

中西方茶文化中所包含的内容是层次化的,如果想要对中西方茶文化的具体差异形成精准认知,就需要在语言这一基础前提下,通过对具体的文化差别这一视角切入,从而实现对中西茶文化差异性的客观、成熟理解。

3.1 中西方茶文化差异根源分析

我们在正确认知文化差异的前提下,树立正确的语言习惯和语言思维,从而实现对不同茶文化的合理应用。尤其是随着当前人们对茶文化的理解与表达不断成熟,茶文化的影响力已经大大提升,特别是在全球文化融合背景下,茶已经不再是传统的东方元素,而是发展成为一种世界性文化内涵。所以,我们在全面分析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时,应该站在文化融合的立场中来具体感知和品读。

3.2 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中西方茶文化差异认知

对于任何一种文化的理解与认知来说,其中都需要我们建立在语言环境的前提下来予以认知。这主要是由于任何一种语言机制,实际上都是文化传递的重要工具。所以,了解语言和应用语言就无法脱离文化本身的价值色彩。当然,就世界文化体系的具体发展状况看,其通过近代不断交流与切实融合,我们在具体理解和认同文化时,就必须从文化体系的内涵属性出发,通过理性分析文化体系的形成背景和根源,从而帮助我们对文化之间的差异状况,形成全面而具体的了解与认同。

在西方社会逐渐认可茶及茶文化之后,西方茶文化以全新形式成为世界文化体系的重要形式。西方茶文化形成于近代历史时期,其中有着浓厚而深层次的个人色彩。所以从西方茶文化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看,都是中西方茶文化明显性差异的重要表现。因此,在当前我们利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时,其不仅能够对茶文化的差异形成客观理解,同时也能从认知语言学理论中的认知角度,来对中西方茶文化形成层次化理解。客观的看,中西方茶文化之间的具体差异,充分展现和诠释了任何文化从本质上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其中通过系统化融入了层次化的大众认知与理解,进而形成了基于大众普遍认知前提下的文化机制。

在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中,我们看到其指出语言内涵不是客观的内容表达,而是基于大众主观理解与客观环境影响的结合产物,因此在该理论影响下,其能够引导我们从客观表面出发,也将大众自身对茶文化的主观理解,与内心认同等诸多内涵融入到中西方茶文化差异的具体研究之中。在利用认知语言学研究中西茶文化时,我们认为中西茶文化体系中所诠释的范畴边界并不明确。因此,在具体应用语言学理论时,需要站在民族认知的本质前提下,综合分析不同民族对茶文化表达与认知的实质性理解。

3.3 中西方茶文化的相关差异认知

中西茶文化是在文化传播后的结果,通过对当前中西方茶文化的具体呈现状况进行成熟认知,我们看到这两种文化,实际上是茶文化在不同时代背景下所形成的全新认知。尤其是就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性看,其主要是从历史角度来对整个茶文化体系的传承发展,所形成的精准认知。客观的看,在中西方茶文化机制形成时,其深受时代发展影响。我国茶文化是封建社会的产物,西方茶文化则是近代工业革命之后的产物。所以,西方茶文化体系诠释的更多是近代文明,而我国茶文化则是几千年中华文明的诠释。西方茶文化则是以贵族饮茶生活普及来的文化。所以中西方茶文化有着从内涵到外在的多层次差异。

4 结语

当前我国正在文化自信背景下,积极“走出去”,以期待在更为成熟而广泛的话语体系中,来具体构建我国文化的对外语言机制,这实际上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时代特征。我们所能具体感知的,不仅仅是一种系统化的文化体系,更是形成新的理解和认知。结合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具体内涵看,其中对民族特性和大众理解等等,有着实质性认同,

[1]常永才.文化自主意识观照下的汉典籍外译哲学思辨——论汉古典籍的哲学伦理思想跨文化哲学对话[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5(6):147-152.

[2]马晓俐.跨文化意识与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语言与文化”、“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理念与实践[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3):113-118.

[3]李力群.多媒体环境下以跨文化交际为引领的基础日语课程设计——以北大出版社的《初级日语》教学实践为例[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1):212-213.

猜你喜欢

语言学茶文化内涵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活出精致内涵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挖掘习题的内涵
内涵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