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道中的儒家思想对儿童教育的影响

2018-01-18蔡志红

福建茶叶 2018年8期
关键词:茶事精髓儒家思想

蔡志红

(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安阳 455000)

前言

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中国作为举世闻名的茶叶之乡,是人类茶文化的起源地,并逐渐发展起种茶、烹茶、煮茶、品茶等各种活动。在长期的茶文化发展过程中,茶道顺应潮流的诞生。茶文化本身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中国人民在这一文化氛围下衍生出的茶道也具有十分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历史意义。茶文化,或者说茶道,是一种总括性的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创造并发展起来的与茶相关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的内容。既是一种历史、又是一种文化精髓。

儒家思想是在我国历经了千年历史的传统文化,其中的精髓至今对国人都有深远的影响。从牙牙学语的幼儿到两鬓斑白的老人,都被论语等儒家思想的精华进行着耳濡目染的影响,这一思想在长久的发展中也逐渐走进了茶道的丰富内涵中。茶道中所蕴含着的人文精神,就是儒家思想所积极倡导的和、礼、廉。儒家思想中所提到的“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也和茶道中的“以礼达仁”在所传达的意义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当前的儿童教育中,儒家思想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如何寓教于乐,将更多的优秀思想精髓与儿童教育融合在一起,我们可以通过儿童对茶文化的兴趣进行儒家思想潜移默化的移植,即通过对茶文化、茶道、茶事活动的学习和实践,来帮助儿童更好的掌握儒家思想,实现教育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进步和创新发展。

1 儒家思想与茶道的联系

1.1 儒家思想的“和”与茶道中的“度”

儒家思想的“和”与茶道中的“度”具有相关性。“和”在儒家思想中具有深刻而意义深远的文化内涵,一方面体现了儒家思想的理想境界和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展示了儒家思想中所具备的艺术情怀。儒家思想中的“和”指的是和谐,是一种刚刚好的处事态度,认为人性本善,在人格的追求上要趋向完善,重视道德教化的作用,在处理事情上要把握“度”,不急于求成,要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来完成,适量适度的做事,做到克己复礼。儒家思想中对于“和”的理解是要对人生和生命中发生的每件事怀有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对不同的个体不同的思想做到包容并济,尊重不同主体之间的差别,掌握分寸。追求“和”的个体,在生活中要有为人榜样的自觉性,严于律己,通过自己的一己之力来影响他人,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是儒家思想对于现代社会发展中能够起到的积极作用。

茶道在发展的历史中,本身就具备了历史、人文、艺术等特质的结合,是茶文化整个体系的精髓,茶文化中的“度”意味着天人合一,人要具有高尚的品德才能顺应自然,这一思想符合儒家的“和谐”“天下大同”的思想,因此茶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很自然的承袭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在茶道中,茶事行为多要求行为人仪态端庄、茶事行为行云流水,每一环节都体现出茶道的“度”,给人以美好的感觉。在进行茶事行为的时候,茶具的选择要端庄大气,茶水的温度要正好,在做茶的时候要根据每个人具体的口味进行调试。和儒家思想一样,二者都在追求某种统一,某种平衡的把握,坚持适度原则。

1.2 儒家思想的“礼”和茶道中的“敬”

中国人民自古有着丰富的智慧和勤劳的品质,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创造性的将儒家思想融入到了茶道当中,二者在本质上有了某种内在联结,通过茶文化来体现儒家思想已经成为了茶文化发展中必须的一种特征,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神与修养。

儒家思想的“礼”和茶道中的“敬”指的是在社会关系网中,要根据长久以来形成的礼节和习惯进行交往,要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人与人之间必要的尊敬和爱护,这也是体现个人修养的重要一步。个人礼仪是人际交往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一个优良的外在习惯能够给人造成完全不同的第一印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一个人的自我修养。儒家思想中的“礼”有以下三点内容:第一,礼法,不论身处何种地位,都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和礼节;第二,礼俗,这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习俗,具有因地制宜的差异;第三,礼仪,是通过一套完整的礼仪活动来展现社会活动中必要的尊重和一定的规则。

儒家思想对礼的重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植入到了茶文化中,茶事活动中十分注重人的行为和礼节,就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对礼节的重视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著名的,茶文化中的礼节也一步步指引着人们规范自己的行为,比如说敬茶顺序就有很多讲究,这一礼节也体现了对秩序、仁爱、敬意等文化因素。

1.3 儒家思想的“廉”和茶道中的“高洁”

茶并非是简单的饮料,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勤劳智慧的古代人民已经探索出了茶的多重药效,从神农尝百草开始,茶的功效就逐渐为世人所知,“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喝茶可以强身健体、祛病疗伤已经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成为了人们心中对茶的印象之一。茶的制作复杂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价值,在采茶之后要烘焙、烹煮,保持茶的干净,因此茶就具有了高洁、纯洁的特征,也是因为这一原因,中国人喜欢用茶品也比喻人品,茶品好与人品好内在上具有一定关联。茶作为一种有形的物,不光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内涵的集成,体现了我国从古至今在茶文化中赋予其的情怀和文化内涵。

茶道在发展的历史中,本身就具备了历史、人文、艺术等特质的结合,是茶文化整个体系的精髓,茶文化中的“度”意味着天人合一,人要具有高尚的品德才能顺应自然,这一思想符合儒家的“和谐”“天下大同”的思想,因此茶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很自然的承袭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在茶道中,茶事行为多要求行为人仪态端庄、茶事行为行云流水,每一环节都体现出茶道的“度”,给人以美好的感觉。在进行茶事行为的时候,茶具的选择要端庄大气,茶水的温度要正好,在做茶的时候要根据每个人具体的口味进行调试。儒家思想也十分重视茶品中体现的这些文化和思想特征,通过茶以及茶文化来体味人生、塑造品格。儒家思想与茶道的结合能让人在茶事活动中更多的思索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目前存在的缺陷,严于律己,待人宽厚,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

2 茶道中儒家思想对儿童教育的影响

儿童教育是目前教育界普遍关心的话题,中国的父母普遍怀有这样的思想——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儒家思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内涵丰富影响深远,是教育儿童必不可少的材料。茶道在发展的历史中,本身就具备了历史、人文、艺术等特质的结合,是茶文化整个体系的精髓,茶文化中的“度”意味着天人合一,人要具有高尚的品德才能顺应自然,这一思想符合儒家的“和谐”“天下大同”的思想,因此茶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很自然的承袭了儒家思想的精髓。

在当前的儿童教育中,儒家思想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如何寓教于乐,将更多的优秀思想精髓与儿童教育融合在一起,我们可以通过儿童对茶文化的兴趣进行儒家思想潜移默化的移植,即通过对茶文化、茶道、茶事活动的学习和实践,来帮助儿童更好的掌握儒家思想,实现教育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进步和创新发展。

3 如何创新发展茶道儒家文化中的儿童教育

3.1 指引儿童学习茶文化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淡漠也称为了社会教育工作者普遍担忧的问题,儿童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希望,优秀的传统思想的培养对于其成长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精髓更是数不胜数,茶文化作为中国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种文化形式,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和中华传统思想即儒家思想在历史的洪流中逐渐有了有机联系。儒家思想和茶道在时间空间的潜移默化的融合过程中有了共通的特性,各具特色。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中国作为举世闻名的茶叶之乡,是人类茶文化的起源地,并逐渐发展起种茶、烹茶、煮茶、品茶等各种活动。在长期的茶文化发展过程中,茶道顺应潮流的诞生。茶文化本身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中国人民在这一文化氛围下衍生出的茶道也具有十分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历史意义。那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要做的就是增强儿童对茶道的了解和记忆。

在儿童的日常学习中,要为其普及传统茶文化的基本思想和内涵,让儿童对茶道、茶文化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这不仅仅为茶文化的传播作出了贡献,也有利于儿童进一步学习茶文化中所包含的儒家思想,通过茶文化与儒家思想结合的方式,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更容易为儿童所接受。

3.2 通过实践进行茶文化儒家思想教育

儿童在幼儿园、小学阶段时期,其思想还不够成熟,心智尚在发育阶段,如何让儿童对茶文化、儒家思想有初步的认识,这需要结合儿童平时的学习习惯,根据教育学理论我们可以清晰的认识到,儿童对于理论学习缺乏兴趣,更热衷于各种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教育工作者可以抓住儿童教育的这一特征,在上学期间为学生组织各种实践性课堂,具体到本文分析的课题,则是通过学习茶事活动中的各种礼节和具体环节来帮助儿童更加深刻的理解“和”、“礼”、“廉”的文化内涵。

和儒家思想一样,茶道也在追求某种统一,某种平衡的把握,坚持适度原则。这在理论上单纯进行讲授的话,学生难以理解这其中的意义,需要亲身实践,置于真实的环境中来感受茶文化中所包含的思想文化和内涵。

3.3 建立体系性的茶文化教学模式

茶文化作为极具我国文化特色的一种休闲方式,除了在成年人领域受到欢迎和传播之外,儿童教育中也应当进行适当的插入。茶文化中所包含的思想复合我国目前所推崇的可持续性发展原则,社会意义和影响深远,在目前我国所处的大变革时代,如何让人们始终保持初心,这是茶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影响人们的部分,在社会矛盾加深的时候,儒家思想中的天下大同还可以作为当今社会交往的一种原则,实现精神和物质追求的统一。

茶道中的儒家思想对儿童思想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积极意义,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这一文化与儿童教育的结合。茶文化历经数千年发展起来的文化体系可以通过去粗取精的步骤来实现文化的深层次积淀,融入到儿童教育中来。

4 结语

茶道和儒家思想自古以来就有机结合在了一起,通过数千年的发展留下了深刻的文化底蕴,在当前的儿童教育中,儒家思想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如何寓教于乐,将更多的优秀思想精髓与儿童教育融合在一起,我们可以通过儿童对茶文化的兴趣进行儒家思想潜移默化的移植,即通过对茶文化、茶道、茶事活动的学习和实践,来帮助儿童更好的掌握儒家思想,实现教育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进步和创新发展。

[1]陈文华.中国茶文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密小华.儒家的“中和”哲学与茶道精神[J].学习与实践,2007(11):158-160.

[3]赖功欧.茶文化与中国人生哲学(论纲)[J].农业考古,2004 (4):33-37.

猜你喜欢

茶事精髓儒家思想
武夷山茶事摩崖题刻
藏在静宁“三宝”里的美食精髓
刘元堂:颜鲁公是一位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诗的艺术精髓在“意象”与“意境”
崂山茶事
英语语言中的茶事活动研究
宋代茶事绘画及其文化内涵
缝补Boro items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论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法律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