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角下烟草企业精益管理模式对茶企管理的启示

2018-01-18陆新莉

福建茶叶 2018年8期
关键词:精益烟草竞争

罗 斐,陆新莉

(贵州省烟草公司黔南州公司,贵州黔南都匀 558000)

当前,在信息化、数字化、国际化、全球化时代的复杂竞争格局下,我国茶叶产业面临着严峻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压力,尤其是在面临“互联网+”构成的“分享经济”这种新型的经济形态时,茶叶产业究竟如何突围、如何创新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急迫难题。近些年来,我们观察到在面对互联网经济时,我国的烟草企业实现了很好的数字融合和分享经济的突围,尤其是烟草企业借助于互联网开展的“精益管理模式”对于我们茶叶企业的管理创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借鉴意义。

1 互联网视角下我国传统茶叶企业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茶叶企业当前已经围绕着“种茶”、“制茶”、“茶叶包装”、“茶叶物流”、“茶叶批发与销售”、“出口贸易”、“茶文化衍生品”、“茶文化旅游”等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但是作为传统企业管理在茶叶产业链上的延续,我国为数众多的中小茶叶企业还存在着一系列突出的管理问题:

1.1 应对“分享经济”的管理思维不足

互联网时代的经济常态化形式之一是“分享经济”,在“分享经济”的范畴当中茶叶企业的经济效益拥有了全新的“协同创新”的盈利空间。当前,人们对于“分享经济”的内涵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在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都具有不尽相同的表现内涵。例如,在宏观层面上它强调基于互联网信息平台的商务资源再分配模式将“闲置资源”整体盘活;而在中观层面上则主张借助于开放的信息流构建开放的交易流。无论是物质消费资料还是任何有价值的服务、产品、专利等,借助于第三方交易平台,“分享经济”可以将“供给”和“需求”两方的相关信息予以联结和协同,在资源拥有者和资源需求者之间以成本最低、沟通最快捷、实现最便利的方式实现按需匹配,从而实现一种合作的、协同的交易过程。而传统的茶叶企业,尤其是处于价值链低端的茶叶企业,由于不注重开发互联网思维和管理技术、管理体系等,客观上在应对互联网带来的分享经济浪潮当中明显存在压力。

1.2 不注重基于互联网营销渠道的整合

茶叶产品本身处于快速食品,具有消耗量大、满足人们日常所需等特点,因此针对茶叶产品的营销固然需要基于市场细分、目标群体细分的营销策略,这一点传统的茶叶企业在营销管理上已经有所进步;但是随着当前我国茶叶市场逐步走向中高端消费,尤其是互联网带来了营销的整合化趋势,一种新的营销思路即“整合营销”便诞生了。在具体的营销策略上,整合营销理论主张对公司的全员、全要素、全流程、全渠道实现整合,变营销为全员行为,以消费群体的需求为实施营销,而不是以“我们现在生产什么”为营销的出发点。这就对传统的茶叶企业管理中那种碎片化、分散式、被动式的营销提出了新的要求。

1.3 不注重品牌化竞争策略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茶叶产业先后经历了一个从注重价格竞争、质量竞争、规模竞争再到企业文化竞争、品牌竞争、渠道竞争等的过程,整个产业的进化都在围绕着价值链的高端价值进行着。对于大多数中小茶叶企业来讲,即便是在互联网时代其营销渠道有了一定的创新、企业管理多了一定的数字化特征,但是最为核心的竞争仍然是以企业文化、企业品牌等为代表的高端竞争。但是从淘宝、京东等较知名的互联网营销渠道来看,茶叶企业更多的还是在依靠价格竞争、质量竞争等传统手段,没有看到互联网经济时代的深层次企业管理变革之道。

2 互联网视角下烟草企业精益管理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在我国,烟草实施专卖制度,烟草企业属于典型的垄断性、经营性国有企业,即便是围绕着烟草产品的竞争也主要是在国有企业之间进行着。然而,近些年来我国烟草企业面对互联网经济的浪潮,主动借助于互联网及其分享经济实施了“精益管理”模式创新,为烟草企业的管理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抓手。一般来说,“精益管理”也被称为“精细化管理”,其内涵指的是一种“以最小资源投入,包括人力、设备、资金、材料、时间和空间,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为顾客提供新产品和及时的服务”的管理思想。当然,在互联网视角下,烟草企业实施的“精益管理”还带有其它几个方面的特征:

2.1 提倡诸种管理要素的合作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滞胀”影响下的经济形态是“供给大于需求”、“有效需求不足”、“市场恶性竞争充斥其间”等。对此,“分享经济”认为,通过微观经济中的利润分享、股权激励和宏观上的“竞合策略”是实现经济复苏、刺激新的市场需求的有效策略。例如,在营销创新方面,“分享经济”给出的策略是“竞合”而不是“恶性竞争”,它主张通过“协同营销”、“共生营销”等来实现对特定产业链内部、相关产业链之间、不相关的产业链之间的有机整合,在营销资源分享、营销渠道分享、营销传播分享等方面实现一个双赢、多赢的局面。

2.2 寻求有效降低各种交易费用成本

“交易成本”这一概念是新制度主义的创造,泛指任何与交易有关的成本,比如说寻找合适产品的成本、谈判成本、宣传成本、机会成本等。新制度主义认为,现代“企业”作为一项制度创新最为根本的价值就是在于降低了市场交易双方在开展交易中的“交易成本”。从分享经济的基本逻辑来看,分享经济提倡的诸如“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研究”、“协同营销”等,都带有明显的降低交易费用的特殊价值。

2.3 企业管理中的信息化要素突出

现代意义上的“分享经济”真正兴起并且得到学术界关注却是近五六年的事情,这次分享经济革命兴起的主要推动力是以“人的数字化存在”为特征的大众消费、电子商务、互联网经济。因此,当代的学者们建构出来的全新意义上的“分享经济”就包括了诸如“基于移动互联网”、“分类优化整合闲置资源或过剩资源”、“基于互联网思维”等形成的“人人参与”、“大众化消费”“电子商务”形态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

3 互联网视角下烟草企业精益管理模式对茶叶企业管理的启示

结合上述分析,我们了解到我国茶企在经营管理上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借助于烟草企业的精益管理模式,未来的茶叶企业在管理上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3.1 重视品牌化竞争战略

在互联网时代茶叶产业的供给改革中,“品牌营销”构成了市场营销竞争的核心内容。在市场营销领域和我国国际贸易结构的时态发展过程中,一个营销的基本规律是“产量营销竞争——质量营销竞争——价格营销竞争——服务营销竞争和品牌营销竞争”等,由此可见我国茶叶产业、茶叶企业管理的主要方向之一就是围绕着“品牌”的竞争,因而茶企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应该围绕品牌化、口碑化等开展。

3.2 重视国际化整合营销竞争策略

当前出现的分享经济形态还处于一种“微观层面”上的基于企业个体视角的“供需见面”阶段,随着分享经济借助于互联网逐步朝着“无国界”方向发展,其必然会走向一个以“国际化整合营销”为主要的发展阶段,这个整合过程包括国际贸易产业链条的整合、价值链的整合、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整合、企业内部围绕着“整体营销”开展的各种资源整合等,其终极的目的就是促进价值链的再造和营销创新,达成一种区别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分享经济”。例如,在茶叶企业内部围绕着“用多元化的渠道,传播同一个声音”的营销传播理念,可以对管理制度进行重构,将国际化的营销工作置于价值链前列,树立起“先有营销,后有生产设计”的全新理念,使企业内部所有部门、所有流程都围绕着“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这一个终极目的运作。

[1]刘年艳.加快传统茶业转型升级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茶产业[N].中华合作时报/2012年/11月/20日/第B04版.

[2]郭念东,赵筱菊.分享经济的基本理论及政策建议[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6(2):63.

[3]王家宝,敦帅,黄晴悦.当闲置资源遇见“互联网+”——分享经济的风靡之道[J].企业管理,2016(6):55.

[4]韩丹.视觉营销实践教学合理性探讨——基于提高本土服装企业品牌竞争力的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254.

[5]袁涌波.共生营销视角下的集群可持续发展研究——以绍兴四大产业集群为例[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4):104.

猜你喜欢

精益烟草竞争
基于合同管理下的成本费用精益化管控
精益思想在海外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CORESTA 2019年SSPT联席会议关注新烟草、吸烟行为研究和雪茄烟
掌握核心技术 赢在精益制造
机加零件精益单元构建与应用
感谢竞争
烟草依赖的诊断标准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