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采茶舞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探究

2018-01-18车益民

福建茶叶 2018年8期
关键词:体育课舞蹈教学内容

车益民

(南京工业大学体育部,江苏南京 210009)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改革力度也越来越大,无论是教育理念还是教学方式都有了较大改善,尤其是教学内容呈现出了鲜明的多元化趋势,于是原有的体育课程结构被打破,传统民间舞蹈在高校体育课堂上遍地开花。然而,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在引入采茶舞之后,却依然沿用旧有的体育教学模式而忽略了采茶舞这一新体育课程的个性化特点,进而使得学生以为“单水袖”、“矮子步”和“扇子舞”就是采茶舞的全部,从而轻视了采茶舞的艺术与文化价值。因此,在这个风云变幻的现代社会里,采茶舞在走进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时,必须审时度势不断根据新形势及时对教学策略进行优化调整。

1 采茶舞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的价值阐述

1.1 促进以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弘扬

采茶舞是在民间舞蹈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传统歌舞,其在悠长的历史隧道中沉淀成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舞蹈艺术形式。同时,采茶舞的服饰装扮、道具选择以及婀娜轻盈的舞姿都曾对民族舞蹈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然而,岁月变迁,传统民族舞蹈却被时光的黄沙所湮没,采茶舞也因之而失去了往日的颜色。但是,高校的公共体育教学引进采茶舞,意味着失落沉睡的传统文化正在被唤醒,采茶舞的艺术形态以及文化特色将会被体育教学所吸收,而学生作为受体则成为了采茶舞这一传统舞蹈艺术的主要接受者,其可以在学习采茶舞的过程中了解茶文化和传统文化,并在无意识中肩负起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所以,从这一层面而言,采茶舞与高校体育教学相结合势必会以由点及面的形式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

1.2 推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多样化发展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一直深受影视教育的影响,处于被搁置的边缘。无论是高校还是教师抑或是学生,对于体育教育都持一种不甚重视的态度。因此,即使课程改革的浪潮日益浩大,高校体育教学依然停留在较为原始的阶段,部分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都没有变动,教学手段也几乎沿袭了以往的模式,而这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对于采茶舞来说并不适用,甚至还会极大地阻碍采茶舞教学的顺利进行。因而,为了促进采茶舞教学的有序开展,高校必然会据此对其体育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设计,由此传统采茶舞的元素会被悉数吸收,踏步转的舞步、变换的队形以及丰富的曲调都会在无形中促使高校的公共体育教学向多样化发展。例如,某高校在进行体育课程改革时,利用采茶舞的民族文化元素对现代舞蹈进行改编之后开创了一种能凸显东西方文化的新舞蹈艺术,极大地丰富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

2 我国当前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2.1 教学内容安排不当

教学内容是指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理论知识与身体练习的总和,通常来说,任何教学内容都包含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但是我们当前高校的体育教学却主要是实践课程,完全忽略了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的体育课也一般是以室外运动的形式为主,进而导致很多学生只知道结果而不知其所以然。例如,太极拳的教授是直接从拳术开始的,教师不会对太极拳的相关理论进行详细阐述,学生连太极拳的基本招式——42式太极与24式太极都没有弄清楚,就匆匆忙忙进入了招式的练习中,那么其对于太极拳的历史渊源与拳术派别之分就可想而知了。所以,体育课程的不合理设置抑制了学生对于某些课程的兴趣,也不利于良好体育氛围的形成。

2.2 场地硬件设施不健全

任何体育运动都需要在相应的场地内进行,并且还要有相应的设备。游泳需要游泳池,篮球需要一个篮球场和篮球,羽毛球需要羽毛球馆、球拍以及羽毛球。所以,高校体育教学的正常化进行必须要以场地硬件设备为基石,否则一切都只是纸上谈兵。但现实却是,某些高校由于财力物力的限制,体育教学设施并不齐全,甚至连游泳这门课程都难以出现在部分高校的体育课表之上。更为惊人的是,由于场地的限制,某高校的舞蹈教学大多是在篮球场地上进行,舞蹈练功房的缺失使得其体育舞蹈的教学效果收益甚微,学生只能在简单地模仿中跳出舞蹈的大致模样,却不能利用墙面镜的对比来分析自己的不足之处,而这些则直接影响了舞蹈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在间接中使得体育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2.3 学生参与度不高

体育是为了强身健体,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并通过运动来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但是,学生在步入大学之后对于体育课的喜爱度并不高,甚至有人表示不愿意上体育课,还认为上体育课是浪费时间,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欢迎度也就可见一斑了。然而,为何高校大学生对体育课如此排斥?究其原因,高校体育教学手段异常单一,教师除了利用现有的体育设施进行教学之外,并不会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对课程进行创新设计。例如,在足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只会让学生反复练习传球、带球与射球,基本上考试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枯燥的教学方式将实践教学的乐趣全部掩盖。在此背景下,学生对于体育课的热情越来越弱,对于体育课的积极性自然也不高。

3 新形势下采茶舞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3.1 根据采茶舞的民族化特点,合理设置体育教学内容

高校体育课程的建立仿照的是西方的体育教学模式,而采茶舞作为我国传统舞蹈文化的一种,其自诞生之初便被打上了是传统民族文化的烙印。因此,高校在利用采茶舞进行公共体育教学的创新设计时,应该率先顺应时势的变化,根据采茶舞的民族化特点,加强公共体育课程的改革。首先,高校应该从体育教学的内容着手,以当前的时代新趋势与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接受度为出发点,强化教材的选择并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取舍,坚决摈弃不合乎规范的采茶舞教材。而后,高校也应该从教学改革的形势着手,积极组织相关的采茶舞教师以及体育教育专家对市面上的采茶舞教材进行严格筛选,并以学生对于采茶舞的了解程度为立足点,重新编纂权威性、科学性、且具有操作性的采茶舞规范化教材,从而使其与教学大纲相一致。当然,采茶舞体育教材的内容也应该从低到高逐次深入,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促进采茶舞课程体系的完善化。

3.2 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的体育硬件设备

采茶舞走进高校体育课堂的前提是必须要为其提供良好的体育设施,否则其在高校的推广则会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所以,高校应该不断加大对于体育设备的投入力度,结合教学设施不完善这一情况,对采茶舞体育教学所需要的教学环境以及教学场所与教学设备进行分别处理。具体来说,高校应为采茶舞教学营造宽松的文化氛围同时也要更新其教学设备。高校必须顺应素质教育这一趋势转变观念,树立体育教育与文化艺术教育并重的观点,充分意识到采茶舞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并为其教学的开展提供足够的物质支持。不仅单独设立采茶舞舞蹈房,而且也应该为其理论教学以及实践教学准备齐全的音响与多媒体设备。例如,高校可以为采茶舞体育课程的建设拨付专项基金,在添置了足够的场馆设施与体育器材以及教学设备之后,并为其后期维修预留充足的资金,以保证采茶舞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3.3 重视人才的培养,提升师资队伍的体育教学水平

教师在采茶舞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毕竟教师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其专业水平的高低与教学能力的强弱对教学质量将会产生莫大影响。因此,高校的体育教学应该随着新形势的发展而随机进行调整。一方面,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其必须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通过提升教师的专业修养和职业素养实现采茶舞体育教学效果的最大化,针对目前高校所面临的体育教学问题打造一个“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专业教师团队。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从全民运动的新态势入手,通过不断参加竞技性表演以及培训进修深化其对采茶舞体育教学的领悟能力,进而强化其业务能力。当然,高校也应从采茶舞体育教师匮乏这一严峻形势中意识到优秀教师的价值,对于科研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的教师进行实时物质奖励,从而使得人才资源要素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

[1]童建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广西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广西教育,2014(47):14-15.

[2]经建坤,蒋小翠.高校公体课引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以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为研究个案[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3):206-207.

[3]梁桦,张玮玮.民族传统体育引入贵州高校体育课程的实践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8):32-34.

[4]黄志勇.文化传承视阈下民间采茶舞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福建茶叶,2017,39(10):176-177.

[5]赵光强,张少伟.论采茶舞引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构建途径的可行性探讨[J].福建茶叶,2017,39(11):225-226.

猜你喜欢

体育课舞蹈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体育课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