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教学中导入采茶乐的教学策略研究

2018-01-18

福建茶叶 2018年8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茶文化钢琴

王 凡

(张家口广播电视大学,河北张家口 075000)

自从改革开发以来,外来文化涌入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遭到外来文化的挤压。国人在西方异域文化的狂欢中丧失了对于本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于是流传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也在物欲横流的今天陷入了被遗忘的尴尬境地。而且,一旦民族文化消失则意味着我们精神家园的沦陷。因此,面对渐渐凋零的民族音乐文化,身处于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西方文化的优势,对传统音乐艺术进行创新性传承,以大众所能接受的方式传播采茶乐,使其对茶文化有一个更全面的认知,从而永葆传统民族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1 钢琴教学中导入采茶乐的价值阐释

1.1 促进传统民间音乐艺术的传承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所凭借的正是其宽广深厚的文化内蕴。传统文化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烜赫一时的茶文化面临着一定的发展窘境。华灯初上,人来人往,日渐喧嚣,却不见民间音乐文化的踪影。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人们都忙着追逐求变,唯恐成为时代的“弃儿”。而采茶乐却依然沿袭传统的演唱方式,利用固有的演唱手法演绎其所蕴藏的情感。古老的采茶乐难以打动繁忙浮躁的现代人,因为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里,“不变”则可能意味着被抛弃。高雅文化的象征——钢琴被引入我国之后,全国范围内便掀起了钢琴学习的狂潮,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寻常百姓都会对其子女进行钢琴音乐教育。假若采茶乐与钢琴音乐教育相结合,其也会成为钢琴音乐教学的内容之一,由此采茶乐通过钢琴音乐教育这一“桥梁”走进大众的视野,使钢琴学习者能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采茶乐别样的艺术魅力,这显然有助于推动传统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

1.2 提升钢琴音乐教学资源的多样性

茶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千年的文化积淀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内容以及格调高雅的音乐艺术形态。采茶乐、采茶歌以及采茶戏都是茶文化音乐的具体表现形式,而这些茶文化音乐也都是在传统民间音乐的基础上生发而来,其曾深深地扎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土壤之中,因而采茶乐在产生之初便被打上了浓厚的民间音乐艺术色彩。而作为西方音乐文化代表的钢琴音乐带有浓郁的西方文化色彩,其演奏技巧、演绎内容、传达情感都深受西方音乐思想的影响。而倘若传统民间音乐文化引入到钢琴音乐之中,那也就标志着丰富多姿的民间音乐文化元素也会随之而被纳入到钢琴音乐教学,采茶乐的音乐表现手法以及演奏方式也会相继为钢琴音乐教学所沿用。而吸收了采茶乐的钢琴音乐教学则是融合中西音乐文化的精华,势必将会形成综合多变的钢琴音乐演绎体系,从而也在无形中推动了钢琴音乐教学资源向丰富化与多样化迈进。

2 采茶乐在我国钢琴教学中的导入现状分析

2.1 西方本位意识浓厚,教师的采茶乐文化传承理念淡薄

我国钢琴教育体系是以西方的钢琴教育为蓝本建立起来的,无论是教育理念还是教学方式都是仿照西方模式,西方本位思想在钢琴音乐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钢琴音乐教师习惯了从西方音乐的角度入手开展教学,而传统音乐文化对于钢琴音乐教学的影响则是微乎其微。钢琴音乐课程的教授大都从外国音乐开始,例如,小汤姆森曲集、舒伯特小夜曲和巴赫平均律C大调都是钢琴音乐教学的入门曲。而鲜少有中国传统音乐被作为钢琴音乐教学的入门曲目,即使在中高级钢琴音乐教学中,教师也甚少会对采茶乐进行重点讲解与剖析,采茶乐在钢琴音乐教学中的地位也就可见一斑了。同时,由于钢琴教师深受西方音乐文化的熏陶,其对于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不甚了解,这也导致其难以欣赏乡土气息十足的采茶乐,进而也不会对传统音乐文化产生任何好感。例如,某些在国外长大的中国人,其自小便渐染在西方文化的氛围中,与我国传统文化几乎处于完全隔离的状态,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他们对我国民族文化的认同感。钢琴教师亦是如此,传统音乐文化的缺失使得其难以触及采茶乐文化的本质,无法将采茶乐融入教学。

2.2 教学模式僵化单一,采茶乐钢琴课程设置体系尚不健全

我国钢琴教学起步晚,发展进程也较为缓慢。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其教学模式依旧未变。虽然素质教育倡导了数年,但钢琴音乐教育却受到“灌鸭式”教学、“证书至上”等思想的影响。我国直接照抄照搬西方的钢琴音乐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现有的采茶乐钢琴教育体系,虽然东西方文化差异的鸿沟可以逾越,但是国情不同之下钢琴音乐教学自然也会不同。外国人从小便浸润在西方钢琴音乐文化之中,钢琴音乐入门曲均是其耳熟能详的,而我国学生自小接触的都是富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文化,其对于西方钢琴曲目知之甚少。然而,钢琴音乐教师在进行采茶乐钢琴教学时依然以西方的钢琴音乐为中心,未根据钢琴音乐的特点对采茶乐进行入门化改编,学生若想学习采茶乐则不得不从西方音乐下手。所以,僵化的教学模式以及填鸭式的教学手段使得学生对采茶乐钢琴产生了厌烦心理,不堪忍受之下出逃放弃的学生越来越多。再者,我国采茶乐钢琴教学的课程设置也不科学,教师为了增强学生的应试考级能力忽视了茶文化的艺术价值,导致其鲜少结合茶文化音乐对采茶乐钢琴课程进行递进化设计。

3 钢琴教学中导入采茶乐的教学策略

3.1 完善教学大纲,建立系统化的本土茶文化音乐钢琴教育体系

西方的钢琴音乐教学体系相当完善,优秀的钢琴音乐作品也不胜枚举。但是我国钢琴音乐教学在导入采茶乐时,应该从西方模式的束缚中走出来,根据民族音乐不同的文化特征,选用具有代表性的采茶乐进行钢琴演奏。首先,钢琴音乐教育应该从“本土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这一视角出发,制定合乎实际情况的教学大纲,明确采茶乐钢琴音乐教育的方向与目标,将采茶乐作品的弹奏纳入教学大纲的范畴之内。而后,从完善课程设置着手,将教材选用与技巧学习以及曲目演奏进行融合,使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对采茶乐的钢琴演绎有一个全新立体化的认知,进而使其能全方位、多角度地阐释采茶乐的音韵之美。再而,钢琴音乐教学在引入采茶乐时,也应该立足于本土文化的艺术魅力,以传统音乐文化为源泉,探寻采茶乐所包含的音乐元素(比如节奏明快等),并将其特有的旋律节奏转化为独有的曲风。例如,赣南采茶歌的曲调高昂而且还汲取了赣南本地的民调,传达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因而教师在将赣南采茶歌引入钢琴音乐教学时可在情感表现手法上进行创新,将其改编为幽婉的曲调并利用反衬手法以哀乐叙欢情。

3.2 树立民族音乐文化的本体思想,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正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身处于在文化大熔炉之中的民族文化,如若不保持自己的特色则会在悄无声息中销声匿迹。因此,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我们应该坚决树立中华文化的本位思想,时刻将民族传统文化置于首位,不能沉溺于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中。钢琴音乐教学中的采茶乐导入也应该将传统文化放于中心区域,不能因为钢琴音乐的学习而忘本逐末。一方面,采茶乐钢琴音乐教育应该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切入点,以其所掌握的钢琴演奏技巧为基石,加强教师对于采茶乐、茶文化以及民族音乐文化的认知,使其意识到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将采茶乐中的民族元素应用到钢琴音乐教学中。另一方面,我国应该强化民族音乐在钢琴教育中的地位,使教师与学生能切实树立传统文化本体意识,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真正价值,并且能思考多元文化背景下钢琴音乐的民族化之路。当然,教师不妨以具体的采茶乐为例对钢琴演奏方法进行讲解,以生动的方式讲析采茶乐钢琴课程。比如说,教师可以借助《古丈茶歌》对钢琴创作与演奏以及风格进行分化授课,甚至邀请相关的作曲人员来对其进行现场讲授,从而使学生从最纯粹的采茶乐钢琴中习得民间音乐艺术的精粹。

[1]徐宁.高师钢琴教学中民族音乐教育之主体意识探微[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18-120.

[2]郭爱萍.加强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教学,提高民族音乐感受力--赴港钢琴学术交流有感[J].钢琴艺术,2005(2):39-40.

[3]季丰来.民族性音乐元素在钢琴作品与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大众文艺,2013(3):209-210.

[4]岑勉.广西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以广西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为背景[J].戏剧之家,2014(9):133.

[5]杜晶.浅析赣南采茶戏音乐对钢琴音乐教学的促进作用[J].福建茶叶,2017(3):323-324.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茶文化钢琴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茶文化的“办案经”
浅谈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纸钢琴
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