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茶文化差异比较在俄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8-01-18孙瑜敏

福建茶叶 2018年8期
关键词:俄语俄国茶文化

孙瑜敏

(三亚学院俄语中心,海南三亚 572022)

俄国作为我国的邻国,对我国的发展有着相当的影响,在十月革命时期最甚,当时我们模仿苏联的发展模式,学习列宁马克思主义,探索我们的社会主义道路。如今,中俄两国在国际上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在抗美方面,我们始终处于同一战线,因此了解俄国,维护两国友好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另外,俄语作为世界上母语使用人数排名前三和第二语言使用人数排名前三的语种,其影响力巨大。所以学习俄语十分重要。

如今,在大部分高校都设置了俄语课程和俄语专业,如何更好地推动俄语的学习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了解语言可以从了解当地文化开始,茶文化作为俄国文化的一部分,可以作为我们了解俄国文化的基点。中外文化不同,其体现在茶文化方面也必然不同,因而我们要认真比较中外茶文化的差异,以此推动俄语教学的优化。

1 中外茶文化差异的比较

1.1 在历史渊源上

中国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茶圣陆羽的著作《茶经》中有言:“茶者,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可见其历史之久远。从神农时期到如今,也就是说茶文化延续了至少五千年。作为茶文化的起源地,饮茶的历史可追溯到秦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曾说过:“自秦人取蜀之后,始有茗饮之事。”可见饮茶的习惯由来已久。从王公贵族的享用物到普通平民的日常必备品,茶文化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时期,朝代的更替、祖辈的传袭,不断为茶文化增添新的内容,文人雅士、市场商贩皆为其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追根溯源,俄国的茶是由中国传入的,大概是在明朝时期,作为贡品的回礼而流入。因此茶最初只有沙皇贵族才能享用到,而后随着茶树培植技术的发展和采茶炒茶技艺的娴熟,茶渐渐成了盛行于俄国乡村地区的饮品。

总的来说,中国的茶文化历史远比外国茶文化悠久深远。

1.2 在具体内涵方面

中国茶文化在神农时期开始萌芽,在唐代正式形成,在宋明时期达到鼎盛。神农时期,茶树首次在中华大地上被发现,由此开启了对茶叶物质方面的探索。西周时期,青铜具出现,随之也出现了茶具的制作历程。茶在物质方面得到一定发展后,便开始了精神层面的发展。茶真正以茶文化的面貌出现是在汉代,当时出现了记载茶的书籍,例如汉朝人王褒的著作《僮约》。汉代著名的司马相如也是早期的茶人,他写的《凡将篇》便谈到了茶的医学功效。诸如此类的古代文人雅士在诸多书籍著作中都提到了茶,对茶不惜笔墨。另外最负盛名的茶人当属“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对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进行了综合性的全面论述,被誉为茶的百科全书。如今已被翻译为多国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在古代,茶还是清廉减奢的代名词,一度人们提倡茶道,反对奢靡之风。茶文化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茶道,强调修养身心,静心养德,更是广受好评,一直为人们所推崇。在某些地区,有着特有的茶文化习俗、本土的茶艺表演,例如浙江的龙井茶礼、沿海地区的功夫茶、云南地区的三道茶等。这些茶艺表演将本地的历史文化、民间习俗融合音乐、舞蹈用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给人美的视觉体验。这些都是茶的具体内涵,贯穿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俄国,茶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沙皇时期,即使是被农场主压榨的农民,家里也必备红茶。在一日三餐中,茶经常会代替中餐或晚餐的位置,这时人们会伴着各类甜饼水果一起食用。茶还是社交礼仪的一部分,外客来访,人们会用茶来招待客人,以示尊重和礼貌。不同于中国爱喝的绿茶,味苦,品茶主要注重修身养德,延年益寿的功效。俄国的茶多为红茶,味甜,甚受老人和小孩的喜爱,主要作为日常饮品使用。

1.3 对后世的影响

茶文化发展延续至今,在今天对我们的生活仍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但其产生影响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在中外有所不同。在中国,由于其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特点,发掘、收纳和整理古书典籍中的茶文化内涵占很大的比重。尤其是如今我国将茶文化作为文化输出的重要内容之一,对茶文化的探索和研究比以往要深远、具体得多。体现在社会生活中的主要是茶艺和茶礼,虽然随着社会进步,喝茶的礼节程序简化,但以茶会友、客来敬茶的内涵仍在。在提倡绿色健康的二十一世纪,茶的保健功效更是得以重视。喝茶的人越来越多,喝茶也愈发普遍,减肥茶、保健茶成为社会风尚,由此也推动了茶产业的发展。茶产业依托社会风潮,结合茶文化内涵,发展得越来越快。另外,茶产业链不断延长,由茶树的培育种植到茶叶的采摘、制作再到茶叶的宣传销售,中间过程不断被丰富,向周围延伸。同时茶旅游业也得到较好的发展机遇。

俄国的茶文化独具民族特色,中国人爱喝绿茶,经常用来提神醒脑,解渴降暑,而俄国人爱喝红茶,尤其是红砖茶。甜甜的红茶入胃,能让人得到巨大的满足和欣慰。俄国茶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和生活领域,大多数俄国人每天必需要喝茶,一杯茶就是一天的开始。对于爱喝茶的俄国人来说,一天十几杯茶是不足为奇的事情。俄国人对茶叶的大量消费也促进了本国茶产业的发展,中国西部地区和俄国经常有茶叶方面的贸易往来。

2 中外茶文化差异比较在俄语教学中的应用

2.1 提供具体的学习语境

作为文化的承载物,语言最原始的作用就是沟通与交流,因而语言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书面层次,必须要贴近生活,多练习俄语的听说,这就要求学生要从生活中去学习俄语,从具体的语境中去学俄语。在课程中加入中外茶文化差异比较的内容为俄语的学习提供了具体的话题,更加贴近俄国人民的生活,学生们可以针对此话题加以阐述,发表自己的观点。茶在俄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进行该话题的学习能够使俄语学习更贴近本土文化。并且学生在这样具体的语境中能够有话可说,不会找不到表达的重点和内容。

2.2 可作为了解当地文化的基点

语言植根于当地文化,语言和本土文化相互融合,密不可分,要想学好俄语,必然要对俄国文化有所了解。俄国茶文化具有很强烈的民族色彩,了解当地的茶文化,学习中外茶文化差异对于学习俄国文化有着重要作用。了解中外茶文化的差异性后,我们对当地的社会风俗、用语习惯也能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可以特殊情况特殊对待,根据文化习惯的差异性来更好地实施俄语教学。这样就好比管中窥豹,从一个小小的地方着手,进而顺藤摸瓜,一点一点地积累这方面的社会用语和语言表达,从而对俄语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每堂课选取有关茶文化差异不同的关注点,由浅入深地讲解两者差异。在课堂中,注重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可以选取课堂上学生关注度较高的方面开展演讲竞赛,让学生自愿准备这方面的资料进行演讲比赛。或者通过相关的故事和影片开头,将学生慢慢引入到俄语学习的课堂中来。总而言之,可以围绕中外茶文化差异这一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2.3 提升课堂的趣味性

在具体的俄语教学中可以将中外茶文化差异的比较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让学生从他们熟知的中国茶文化着手,对中俄茶文化的不同进行探讨。学生以个人或者小组的形式进行材料、事例的准备,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更有参与课堂的欲望,增添了俄语教学课堂的趣味性。学习要知行结合,即学习不能只依靠老师一味的传授还需要自己去探索获得。在教师课堂讲授俄语知识,学生掌握了俄语基础知识外,学生需要依据老师要求去收集某一方面的知识,通过书籍、影视等形式直接获取知识。这样不仅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作为俄语教学中插入的一个模板,分析中外茶文化差异可以让学生从日常学习的内容中暂时部分脱离出来,增强学生学习的新鲜感。

3 结语

中俄文化虽有不同,但其茶文化却有着诸多相似之处,比较中外茶文化差异可以让学生和教师更好地把握两种文化的不同,根据文化的特殊性来针对性地进行俄语学习。中外茶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历史渊源、具体内涵和对后世的影响方面。在进行俄语教学的过程中,比较中外茶文化差异可以为俄语教学提供具体的语境,作为了解当地语言文化的基点,同时也提升了课堂的趣味性和学习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俄语俄国茶文化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俄语歌曲在俄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浅议如何提高职业教育的俄语教学质量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改进俄语教学方法 提高俄语教学质量
在俄国历史中理解历史俄国
俄罗斯提出俄国式的二元政治模式
《20世纪俄国史》前言